你愿意接受孩子的平庸(下)

224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你愿意接受孩子的平庸(下)

 

从小和爷爷奶奶在一起,两个老人家乐天安命什么都看得开,经常和我说:大孙子,我们不指望你出人头地,就希望你一辈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就好。但是,当我跌出全班前五那次,把我收拾得连亲妈都不认识的也是他俩……可能他们觉得“考进前五”是平平安安的必要条件吧……接受孩子的平庸,有时比接受自己的平庸还难上百倍。但接受孩子的平庸,并不代表允许孩子不去努力奋斗、努力学习。唯有教育才能斩断贫穷,这句话对大多数的家庭与孩子,依然适用。为什么让孩子用功读书?有一段采访,可能代表了一部分父母的心声:

 

“您能接受孩子的平庸吗?”。

 

“我现在不能!”

 

“我记得台湾作家龙应台说过:我让我家孩子用功读书,好好学习。不是为了跟其他人比成绩。是为了让我家孩子长大了有选择的权利,选一个有意义的有时间的工作,你觉得你的工作有意义,你就会有成就感。你觉得你的工作不霸占你的时间,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加尊严就是快乐。龙应台这段话,被很多父母拿来告诫孩子为什么要读书,堪称“教科书”级别劝学。确实,在物质生活不丰富的年代,孩子从小对生活的艰苦便深有体验。如果通过学习就能谋一份体面的工作,这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但是,如果父母对现在的00后、10后的孩子再说同样的话,毫无生活压力的他们,根本难以体会到这段话的深意,孩子甚至会说:妈妈,我特别喜欢打游戏。现在打游戏都年薪百万、甚至千万,既有成就感又有尊严,特别快乐…妈妈,我特别想成为UP主。它能给别人带来欢乐,做的好能年入百万…[“DuangDuang”的成龙、“Are you ok”的雷军,都是B站UP主的代表作]这代被互联网宠爱的幸运儿,一出生就浸泡在互联网里,获取“知识”的渠道远超父母,仅凭一些文字便想触动他们已不再适用。

 

有一个问题不得不面对:在高大上的奋斗链条上,父母已经找不到更多的“诱饵”来激励孩子了。然而,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学识,更在于培养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面对学业的压力以及外界众多的诱惑,如何让孩子从内心、从一开始便不抵触学习,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引导。

 

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成为孩子未来学习的关键。

 

1、父母合理期望,给孩子以成就感(难度:★★★☆☆)

 

父母的过度期望,可以说是造成孩子“童年恐慌”的“罪魁祸首”。龙应台的儿子安德烈曾跟她讲:妈妈,你要接受一个事实,我很平庸,不可能像你和爸爸一样都拿到博士学位的。因此,在学习上,父母对孩子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期望。这个期望分阶段地设置在稍微高于孩子的水平之上,让孩子每达成一个期望,便能获得强烈的成就感、以及对学习的胜任感,这才是驱动孩子爱上学习的关键。

 

2、抓住孩子的敏感期,事半功倍(难度:★★★★☆)

 

儿童敏感期是指儿童在连续相接短暂的时间里,会有某种强烈的自然行为。抓住孩子的学习敏感期,孩子的学习效果才能事半功倍。例如,儿童识字并非越早越好:0-3岁是孩子口头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不应急于识字;4岁时儿童对对汉字的识别基本依赖语境或其他环境;5-6岁的儿童才能够依靠汉字本身的特点进行认读。让孩子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考验父母对孩子的认知,以及面对提前学习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表现优异时的笃定。

 

3、认真对待生活,成为孩子的榜样(难度:★★★★★)

 

所谓,一流的家长做榜样,二流的家长做教练,三流的家长做保姆。你对待生活的态度,便是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永远不要低估孩子的模仿能力,你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你就首先要去做一个怎样的人。著名诗人纪伯伦说过: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是照见你真实模样的镜子。学习,从来都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而学习的结果,也从不应该只由孩子一人承担。聪明的父母,永远与孩子统一战线。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0-01-15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8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