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为何对孩子有愧疚(上)

86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妈妈为何对孩子有愧疚(上)

 

今天文章的最开头,想先问大家两个问题:

 

你曾在哪一刻,产生过“我不是个好妈妈”的愧疚?这个愧疚时刻,是否又掺杂了这样的不服气:我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做不好?上周一傍晚,杭州某地公安接到报警,在火车站的一家快餐厅旁边,有个男孩身边没有大人,看到别人吃剩下的薯条和可乐,就捡来吃。男孩看起来五六岁,身上还穿着尿不湿。两天后,遗弃孩子的“罪犯”被找到了:是孩子的妈妈小叶,今年28岁。这则新闻的评论里,对妈妈的谴责占了大多数:

 

 

“遗弃?简直铁石心肠,简直不配为人母啊。”

 

“再苦再难,你也是孩子的妈妈啊,怎么能说丢就丢?!”

 

本地电视台的新闻评论员,话会温和一些,但他的结论依然是:血浓于水,孩子还是更希望和母亲在一起。谴责妈妈的声音占了大多数,这很合乎情理。但我今天想说说故事的另一面。在被遗弃男孩的身上,警察发现了这么张字条:

 

@K都市快报、杭州新闻

 

字条里说,男孩患有严重自闭症;爸爸从孩子一岁起就没再管过,离异后已经消失三年;为给小孩看病,妈妈已经欠了几万外债,压力实在太大了;妈妈自己的内心已经看不到希望了,现在只希望有好心人把男孩送去福利院。照顾一个自闭症孩子,比你想象的要艰难百倍。

 

上个月有条新闻,一位单亲爸爸夜班猝死,看管机构的老师发文悼念时,贴出了这位爸爸留给她的10条备忘,每一条都是关于照顾17岁自闭症儿子的叮嘱:刷牙、洗手、洗澡都只能做个样子,刚开始要有人督促;上大号的时候,不能擦干净,只能做个样子,最好有大人在如厕快结束时再给他纸巾;在户外看到水源会冲过去玩,对水的深浅没有概念;

 

作家蔡春猪的孩子喜禾,2岁时确诊了自闭症,他在微博@爸爸爱喜禾上分享了很多孩子的故事:孩子看到电线杆上的小广告就要撕下来,每一张都不放过;生活小事需要反复教,比如一块饼干在什么时候可以吃,这件事可能要教一辈子。

 

@爸爸爱喜禾

 

从这些描述里,我们可以更多窥见自闭症孩子生活的真实样子。这让我想起孩子刚刚会爬、会走时,照顾起来特别辛苦的那段日子。他有了行动能力、却还不能预知危险,对自己的行为和后果没有“因果关系”的认知。我们要装上床围和护栏、堵上插座的孔、给桌子角椅子腿统统包上软边,生怕一个疏忽就会出事。那个阶段,不夸张地说,真是睡着了也要留一只眼睛在孩子身上。不过这种辛苦,正常孩子的父母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我们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很快就会过去的;而且,当你看到孩子从环境中学习、一天天懂事,那种满足感也足以让你撑过这段日子。

 

但,如果这个阶段要持续一辈子呢?

 

昨天晚上,后台有位妈妈给我们留言。她的孩子有自闭症,她的故事让编辑部难过了很久:前年,孩子十六岁时,凌晨四点半,我们还没起床,孩子自己偷偷跑出去了。我们找了一天,第二天警察通知认尸了,原来孩子跑去水塘喝水不慎溺水了。自闭症的孩子哪怕长到很大个子了,还是不知道水塘的深浅、不知道饼干掉在地上了就不能吃。这种懵懂,看似无伤大雅,其实藏着巨大的危险。看管者的一刻松懈,就有可能面对无可挽回的伤害。真的很难撑下去。

 

吞噬这些父母的,不止是照料孩子的艰辛

 

我参加过一个亲子工作坊,有个美国妈妈在现场分享她照顾自闭症孩子的故事:

 

 

孩子四五岁的时候能说的单词还很少,有一天我在厨房里教他说juice,我们练习了很久。那一天,他终于能磕磕巴巴地说出来了,我非常兴奋地带他去餐厅。刚进餐厅,餐厅里冲出来一个和他一样大的孩子,张口就飞速说了一大串:“所有人到这边来,我们要开始玩游戏了……”一下子从兴奋变成了深深的失落。吞噬自闭症孩子父母的,远不止照料的艰辛,还有“一切都是徒劳”的挫败感。之前看过一个TED演讲,主讲人是一位自闭症男孩的母亲,她说在刚确诊的前几年,自己感受到的只有无尽的迷茫:“自己的孩子不会说话、甚至无法用眼神沟通。”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19-12-29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13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