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拖延症”毁掉你的孩子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别让“拖延症”毁掉你的孩子
今天的作业一定不糊弄,7点就开始写,结果一会儿去个洗手间,一会儿吃点东西,总说着等会儿等会儿……计划11点前睡觉,结果抖音快手一刷再刷,微信微博一看再看……这周一定先搞定作业,周日休息玩个爽快,结果一拖再拖,不知不觉就拖到了周日晚上……多少个一定要怎么怎么样最终结果却是还是会拖……
看到这里有没有很扎心,让我们再来看看小胡,因拖延而陷入的“恶性循环”。小胡进入高三后,每天写作业到很晚,制订的复习计划也完成不了。这是由于小胡每天回家后都想放松,吃完饭玩会儿手机或躺床上歇会儿,一看表已经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每当这时,小胡就会陷入深深的自责中,后悔自己要是吃完饭直接写作业就好了。在这种懊悔中,小胡写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写到很晚,无法执行后续的复习计划。而且小胡还会带着自责的情绪入睡,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其实不止像小胡这样的高三考生,陷入了拖延带来的“恶性循环”,很多孩子甚至成年人,也都或多或少,有着拖延症带来的困扰,拖延会给孩子情绪带来很大影响,越拖越感到焦虑,于是就会像小胡一样,陷入深深的自责懊悔之中,在一次次拖延中,他们会认为自己无药可救,陷入沮丧,拖延所产生的焦虑,还会让考生无法专注于学习任务,致使效率低下,到底怎样才能做出改变,挣脱恶性循环呢,这三招或许可以帮助到孩子,快和孩子一起“动”起来吧!
支招
克服拖延关键在于开始行动
开始学习前,光制订学习计划是不够的,还要设想具体的执行步骤和过程。只有让大脑动起来,你才有可能采取行动。其实还可以设定一个开始任务的闹钟,提醒自己什么时间开始做什么。那些长远且不会立刻获得奖励的目标,通常很难坚持下来。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还要给自己即时的反馈,例如每完成一项小任务,给自己一份适当的奖励等。
支招
试想拖延可能造成的后果
在拖延过程中,可试着想想,如果现在不立刻开始学习会有什么后果。例如,“首先,我的睡眠时间会变少,第二天课堂学习效果会受影响。其次,我没法完成已经制定的复习任务,导致任务堆积,越来越多。再次,我会很焦虑,心情不好,从而影响备考状态。所以,我现在还是开始学习比较划算。”跨出学习行动的第一步,孩子才能更接近成功。
支招
用专注打破拖延的恶性循环
你每天可用三分钟做正念练习,以提升自己的专注力。端坐在椅子上,脚掌平放于地面,双手放在大腿上,将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如果因遇到压力而紧张,你会发现自己的呼吸有些局促。这时要深吸一口气,屏住一段时间,再缓慢而完全地吐出去。这样重复三次,数一下每次吐气所用的时间。吐气时可想象自己是在让紧张感随呼出的空气而流逝,自己现在正进入一种安静平和的状态中。人的专注力像一个波浪,高峰和低谷总是交替到来。科学家研究人的脑电波证实,一般人的专注状态是大脑清醒90分钟后就会有20分钟比较疲惫的时间,这个过程会不断循环。那么,高度专注状态能持续45分钟,也就是一节课的时间。你可关注大脑注意力的起伏,在效率高的时候做最重要的事,效率低的时候适当休息或做一些简单的事。学习一段时间后,考生要站起来适当活动一下,这样更能专注于做接下来的事。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