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孩子拖延的真相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揭开孩子拖延的真相
案例介绍:潇潇今年上初中二年级,曾经学习优秀的他,现在成绩直线下降。妈妈反映潇潇最近叛逆很不听话,让做的事偏不做,不让做的事偏要做。第一次见潇潇的时候,他似乎有些消瘦。妈妈在旁也显得很焦虑,反复强调潇潇有多么不懂事,让人多么的操心。妈妈说:“潇潇的拖延症很严重,做事情慢慢吞吞的,特别是写作业的时候”。为了还原事实,我与妈妈和潇潇进行单独谈话,最终真相是这样的:有次潇潇学习的时候,妈妈总是从旁干扰。比如孩子握笔的时候,妈妈会告诉姿势不对(好心唠叨)。孩子写字的时候,妈妈会告诉错字太多了(马上重写)。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妈妈会让先把本子方正了再写(及时纠正);孩子看书的时候,妈妈会说眼睛离书太近了(调整距离)。妈妈四番五次的告诫注意事项,潇潇彻底崩溃了,妈妈能不能少说几句,不要捣乱。潇潇让妈妈离开,该干嘛干嘛去。妈妈以为潇潇想偷懒,严厉的批评了他“你管我做什么?你这个白眼狼,妈妈陪你写作业很辛苦的,竟然不领情,说这些还不都是为了你好。我若离开,你肯定将错就错,小小年纪就这么不听话,长大以后可怎么办”?潇潇没想到自己说一句,妈妈却说了好多句,而且句句戳心坎,难以接受。潇潇放下手里的笔,呆坐在板凳上。妈妈看到潇潇消极的表现,更加焦虑和心烦,情绪失控的打了他一巴掌。气得潇潇推开妈妈,摔门而去。
案例分析:我带着疑惑问妈妈,你陪孩子写作业的目的是什么?妈妈回应自己很爱潇潇,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他好。当我再次问妈妈,你既然爱潇潇,为何要动手打他?妈妈的表情瞬间崩溃,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做错事,很自责,不该对潇潇造成心理及精神伤害。其实,妈妈的焦虑更多来自家庭的多方面。比如爸爸常时间不在家,妈妈性格内向,不会分配时间,导致她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潇潇身上。当妈妈看到潇潇做不对的时候,就会忍不住的纠正错误。当“爱”掺杂着“焦虑”时,控制潇潇成为妈妈的真正目的。妈妈没想到自己的行为,遭到了潇潇的排斥,这也不能全怪他,毕竟初二属于青春期阶段。潇潇曾告诉我,非常反感妈妈对他的控制,几次后内心彻底崩溃,越来越厌恶妈妈在旁看着他做事情。潇潇表现虽然很明显,但妈妈却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而是带着指责和不理解,严厉的批评潇潇。当潇潇放下手中笔的时候,妈妈觉得这种方式,是在威胁她“我不写了,你能拿我怎么样(妈妈的想象)”。因为妈妈的误会,导致她情急之下,失去理智的同时动手打了潇潇,并觉得他是个不懂事、不听话,让人操心的孩子。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