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父母的育儿差异(下)

159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中美父母的育儿差异(下)

 

 

孩子被这句话打倒了,眼圈泛红,再也说不出一句辩驳的话来,第二天一大早他开车返回了学校。

 

回到学校他就去打工去了,白天在咖啡馆里干,晚上在餐馆当服务员,每天都要干到下半夜。他跟好友说先把下学期的学费赚出来再说,生活费不够的话等开学后一边上课一边打工,欠父母的钱慢慢想办法还。父母在家里也着实不好过,呕心沥血地培养孩子到成人,上了大学,现在竟然这样不听话,一意孤行,心里是又生气又担心。我劝解朋友两口子,孩子如果真的不喜欢做技术工作,还是同意他改专业吧。毕竟他已经成人,也是经过两年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他一辈子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是很痛苦的一样事,我们帮孩子把关,最终还是希望孩子能够生活得快乐,能够幸福,别人眼里再好的工作如果孩子自己干得没意思,对于他就不是个好工作。再说如果父母坚持不同意,孩子不好好学,不能毕业,还不如同意他学个喜欢的专业,因为喜欢他会学得好,那也是“技”,也能傍身。我们父母对于自己从事的行业很了解,而对于其他专业的认识却有很 大的局限性,也不具备前瞻性,就像二三十年前的中国,有多少人明白互联网?谁会知道与互联网相关的专业现在会这么热?孩子自己选的专业也许更有前途呢!

 

我提到父母为孩子选专业,孩子不好好学毕不了业并不是空穴来风, 而是看到过这样的例子。认识一个孩子是被爷爷逼着学生物的,这位爷爷是国内生物界的大拿,学部委员,让儿子女儿都学了生物,现在儿女都在国外做相关的工作。老爷子给唯一的孙子指的路也是要继承祖业。这个孙子却喜欢做机器人,在高中时代表学校参加过机器人设计大赛。上大学时这孩子被爷爷和父亲两辈人逼着选了生物专业,他入校后自己又选了计算机当做辅修,不知他是消极抵抗还是真的学不好,和生物相关的课程大都不及格,辅修的课程却门门得A。两年后学校发来通知说,如果他的专业课再不及格就得退学了。父母不得不同意他将专业改成了计算机编程。他多花了一年时间才积够学分毕业,毕业后被一个专门研究机器人的公司录用,很快就担任了项目经理。每次见面都觉得这孩子意气风发的,聊起他的工作来那是谈笑风生,滔滔不绝。

 

我有个远房亲戚,他们家是从中国台湾移民美国的,独生儿子天资聪 颖又听话。从小音乐、绘画、体育、中文学了个遍,样样出色,成绩更是一直拔尖,以他们高中第一名的成绩被斯坦福大学录取。四年后,在父母 的坚持下,到约翰? 霍普金斯医学院学医,毕业后他申请到纽约一家大医 院当住院医生。

 

霍普金斯医学院和哈佛医学院齐名,在美国的医学院里数一数二,是 非常难进的学校。当时他被录取时亲朋好友都高兴得不得了。父亲希望他将来可以当个外科医生,收入好,地位高。可就在完成了医学院的学业、当了两年的住院医生,再过两年就可以 进入专科训练的关头,他写信告诉父母,他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兴趣不在于此,他决定不干了!然后,他不理会家里的“大地震”,不去医院上班了,跑去纽约参加动漫制作的学习班,边学边干。其实这个年轻人从小就显示出在绘画方面的天赋,对计算机程序设计 也是无师自通,在高中时还得过程序设计方面的奖项。但是因为他在各个方面都太优秀了,真正的兴趣和特长被掩盖了。父母一门心思就想培养他 当医生,这在他们那一辈人眼里那是最好的职业。父母比较强势,而他一直是个听话的孩子,从小到大基本没有自己做选择的余地,就被父母一步步推上了当医生的道路。但他打心眼里不喜欢每天面对鲜血、疾病、死亡和患者那一张张痛苦 的脸,他更喜欢在电脑上创造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和景象。

 

他说,做着不喜欢的工作,每天都是度日如年的感觉。有一天连续值班二十四个小时,晚上他走出医院大门,看着漫天的繁星闪烁,觉得自己好像行尸走肉一样,心里想着这样过下去生活一点希望都没有了,良辰美 景与他一点都不相关。他当时反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勉强自己?一辈子难道就在这种绝望中度过吗?在他终于做出放弃医生这个职业的决定的一刹那,他说,仿佛全身的枷锁一下子被打破了,整个人都舒展了开来,天都变得又高又蓝了,那种轻松愉悦不能用言语形容。他唯一的遗憾是自己优柔寡断,耽误了十年的时间,精力最充沛的青年时光被用来强迫记忆那些医学知识了。父亲当时听到消息气得大骂他孽子,骂他“幼稚”和“肆意妄为”。他 怕挨骂,放弃做医生后,好长一段时间都不回家,也不接父母亲的电话。母亲和亲朋好友说起这事就抹眼泪,说我们这是人财两失啊!几十万的学费打水漂了不说,儿子的影儿也见不到了。

 

后来他成立了自己的动漫工作室,一开始接些小活,后来接一些大公 司的活,再后来一直和迪士尼公司签约,然后工作室被迪士尼收购了,他的身家暴涨,已达到一名外科医生一辈子也达不到的水平。他父亲依然对于他从事的“旁门左道”的职业不能苟同,不过在周围人的艳羡中开始慢 慢地接纳他,已能和颜悦色地跟他正常沟通了。他工作起来很辛苦,忙起来常常是几天几夜连轴转,但他乐在其中,天天像上了发条一样。我想,即使他的动漫公司没有被收购,他的收入有限,他弃医学动漫的选择依然是正确的,因为他从事着自己真心喜欢做的工作,他在快乐地生活。一个人在做自己喜欢而不是别人期望他过的人生,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也才更有可能做出成绩。父母最终是希望孩子生活得快乐幸福,所以要想开些。孩子学什么专业,做父母的可以给孩子提供参考意见,但是最后还是应该由孩子自己做决定。尊重孩子的选择吧,即使有时候这选择看着有点“不靠谱”,也许孩子会因此走了些弯路,可他终会找对方向,会拥有充实而快乐的人生。让孩子不背负父母的期望去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是我们可以给孩子的自由和幸福。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19-09-28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6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