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父母的育儿差异(上)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中美父母的育儿差异(上)
朋友们在一块聊起美国人与中国人的差别,都觉得对待孩子的职业选 择的态度,可能是中美父母差异最大的地方。我们小区聚会时,有个邻居请大家推荐一个清理壁炉烟囱的公司,另 一个邻居马上说她儿子就在专门清理烟囱的公司工作,还特意把儿子名字写下来,让邻居打电话时提她儿子的名字,这样公司就会让他来干。邻居 说起儿子非常自然,热心为孩子拉生意,一个劲夸儿子干活非常认真仔细,说很多老客户都回头找他。我们社区是比较典型的中产阶级阶层,这 个邻居家男的是律师,女的在医学院负责招生工作,在中国这样的家庭大概不会让自己孩子以清理烟囱为职业的。
有个朋友正在大学里读会计专业,她讲了他们学校校长儿子的故事。据说那孩子从小看着垃圾车满街跑,觉得收垃圾的工作很“酷”,高中毕业后不想上大学,真的就去申请垃圾公司的工作,天天跟着垃圾车挨家挨户收垃圾。从理论上讲,自食其力的人都应该被尊重,职业没有高下之分、贵贱之分,不过我们中国人往往会把工作分成三六九等,知识分子对于孩子的期望至少也是继续当知识分子,儿子是垃圾工会让很多人觉得没面子。可这个当大学校长的爸爸提起他儿子和儿子的工作非常自然,并没有觉得自己孩子“不成器”,或者觉得儿子让自己丢面子了。还有一个朋友的博士生导师是美国科学院的院士,在专业领域内可谓世界闻名。他的女儿一直在私立学校读书,成绩优异且有极高的绘画天分,高中时的画作就被画廊展览拍卖。高中毕业时她被包括普林斯顿、耶鲁在内的几所名校录取,她自己选择去了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只因为该校有一位她仰慕的艺术家。父母兴高采烈地送女儿上大学,毫无孩子舍弃名校的遗憾之感。女孩艺校毕业后没有去当画家,而是和朋友一起到非洲去做志愿者了。几年后她返回艺校读研究生,继续专业学习。父母任她折腾,提起女儿除了自豪还是自豪。而他的儿子竟然连大学都没有读,高中毕业后和几个年轻人自组乐队四处表演,父亲的办公室里到处摆着儿子表演的照片,提起儿子就滔滔不绝地向人介绍他都到了哪些地方演出。
学生们曾经问起过他,为什么他的儿女都没有像他一样成为一个成功的科学家?导师说自己之所以当科学家是因为从小就喜欢,兴趣在此,而两个孩子都对科学不感兴趣。他说在孩子年轻时,他不希望他们去考虑功名利禄这些事情,而是要随心所欲、追随自己的热情去做喜欢的事情。兴趣是做好的老师,喜欢才有可能做得好,即使没有了不起的成绩,他们一直都在享受人生,还是赚到了。另一个朋友认识一个很成功的企业家。不管生意上的事情多么忙,这 位父亲总是抽时间参加儿子的童子军活动,接送儿子去踢球,参加儿子的家长会,不错过儿子成长的任何一个阶段。然而,他却在孩子上什么大 学,从事什么职业这些在我们看来是最重要的人生选择上撒手不管,连人生方向都不给孩子指一指。他儿子高中毕业前陪同学报名参军,被招兵的人“忽悠”得热血沸腾,当场也跟着报了名,就这样跑去参军了。退役后,上了一所普通大学混到毕业,到处打零工又混了几年,到了三十岁的时候他似乎开窍了,对事业什么的开始关心了,就半工半读拿了一个MBA学位。在大大小小的公司都工作过,到三十六岁才回到父亲身边,开始接手家族的生意,逐渐地掌管大局。
朋友曾问这位企业家,为什么在孩子年轻时不给他一些建议和指导呢,让儿子白白浪费了那么多年的时间?企业家很奇怪地问,这怎么叫浪费呢?没有谁的生命是被浪费的!孩子的每一个经历都是自己选的,都是他的人生体验,都是属于他自己的财富,何况他一直过得很快乐,很充实。美国父母在意的是孩子是否过得开心,他们不用孩子的成功来为自己 增光,也不拿自己孩子和别人比,他们给孩子一个轻松快乐的童年,也允许他们选择不同的人生路。
我们中国父母对待孩子的职业选择是什么态度呢?
有网友给我来信说孩子明年要考大学了,想咨询一下美国现在哪些专 业就业前景好,她说如果孩子大学读对了专业,以后无论是就业还是出国留学都具备优势。我回答她孩子要学的专业不应该问别人,要去问孩子, 看看孩子的兴趣、专长在哪里。她说:孩子懂什么,这么大的事儿父母要做主把关才行啊!很巧最近美国的一位华人朋友家也发生了和孩子选专业有关的事情,他的儿子今年上大三,暑假回来和父母商量想改专业。申请大学的时候父母帮孩子选的是环境工程专业,因为父亲就是从事这一行业的,专业前景很好。父亲已经在这个领域里干了半辈子,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建立起了广泛的人脉,对孩子日后事业上的发展会有强大的助力。可孩子念了两年接触了专业课之后,觉得对这个专业一点兴趣都没有。他在高中时参加过戏剧社,对舞台表扬充满了渴望,在高中毕业汇报演出的话剧中担当了男主角,自己感觉特别好,同学老师对他也是褒奖有 加。报考大学时他流露出想去学戏剧的意思,父母听了觉得简直是笑话,他们说:“一个男孩子去搞什么戏剧!那也叫正经职业?”
孩子上大学之后也参加了戏剧社,排练演出渐渐变成了他最热心的事情,这越来越坚定他去学戏剧的决心。于是,这次回来再次和父母摊牌,结果双方吵得不可开交。父母坚持男孩子应该学一门实实在在的技术,父亲谆谆劝告儿子说:“老话讲,家有千金不如一技傍身,要靠技术吃饭,走到哪里到什么时候都不怕没有饭碗。中国现在重视环保,需要大量技术人力,你以后自己办公司也好,到大公司去做也好,何愁工作前景。”孩子认为自己喜欢的专业一定可以学好,将来可以到好莱坞、到剧团和电视台当编剧、导演、剧务、演员……总之在许多领域里都可以发展,也有前景。他们谁也说服不了谁。男孩子后来不管不顾地表态:“不管你们是否 同意,我都要改!我改定了!”父亲气得怒发冲冠,杀手锏抛了出来:“你要改!好,把前两年我们给你付的学费先退回来再说!以后的学费我们也都不管了,你爱改什么就改什么去!”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