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何很爱发脾气?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孩子为何很爱发脾气?
早上上班,看到有个3岁多的孩子被妈妈连拉带扯的弄进了电梯,嘴里还不停地说着:快快快,上学要迟到了……
进来后,这个妈妈顺便快速按了关门键,这个孩子却突然大发脾气,小嘴一撅,急躁的说道:我要按电梯,我要按电梯,是我来按电梯的…..
说着,还把书包丢到地上,哇哇大声哭起来….让整个电梯的人都莫名其妙。
她妈妈迅速把书包拿起来,一边给孩子背好,一边说,我们都要迟到了,来不及了,等下午放学你再按电梯吧,妈妈刚才忘记让你去按电梯了…..
孩子一边抹着泪痕,一边挣脱书包,再次生气的说道:不,我现在就要按电梯,我要按电梯…..
这个妈妈很无奈,因为电梯里刚好只有我和他们,便望着我,没等她开口,我便说:没关系,我时间不是很急。
于是这个妈妈按了下一层楼,带孩子出去,然后再和孩子进来,让孩子亲自按了电梯,孩子才满心欢喜的背上书包,并和妈妈击掌比了一个耶,开心的上学去了。
不让按电梯就大哭大闹,为什么有些孩子的脾气这么容易暴躁呢?
很多人会觉得肯定是家长太纵容了,太溺爱了,或者是孩子天生就性格很倔,所以应对方法就一个:揍一顿,看他还老不老实。
孩子暴躁,揍一顿并不能解决问题
揍孩子其实是父母偷懒的一种方式,因为父母根本不需要花时间和心思去了解孩子为什么暴躁,以及该如何去引导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形成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只需要揍一顿,孩子就听话了。
看起来效果是立竿见影,但长期下来,却是埋下了地雷。
孩子的负面情绪被恐吓和压抑,孩子便无法找到情绪的宣泄出口,只能靠自己内化,很容易形成攻击型人格,不但自我攻击,还会攻击别人。自我攻击主要表现在,遇到自己觉得不公或者不愿意做的事情时,不敢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意见,常常用‘自己没用、自己没有能力’作为自己不能反抗的主要原因,无法用恰当的、有益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愉快。而攻击别人则主要表现在常常和别人抬扛,无论别人做什么,说什么都会否定别人,并且在这种与别人的抬杠中寻找快乐,或者以更隐蔽的方式,比如表面上被动和服从,背地里却不予合作,内心充满敌意和攻击性。
攻击型人格是青少年期和中青年期常见的一种人格障碍。
而如果要究其缘由的话,大部分是在童年时家长过于严厉,甚至使用暴力手段,使孩子不敢违背父母的意愿,不敢说出心中想说的话,行动上不敢越雷池半步。所以长到少年时,孩子发现自己有能力去对抗了,就很可能采取偏激的行为和父母、社会规范对着干。
所以,揍一顿在我看来是最不负责任,最没有效果的消极教育模式。
孩子暴躁,是这4种能力的缺失
在《暴脾气小孩》一书中,作者罗斯·格林博士说:暴脾气的孩子,容易陷入固定的思维模式,一旦他自己打定主意,你想要他从自己的计划转移到其他计划,就会瞬间引发他强烈而无法控制的挫败感,进而激起他的挑战性行为。所以,暴脾气的小孩只是缺乏一些技能,比如灵活性、适应性、挫败忍耐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我们只要补齐孩子欠缺的能力,他们就会有好的表现。
1.认知灵活能力
很多孩子因为理解能力有限,很难快速的从一种精神状态转移到另一种精神状态,比如突然不让一个爱吃糖果的孩子戒掉所有糖果,让一个在游戏中玩high的孩子迅速静下来看书……孩子的思维模式简单粗暴,他们并不能理解你不给我糖果是为了他的健康,也不明白让他看书是为了学习知识,只会粗暴的认为你阻止了我喜欢做的事情,所以我不爽,我怒了,我要发飙了。
2.适应环境的能力
陌生的环境会给孩子带来本能的恐慌与焦虑,这是孩子还未发育成熟的大脑所决定的,孩子的大脑发育是一个渐进的发育过程,从最原始的脑干(行为脑)到边沿脑(情感脑),最后到高级的新皮质或思考脑。在思考脑还未发育出来之前,主导孩子的行为脑和情感脑决定了孩子的行为模式,他们无法理性的应对环境变化带来的恐慌与焦虑,只能通过抵抗和哭闹来消解自己的恐惧,所以我们会发现一个2,3岁的孩子很容易在陌生的环境中哭闹和发脾气。
3.抗挫败能力
就像那个一定要自己按电梯的孩子一样,没让他按电梯,就剥夺了他按电梯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对他而言是一次挫败。面临挫败感时,首要任务是找到导致挫败感的原因,找到了原因,才能规划解决方案,并预见可能产生的后果。显然,孩子无法分析这些原因,也就只能用哭闹,发脾气来应对这种挫败感了。
4.情绪管理能力
有研究发现,在较为缓和的氛围中,很多孩子甚至可能拥有成功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而一旦产生挫败感,强烈的情感就会阻止他们获取并利用这些信息。
所以,这类孩子发脾气不是存心不配合,而是在挫败感的冲击下不知所措,他们无法让自己冷静下来,无法调动出平和的情绪和理性的思维去解决问题。
如何应对一个容易暴躁的孩子
很简单,只要以上4种能力,孩子便能慢慢形成良好的问题解决思路和情绪模式,成为一个能够管理自己情绪,理性应对挫折的人。
1.提前给孩子发出指令
想让孩子从他沉浸的游戏中转移到另外的事情上,一定要有意识给孩子提前发送信号:比如,再玩一轮就要吃饭了、还有15分钟就要准备刷牙洗脸了……尽量给孩子清晰明确的指令,孩子便能提前有个心理上的缓冲,也能比较顺利的从一件事情转移到另一件事情上。
2.多给孩子不同的体验
孩子的大脑发育也是环境不断正向刺激的结果,所以要想孩子发育出一个聪明,灵活的大脑,就应该多带孩子去体验各种不同的事物。
比如,体验大自然,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去不同的地方等等,都可以让孩子在各种环境中感受自己和世界的关系,从而能够更从容的面对陌生的人和事物。
3.做好孩子的向导
孩子暴脾气的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是挫败,是恐惧还是不愿意,一定要找出孩子发脾气背后的真实原因,并用他能理解的话语表述给他,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暴脾气是怎么来的,和孩子一起正视他的暴脾气,并引导孩子用合适的方法去解决。
比如,我们试试这样做,或者反问孩子,如果是小猪佩奇(孩子喜欢的比较正面的卡通人物),他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做呢?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思路。
总之呢,养育孩子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父母需要花心思,一点懒都偷不得,如果懒得去深究,懒得去思考,那么等到孩子长大后,问题不断,就千万不要对孩子说我都白教了,因为你确实是白教了。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心理健康网: http://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厦门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尊重您的个人私密,使隐私权得到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