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如何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我原来是班里的中等生,特别羡慕同班的某位同学,平时看他不怎么学习、背课文,早自习时候睡觉最欢的也是他,但每次老师点名让他背诵,答得最顺利的也是他
“你是不是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啊,还是半夜偷偷在背书啊”
“真不是,只是记忆是有方法的”
两个因素,一个结论
1.情绪能帮你记忆
如果记忆时很高兴,那么在高兴时,测试出来的成绩,比在难过时的成绩更好;如果记忆时情绪高涨,那么测出的成绩,比在情绪低落时的成绩要好!
2.环境影响背诵的效率
有研究表明:在小房间里记忆之后,一些人到大房间进行测试,另一些人在小房间内测试,结果小房间内测试的人,成绩会更好。其实,以上两点无非说明:人的记忆,真的很容易受到情绪和环境的影响。如果想拥有好的记忆效果,那么一定要打破这个惯性、摆脱这两点因素的影响,用分散学习的方式,代替集中学习。
什么是分散学习?
昨天上课,老师指定要背的课文,你今天早上醒来一睁眼,就大声读了3遍背诵内容。在去学校的路上,又默默背了5、6遍,完全记了下来。那么,只要在课前多翻一次、分散了3次的记忆效果,比你一整个早自习都在大声背诵,绝对有效的多!利用一个集中的时间段,将所要学习的材料连续反复学习多次,直到熟记为止,这个方式成为集中学习。把所要学习的材料,分散在几段有一定间隔的时间段进行学习,这叫分散学习。因为分散学习,你打破了情绪和时空对你的限制,在不同的状态下,能够记住想要记忆的内容了。
记忆还要分类?当然了,不同的内容,自然需要不同的记忆方法
1.精确背诵
背诗词、古文、课文、英语、史地政等这些都需要精确的记忆。但是诗词背诵相对简单,一部分人胡乱朗读几遍都能背下来,我们就会以为任何东西,都能用这套方法来背诵。有些文章很长,花了很长时间也无法熟练背下来,好不容易背下来了,过程也很痛苦。我们常常又轻率地得出结论:背诵很痛苦、自己的记忆力不够用。其实这些方式和态度都是不对!对于那些不押韵的、不顺口的、比较长的文章尽量避免去努力用短时间、当天就把它背下来。可以先朗读几遍,把整篇文章能够读的通顺、流利以后,再去背,就要轻松很多。朗读时,你甚至可以不去管文章的意义的“望天书”、“有口无心”地朗读。特别是比较困难的古文,古代很多私塾,就是这样训练学生的,在不讲解意义的情况下,就让学生反复朗读文章。等到读熟以后再听老师讲解,理解意义就会毫不费力。最好安排每天只朗读一遍,而不是一天之内,或一节课内,连续不断地朗读同样的文章。读的顺口了、意义理解了,文章的大多数内容其实已经悄悄地、自动地被记住了。最后的背诵努力,只是去攻克个别的困难词句,或者文章中一些不太自然的意义转折和上下文的连接方式。
2.意义性背诵
有些背诵则不需要完全的精确,比如说历史、地理、政治时,我们记住的东西,意义上和书中相同就可以了,文字上有些小差异并没有关系。这种只需要意义性背诵的知识,一般来说内容都特别多,很多人被这种知识喜欢背完第一章,再背第二章,一章章地背,不过常常背到第二章,又发现前面的忘记了,有的学生再倒过来复习,不少同学到最后考试的时候,还在前面几章停留。正确的背诵方式,应该是把一本书从头到尾阅读三遍,熟悉所有的知识,然后再对知识进行总结和标记,最后进行背诵。
(1)阅读要快。像读故事一样,尽可能一次把整本书读完。
(2)总结和标记。可以拿本子做笔记,也可以直接在目录上写内容提示,或在章节前写总结提纲,或在正文中对关键词作标记。
(3)找到一个关键词。大脑中只要相处了这个关键词,就可以恢复整句话。
(4)做标记要简洁。当然,你也可以去尝试标记得更多,然后对比各种标记风格的效果。标记是为了方便下一次复习或背诵时,眼睛迅速定位到重点和关键词。因此,最好不要满篇都是标记。
通过阅读,熟悉了所有知识以后,凭着“常识”或“直觉”,就能蒙出两三个要点。剩下蒙不出的要点,才是真正需要付出努力来记忆的难点。最后阶段才是真正的冲刺背诵。这时,大脑中已经形成整个知识的框架,有些要点已经背出,背不到的,也是比较熟悉,呼之欲出,只差临门一脚,反复诵读两三次,就能轻松背出了。是不是很简单?
怎么才能做到过目不忘?
1.朗读时,语速要慢。
2.一边朗读,眼睛一边看后面的内容,思维会复述前面的内容,然后判断哪些词是易混易忘的,是难点,那些词是关键词。(多试几次,你也可以)
3.针对这些难点和关键点,在文字还没从眼前消失之前,大脑中不断地作各种加工。
怎么抵抗遗忘?
因为是人总会遗忘。要抵抗遗忘,最好的手段就是把记忆过程拉长到很多天,变集中学习为分散学习。经历了其他干扰信息的洗礼,摆脱了对情境和情绪依赖以后,形成的记忆,也会遗忘,但是遗忘的速度会慢很多。而且,从熟读到总结再到背诵,在这个分阶段的过程中,所有的知识几乎是同时达到可背诵的状态。不会像一章一章背诵那样,背到后面,又忘了前面,到处都是补不完的窟窿,填不完的坑。所以就算有“过目不忘”的能力,也未必能用、未必好用。没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借助有效的技巧,一样可以轻松地背诵。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心理健康网: http://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厦门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尊重您的个人私密,使隐私权得到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