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话”的教育更有效果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不说话”的教育更有效果
去学校开家长会已经成为不少家长的头疼事。一方面希望通过家长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另一方面又害怕听到老师数落孩子,众目睽睽之下自己跟着丢脸。虽然工作很忙,每次开完家长会都会抽出时间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要努力学习,要认真听讲,要有自信心,不能打架斗殴,不能沉迷游戏……劝也劝过了,骂也骂过了,打也打过了,可熊孩子依然还是熊孩子。
问题是不是出在沟通方式上呢?是不是应该换一套更高级的说辞来和孩子交流呢?其实不少家长的问题恰恰是说得太多,最高级的教育其实是不说话的。东周时期的思想家老子有个著名的概念“不言之教”,“不言之教”不是不教,而是指不用语言说教来教导别人,那么所谓的“不言之教”是怎样搞教育的呢?
三千多年前的周朝继承发扬了三皇五帝以及夏朝、商朝的文明成果,它推行的贵族教育相当健全,要求学生掌握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礼仪、艺术、射箭、驾车、书写和算数”。贵族是要治国理政的,他们待人要温文尔雅、处事要镇定自若、决策要不偏不倚。学校让贵族子弟学习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课程,以及进行驾驭马车、射箭等军事训练,不仅是要他们掌握公共活动所需的才艺,也是为了培养治国理政所需的各种精神素质。
一个合格的吃瓜群众,此时必然会挺身而出,质问为啥射箭驾车、音乐诗歌能够培养治国理政的精神素质。且听我慢慢道来。商朝初年著名的丞相伊尹是厨师出身。为什么商朝的开国天子商汤。为一个好厨子能当一个好宰相呢?老子有句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大国要有很好的分寸感,好比烹调小鱼,调料不能多也不能少,火候不能高也不能低,一切都要恰到好处。治国就像做菜,因此好厨师既下得了厨房做菜,也上得了庙堂治国。驾驭马车跟治理国家的关系,就好比治国和做菜的关系。《论语》中记载,有人夸孔子什么都学,什么都会,孔子说,“我就是驾马车驾得好一点而已”。驾驭好马车并不简单,需要掌握好分寸,不然方向就会走偏。孔子擅长驾马车,就说明他有很好的分寸感,因此他不论做什么事都能恰到好处,吸引了一批忠实粉丝。
大家注意,孔子的分寸感不是老爸天天对他说“你要有分寸感”“你要有分寸感”这样说教出来的,而是在日复一日的驾车训练中形成的,这就属于老子所说的“不言之教”。接下来看射箭的门道。明朝著名的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写过一篇文章《观德亭记》,专门讲读书人如何通过射箭来提升内心修养。王阳明说,内心躁动的人,他的动作是胡乱的;内心摇摆的人,他的视线是飘浮的;内心惭愧的人,他的气息是微弱的;内心疏忽的人,他的外貌是慵懒的;内心骄傲的人,他的神色是高傲的。出现这五种情形,是因为失去本心。君子之所以学习射箭,就是要保留本心、恢复美好的本性。诗歌、音乐、舞蹈这些艺术教育,和驾车、射箭这些军事教育一样,也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无言之教”。儒家经典名著《礼记》评价说,礼仪教育能够规范外在的行为,艺术教育能够涵养内在的精神。通过艺术对人的感动功能来洗涤人心,让人们对自己的向善行为产生愉悦,是周朝思想家、政治家们的文化理想。孔子是周朝教育理念的优秀传承者,他编辑整理了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以便于推广诗歌教育。孔子说,走到一个国家,只要观察民众的精神状态,就可以知道政府施行过什么样的教化,如果人们的言辞温柔,行为敦厚,那就说明民众接受过诗的教育。
如果说宗教对人类的心灵起着一种净化的作用,使人对宇宙、对人生产生一种神秘感和美感,对自己的同类或其他的生物表示体贴的怜悯,那么诗歌在中国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中国古代所有的学者都是诗人,诗歌给予中国人一种悲天悯人的意识,使他们对大自然寄予无限的深情,并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看待人生。周朝对贵族的“无言之教”相当成功,著名学者钱穆在《国史大纲》中称赞周代君子学识渊博,人格完美,留下许多可供后人敬仰的言行。周王朝能有800年的江山,跟它的贵族培养方法是分不开的。当今的家长们应该借鉴周朝的教育经验,在生活中实行“无言之教”,通过文学艺术和体育训练来培养孩子的精神素质,而不是喋喋不休地说教。贝尔机器人教育,专注于3-13岁学龄学前科技类教育,全国各地拥有200余家机器人儿童学院,多次在机器人比赛中斩获奖项,为孩子幼升小、小升初奠定更多基础。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心理健康网: http://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厦门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尊重您的个人私密,使隐私权得到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