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勿带孩子走进性教育的误区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请勿带孩子走进性教育的误区
最近,一个“高铁上父亲猥亵女儿”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中男子撩起四、五岁女儿的衣服,不断抚摸、亲吻。但是,小女孩一直都很抗拒,也试图挣脱。虽然,两边坐着女孩的妈妈和外婆,但二人毫无反应。从家庭成员的反应可以看出两个问题:一个是家庭中身体边界感的缺乏,另一个传统中国社会对科学性教育的普及程度并不够。
“亲密关系间”的猥亵比“陌生关系间”的猥亵更隐蔽,更频发。就舆论的走向来看,基本上呈现“一边倒”的情势,认为女孩的父亲有“猥亵的痕迹”。
从“身体意识”的维护层面来讲,这似乎算是一种社会进步。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主任吴尊友曾透露“2011年到2015年,我国15~24岁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净年均增长率达35%”,且65%的学生感染发生在18~22岁的大学期间。从这些数据,我们看到的不是人类的欲望,而是孩子被压抑、被耽误的对两性的认识。
很多家长羞于谈性,甚至“谈性色变”,觉得:毕竟大家以前也没有经过性教育,不也照样长大了吗?为什么要给孩子性教育?长大了不自然就懂了吗?殊不知,性教育对于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建立健康的性别意识,学会保护自己、尊重他人都有重要的意义。
成长过程中缺乏性教育的后果,是让孩子在无知中受到伤害,或者伤害别人。“该如何把这些常识,用恰当的语言,在恰当的时间讲给孩子听”应该成为父母花心思思考和学习的事情。
一、3~6岁:教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培养身体边界感
3岁后,儿童的神经生理逐渐发展和成熟,性探索活动也自然地开始出现,这是生命的本能。在这个时期,父母和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儿童身体绘本、人体器官挂图、拼图、视频或人体模型等,告诉孩子每个器官的科学名称和功能,让他们从小了解、热爱自己的身体。培养孩子的身体边界感,比如“裤衩背心盖住的地方不能给别人看,不能被别人摸,偷看别人的也不行;如果有人摸你,亲你,做奇怪的事,一定要告诉父母。”
父母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也要注意:
不带孩子去异性澡堂;不要在公共场所暴露孩子私密部位;对孩子的反常行为多问多关心;不要在孩子面前换衣服;上厕所要关门。孩子2岁半以后可以学着独立洗澡,基本上小学之后,父亲就不应该再帮女儿脱裤子、洗澡。
二、6~9岁:科普生理常识,识别性侵信号
美国教育学博士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一书中是这样说的:“对于6~18岁的孩子,他们在一个周末从电视和电影里看到的露骨的性交往,比他们的祖辈一辈子所能想象到的还要多。他们需要与成年人坦率地交谈自己看到的东西。”在中国,有不少孩子的童年都有一个“你是从垃圾堆捡来的”阴影存在。性教育是淡化孩子的好奇心,避免盲目尝试的方法之一。面对孩子的提问,即使是异性父母,也绝不应回避或者转移。看电视遇到接吻画面或有关于性行为的内容时,可以按照孩子的年龄和接受程度,用自然的语气,和平等的姿态,向孩子科普性知识。在这个阶段,要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教孩子识别猥亵、性侵的信号,把孩子可能遭受侵害的几率降到最低告诉孩子:当有人对你做出让你不舒服的身体接触,或者想用手机或相机拍下你隐私部位的照片,都要明确拒绝。甚至不需要讲礼貌,也不需要因为任何原因保守秘密,一定要勇敢寻求帮助。
三、9~12岁:为青春期做准备
告诉孩子月经、受精、性交、怀孕、避孕等生殖健康知识,而且无论男孩、女孩都要了解和承担避孕的责任。与孩子平等交流,让孩子明白对异性有好感是正常的,但现阶段的重要任务是能力和身体的成长,要学会自控,守住最后一道防线。同时可以给孩子举例:即使是成年人,在暂时没有能力为新生命负责的时候,也会采取避孕措施,让孩子有机会了解一些避孕方式,如安全套。告诉孩子如果犯错,比如意外怀孕,也要告诉父母。因为父母对孩子的爱永远大于孩子犯的错。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心理健康网: http://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厦门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尊重您的个人私密,使隐私权得到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