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身体素质要求(上)

6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志愿者身体素质要求(上)

 雅安地震发生后,不少自愿者赶到地震第一线去救援,可是由于灾情严重,环境恶劣部分自愿者也纷纷累倒。因此,救助者个人的素质状况,直接关系着救灾行动的社会效果,影响着救灾目标的实现。小编今天要讲的就是关于自愿者的素质问题。自愿者的热心我们是很赞美和感谢的,但是我们也希望灾情可以稳定下来,那么自愿者的素质就尤为重要。

 

  救灾者的素质,是为历史和社会文明程度所规定的概念。只有当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能够直接同灾害作斗争的物质、技术手段时;人们才能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直接针对灾害的社会性救灾活动。也只有在这时,社会才会提出对救灾者个人素质的要求。

 

  具体分析救灾者的素质结构,包括如下方面;

 

  1) 心理素质

 

  救助者的心理素质与(常人不同的特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神经系统的感觉官一般优于常人,通过生理和心理选拔的方式筛选的;二是在心理品质方面,尤其是意志品质和认知能力、人格特征方面要符合救援者的要求,(参考;中国国际救援队培训教材系列、救援医疗普及版)救灾者 心理的素质是救灾者从事救灾活动的动力基础。它是一个多层面的、依次递进的结构。其第一个层面,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对遇难者的同情心。人类在长久的进化过程中,由于自然选择法则的作用而逐渐认识到种属存在的安全对个人的意义。这种对于种属安全的关注会逐渐形成一种潜在的心理趋向。

 

  救灾者心理素质的第二个层面,是人道主义的使命感。它指的是救灾者为实现救灾活动社会目标,经过社会组织而形成的共同心理动力和集体意识。它不同于对遇难者的一般同情心。从形成原因上分析,它是经历人们有意识组织的结果。是在普遍同情心的基础上的升华,具有共同的目标指向.因而具有更大的推动、激励力量,构成救灾活动组织的心理基础。

 

  救灾者素质的第三个层面,是利他主义的献身精神。这是救灾者心理素质的最高层面,因而并不是每个救灾者都具备的。利他主义的献身精神在救灾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是:为抢救受灾者的生命及财产,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宁可失去自己的生命,也要挽回遇难者的生存。在精神内涵上,体现了自我价值这是前两个层面中利他主义思想成分的集中体现,,表现了救灾者精神世界的最高境界。这种精神的产生既有救灾活动的特定环境所产生的激励作用,又是救灾者个人思想品德、道德长期修养的结果,同时,它也汇聚了平时社会教化的各种因素。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http://www.xmxljg.com

健康官网:http://www.xmxljg.cn

企业微博: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厦门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尊重您的个人私密,使隐私权得到充分的保障)


☑相关文章

时间 : 2018-08-05
标签 : ,,,,,,,,,,,,,,,,,,,,,,,,,,,,,,,
分类 : G 学习力提升
评论 : 0条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