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养生心理的背后

8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浅谈养生心理的背后

 

     “亲爱的,我们能吃一顿‘不养生’的白米饭吗?你这营养丰富的五谷杂粮饭,实在是太难吃了!”日益增温的养生热潮,让越来越多的家庭女主人变成了“养生爱好者”:鱼一定得清蒸,味精绝对不可放,隔夜菜得倒掉,每晚睡前都要泡脚40分钟……

 

  为了几十年后的一个长生梦想,就要在今天每时每刻的提防小心。

 

  如此养生,我们真的赚到了吗?

 

  场景1:周日清晨,阿丽像往常一样大清早赶到菜场,精心挑选了芹菜、黄瓜和胡萝卜各1公斤。回到家后洗洗干净,切成小块,混合在一起打成浑绿色的蔬菜汁,再加入满满3大勺蛋白粉,搅拌均匀——没错,这就是她每到周日都会特别“享用”的营养餐——据专家讲,像这样完全不含脂肪,又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和纤维素的好东西,才是我们的身体真正需要的,才能保证我们延年益寿、青春健康。

 

  场景2:晚上9点,美琳心满意足地走出按摩院。尽管钱包又瘪了一层,但是她还是觉得很值得。“做女人为什么不对自己好一点?”虽然之前已经为自己办理过全身肌肉放松、淋巴排毒、腰腹减肥3张卡,但是一看到店家新推出的“特价胸部疏通护理”,也忍不住又尝试了一次。“单位里不止一个同事体检查出了乳腺增生,能提早预防还是得预防一下。”回家的路上,美琳自我安慰地悄悄对自己讲。

 

  场景3:这是爱诺买下的第四个枕头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两年的睡眠质量一直不好,爱诺为此换了不临街的房子,换了据说能100%隔音的窗户,换了高级又更高级的“太空记忆”床垫和枕头,可还是半夜一旦醒来就没办法很快睡回去。真是怀念以前隔壁装空调都可以睡着的日子!越是知道睡眠质量很重要,心里越是着急,结果就越睡不好,简直就是恶性循环啊!

 

  30岁以后的恐慌

 

  谈到养生,今天的我们似乎很难不焦虑。

 

  就算身边没有亲友患病的真实事例(要是有,就当然更焦虑了),抬头看看环境,英年早逝的新闻越来越多,萝卜白菜都可能是化工产品;再低头瞧瞧自己,整天都是晚上精神白天困,浑身难受却也查不出什么病。唉,随时随地不经意地联想起家里老人还在、孩子又小,真怕咱这脆弱的身子骨,哪天就揭竿起义闹革命。

 

  所以呢?我们也就都不奇怪,经常听到有些朋友在感慨“30岁,每天不吃维生素就恐慌”。可是偏偏昨天的电视里,又看见养生专家跳出来严重警告:“过度服用维生素A的男性容易患前列腺疾病!”

 

  崩溃啊!

 

  为焦虑买单

 

  其实自古以来,长生不老的美梦,就被绝大多数暂时不愁温饱的人们所追求。如果我们追溯一下有关“养生”的传统,大概都能追到太上老君那个时代了。甚至有研究者统计过,在泱泱中华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一共有8位皇帝死于服用仙丹(最后一位是清朝的雍正),更别说数不过来的达官贵人们了。

 

  而我们每个人对于衰老和死亡的恐惧,在如今更是被精明的商家所看重(用来推销药品,或者提高知名度)。他们巧妙利用了“亚健康”一词,积极培训各个岗位上的促销员,不断翻新花样向我们描绘一个本质上相同的危机——没错,您现在是健康的,但是,您只是站在“健康”和“不健康”之间那条脆弱的分界线上——如果您再不服用我们的XX和XXX(或者不按照我们的建议调整生活方式),那么小心了,说不定就在下一秒钟,您就掉到“不健康”那一边的万丈深渊里了。

 

  用将来遮蔽当下

 

  地球人都知道我们一生下来就是要死的,可是为什么20多岁的时候不害怕?准确地说,连想都不会想。daan很简单——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充实啊!年轻的时候,忙着学习、毕业、找工作、谈恋爱、结婚生子……每一天每一刻,我们都忙着“获得”,忙着给已有的精彩生命增添新的内容,对未来充满闪闪发亮的希望。

 

  遗憾的是,不知不觉,我们之中的绝大多数,都深刻地体会到生命中那逃也逃不掉的停滞和空虚感。似乎每一天的生活,不过都是在复制前一天的内容:迷迷糊糊从床上爬起,胡乱吃几口早饭(还有很多人干脆不吃),然后送孩子上学,自己上班,然后又是吃饭,工作,吃饭,最后再迷迷糊糊上床睡觉。生活中想遇到一件欢欣鼓舞的事情,似乎越来越难。随手翻翻用掉了大半的日历,有时甚至都想不起来上半年是怎样过来的。

 

  当我们对眼下的空虚深感无能为力,就干脆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将来的控制,某种意义上应该也算得上一个好办法——似乎我们今天的“养生”是有意义的,只要我们自己对此深信不疑。我们限制日常的饮食,为营养品和特效药买单,尝试各种传说中的养生妙方,以便把生活的重点从每一个此时此刻的当下,转移到虚无飘渺的将来。

 

  我们焦急万分地渴望由此实现生命的无限延长,却很少想过要那么长的岁月干什么。

 

  都用来养生吗?为生命加长?还是加厚?

 

  盈盈自认为是一个“不怕死”的人。每次旅行之后回到北京,她都要“很不健康”地吃上一大碗红烧肉(尽管如此,从体型上看她也绝对不算是一个胖人)。谈起养生的话题,盈盈觉得:“我妈妈那一代人特别怕死,是因为他们辛辛苦苦一辈子,从来都没有认真为自己活过——当儿女的时候为了父母活,好不容易当了父母,又反过来为了子女活。前些天很多人都在谈论2012,但是我不怕。我们谁敢说下一秒钟不是自己的2012?出门一定不会遇上车祸?脚底下的这点儿地皮不会地震?”

 

  发展心理学认为,成年以后人们的幸福感,主要来源于满意的亲密关系和丰盈的繁衍感。这里说的“繁衍”,倒不一定就说是生孩子,更核心的意义是“给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总有一天我们都会消失,但是我们都不希望到了那个时候,这世界完全与我们无关,就好像我们不曾在走过一遭。所以,就算我们不是会发明的爱迪生,但是留下一些文字,一些图片,拥有一些时常会微笑着想起我们的亲友,都可以丰富我们生命的繁衍感。

 

  因此,很多心理学家建议说,在费尽心力将生命延长的同时,不妨也尝试着将它加厚。在心理意义上,“有”包含着两种略微不同的内涵:物理意义上的占有,和体验意义上的拥有。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很多实物,买过之后(或者吃过之后)常常就被遗忘,但经历,比如10年前的一个阳光午后,却每每在回忆之时让我们又一次感到幸福暖暖。

 

  TIPS :为生活添彩,给生命加厚

  逆向思维,设想三天后就是世界末日,列出你此生最想完成的10件事。比如去西藏,比如辞职,比如带孩子去一趟动物园,和他看一场爱情电影。很多身患绝症的人发现:怎么等到没时间的时候才明白什么是对自己是重要的。别让你的愿望30年后还只是个愿望。
  把重要的(而不是紧急的)事情写入日程。不用多,每年一件就好,但记得要努力完成。
  注重关系。绝大多数的人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都后悔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太少,没有一个人后悔工作的太少。

  亲近自然,去旅行。哪怕就是出门转个弯就到了的小公园。我们的内心需要更多的“图景”记忆,和“过程”记忆,才能更加容易地感受到丰盈。

  胆子大一些,相对于“做错”了什么,更多的人后悔自己想做有没做的事情太多。

  培养一些爱好,学习一项自己喜欢的技能。比如滑冰、陶艺、乐器……什么都好。简单地说,就是在生活中流出一些专门时间,做一些看起来“很没用”的事情。通常,让我们记忆深刻的事情,常常都是世俗标准下上无意义的东西——也正是因为如此,它们才对我们个人产生独特的个人意义。

  相信简单的真理。就算具体到“养生”这件事,简单的道理往往才是真的有效的。比如早睡早起和平衡饮食。这世上鲜有包治百病的仙丹,不然早就人间处处是神仙了。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http://www.xmxljg.com

健康官网:http://www.xmxljg.cn

企业微博: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厦门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尊重您的个人私密,使隐私权得到充分的保障)


☑相关文章

时间 : 2018-07-07
标签 : ,,,,,,,,,,,,,,,,,,,,,,,,,,,,,,,,
分类 : G 学习力提升
评论 : 0条

= 13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