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烦恼:“太涩”的青果(二)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太涩”的青果(二)
3、影响学习生活:早恋荒废了不少优秀学生的学业,毁了不少孩子的前程。早恋的青少年中有不少成绩优秀、出类拔苹者,但因为早恋,使他们过分好奇、兴奋、痴迷,过分沉醉于爱的幻想中,再无法全身心地投人学习。据调查表明,中学生谈恋爱对学习起促进作用的仅占百分之二、三。绝大多数都会给学习造成干扰,因为恋爱会使之精力分散,注意力不集中,兴趣转移,情绪不稳定。而且也因学校明文规定不允许谈恋爱,因此,早恋的同学时常处于担心因违纪被学校处罚和感情的发展不能自控的矛盾冲突中,行为也总是偷偷摸摸,躲躲闪闪,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怎还有心思学习,常常是人在教室,心在天外。尤其是女生,情感细腻敏感,不要说感情出现危机,就是正常发展都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中。还有的学生在恋爱中有强烈的幸福感,常去幻想、去规划、希望一次成功,因此非常投入,不惜以牺牲学业,违反校规为代价,结果顾此失彼,最后导致两头成空。
4、影响正常的恋爱生活:爱情之所以被称为人的终身大事,意味着它在人生中的重要地位。可是青少年由于涉世不深,阅历不足,生活经验欠缺,对社会缺乏足够的了解,感情胜过理智。青春期少男少女谈恋爱,可以说都是在身心都不很成熟的情况下进行的,加上青少年没有经济基础,其经济来源多半寄托于父母。因此,这种爱没有什么牢固的根基,是很容易中途天折的。在辨别人和事、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往往草率行事,一时感情冲动,压过理智,与异性确立了爱情关系,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知识和阅历逐渐丰富,生活经验不断积累,真的成熟起来,并确立了各自的世界观,有了新的择偶标准。伴随着心理上的变化、发展、成熟,可能会对对方产生不满,进而冷却或是中断彼此间的感情。这种情况,会引起青少年失望的情绪,使之消沉、甚至形成心理障碍,从而影响青少年的精神生活的健康发展。
六、教育策略
青少年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他们是世界的希望和未来,关于青少年早恋问题,不能仅仅是对他们的批评和否定,而应更多地疏导,给予他们帮助,引导他们领悟人生的真谛,让他们懂得什么是最美的情感,让他们生活在个充满爱的世界中,让他们在人生的漫长路上领略真正的快乐!找到孩子早恋的根源,掌握孩子的心理,加强与青少年的交流与沟通。
学校环境是学生赖以成长和发展,并不断走向社会化的重要土壤 。学校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对每个学生所持的态度、所做的评价和所采取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和认识,最终影响学生正确自我认识的形成。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的事实,再一次提醒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强学校的建设。教育理论本身在社会不断进步的新形势下也是在发展的,随着教育科学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新的教育方针、政策时有出台,教师一旦忽略了理论学习,其思想和观念就会落伍,甚至和时代的发展背道而驰。关心并自觉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这是时代赋予教师的新的使命,也是社会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只有教师思想上重视了,并掌握了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初步知识,他们才能够不辱心理保健医的使命,自觉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学校环境,及时发现、控制学生身上可能出现的心理方面的问题,并对个别学生已经出现的心理方面的问题给予必要的帮助。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孩子们最早接触社会,接受教育的第一间学校。因此,孩子们在后天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如何,能否像大部分家长所希望的那样成“才”,这跟家庭环境的好坏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然而,家庭环境又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其中,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对孩子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则往往起着长远而深刻的影响。身为父母就很有必要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理论知识,结合教育子女的实践,巧妙运用,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创建文明家庭,实施有效教育的科学方法,创设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理氛围,实施有效的家庭教育,从而达到教育理想的目的。
早恋已经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普遍现象,并且这种不良现象正在以上升的趋势发展,危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面对这种情况,父母和老师应尽力帮助孩子,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培养他们正确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孩子在与异性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做到互补、互学、互助、互保。这样才能避免孩子误入“早恋”的歧途,也更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项调查显示,遇到有关“性”问题时,多数孩子首先向父母求解,而另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仅有1/4的家长赞成由父母负责向孩子传授性知识。
多数家长对于孩子的“性”教育采取忽略避谈的态度,家长渴望孩子成为工程师、外交家、艺术家,他们不惜血本希望孩子能在社会上扮演一个成功的角色。但他们忘记了,孩子也必将扮演恋人、夫妻的角色,生殖健康、性心理健康与否将决定他们将来能否获得正常、幸福的个人生活。
解惑:有时只需几分钟
“其实我们之间只要有5分钟的交流,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身为中学外语老师的林女士现在回想起这件事来,还觉得有些好笑,可是笑过了又替孩子觉得委屈。如果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林女士无法想象孩子对性的理解会处在这样一知半解的“懵懂”状态,也无法想象自己作为一个母亲是如此失职。
林女士的女儿是一名初中生,从上学开始就一直是大家眼中的乖孩子、好学生,但是进入初一后突然有段时间变得不可理喻地压抑起来。“我那时候注意到她每次看到电视中卫生巾的广告,都会显得特别的不自然,整个人很紧张很惶恐。”意识到女儿已经进入了青春期的发育阶段,她悄悄给女儿准备了卫生用品,可是发现女儿的紧张情绪并没有缓解。无奈之下,林女士只好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只是短短的几分钟,从心理咨询室出来的女儿却仿佛换了一个人。心理医生告诉她,女儿的心病其实家长可以用5分钟解决的。让女儿局促不安的其实是她想不通为什么电视中卫生巾广告出现的都是蓝色液体,于是担心自己的月经特征,因此终日惶恐。
这件事让林女士至今仍常常自责。可是还有多少家长,在自己子女的性教育上不愿开口、开不了口或不会开口呢?
困惑:性教育如何开口?
“我也知道对孩子的性教育很重要,可总希望孩子长大后自己能慢慢理解。”许多家长总是在对孩子开口谈“性”的最后关头放弃,对他们来说,内心存在这样一种侥幸的想法,就是孩子无师自通,直接实现“从少年到成人”的跨越。
孩子真的会自己慢慢懂吗?答案并非如此。孩子未曾开口并不表明他们没有疑惑,他们也许知道一些,但也许离真相还很远,甚至正背离着正确的方向。高二学生张某下身出现了几块破皮感染,从未有任何性经历的他却认为自己患上了性病,终日寝食不安,因为不敢告诉父母,整整耽误了几个月才接受治疗,而最终检查的结果只是普通的感染发炎而已。
现代社会,信息如此发达,性已经变得不再那么神秘,可是这些途径也有不同程度歪曲性知识本来面目的可能。孩子无师自通获取的性知识可能是片面性的、支离破碎的,甚至是畸形的。
可是家长开口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也同样遇到难题。儿子已经升入大学的王先生用“愚蠢”和“失败”来评价自己过去对孩子的“性教育”。跟孩子说青春期发育,孩子说生理课早就学过了;跟孩子说个人的性安全,孩子说你知道的还没我多;跟孩子谈早恋的事情,孩子反驳我说:“你不就是要说学习阶段学习为重,男女同学的感情是纯洁的友谊么?”
事实上,“有心无力”并非王先生的个别状态,根据中国社会调查所的调查,只有3%的学生认为家长在解答性问题上能给出令人满意的答复。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健康:http://www.xmxljg.cn
心理治疗:http://blog.sina.com.cn/xmxlys
企业微博: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厦门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尊重您的个人私密,使隐私权得到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