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分析:孩子叛逆惹事的坏习惯

5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孩子叛逆惹事的坏习惯

 

权威心理专家:著名心理学教授郭潇赢

 

心理问题:不怕父亲,并把同学打伤的男孩

 

心理个案:6岁男孩,叫龙种。

 

心理主诉:龙种这个男孩向来不但不害怕父亲,还常调戏父亲;最近把同学打伤惹事,引起小学老师的注意,要龙种接受心理辅导。

 

个人史:父母结婚七年后,母亲才好容易怀孕并生下了个案。父亲特别高兴,给孩子起了名字叫“龙种”,表示将是传宗接代的男孩。

 

案例介绍:从龙种生下来以后,家里的气氛就变得很不一样。父亲很是高兴,天天给龙种照相;当龙种吃奶时也照,洗澡时也照,家里堆了好几本给儿子照的照相本。等到龙种能走路时,爸爸总是很高兴带他到外面去散步,向临近的人炫耀他有了个儿子。当邻居给他恭维,说他的孩子很像他,很好看时,做父亲的,就笑得嘴巴都合扰不起来。父亲真的是把龙种当着是宝贝,几乎每个星期都给他买玩具,家里都快堆满了龙种各种各样的玩具。有时父亲就跟龙种逗着玩,父子两个都在床上打滚,犹如两个小孩似的。父亲偶尔想给龙种提个意见,龙种不但不听,反而调戏父亲,被宠得好象是个谁都该让着他的小皇帝。

 

母亲看父亲那么喜欢儿子,原来也没有什么意见,只是当龙种到了两、三岁,有时不规矩时,想责骂他或处罚他,父亲就马上来阻挡,说是孩子还小,不要对孩子凶;母亲就认为非所然,跟父亲有点不同的意见。聪明的龙种看出父母对他的管教有不同的态度,以后只要母亲想给他施与管教,就马上说去告父亲,要靠父亲的撑腰,不受母亲的教训。

 

龙种到了四岁以后,就去上托儿所。起初还可以,但不久就被发现龙种有时会动手打小朋友,说别的小朋友不听他的话,不让给他玩他要玩的玩具。比较麻烦的是,当托儿所的养育员要警告他时,龙种就威胁要去告父亲,不听从养育员的话。

 

今年龙种已经是六岁,开始上小学念书。虽然龙种在家显得像是个“小关公”,天也不怕,地也不怕,但是到了学校,就变得比较乖,跟同学相处或在老师面前就不敢惹事。可是,好的情况不持久。有一天,龙种跟另外一个同学发生争执,因同学不让给他看一本漫画书,就动手打同学,把同学打得发青。翌日,那个被挨打的同学的父母就来学校,向老师告状;老师不得已,就请龙种的父母来学校,向被打的学生家长道歉,保证龙种会守规矩,不再发生这样的行为;同时答应要龙种接受辅导。

 

案例分析:做父母的,好容易才生了个孩子而高兴,是可理解的常事。可是,除了这样的普通理由以外,这位父亲还有更多别的因素,让他那么喜欢自己的儿子。譬如:有了个男孩子、可以传宗接代,就满足自己做丈夫的心理;孩子长得好看,被人恭维,好似自己被夸奖似的,满足自己自爱的心理;自己本来小时没有同伴可玩,现在可以跟自己儿子当小弟似的一起玩、填满心理空虚;本来自己做男人没有信心,现在有了个很帅的男孩,就可以提高自己的信心等等,这些都是额外的理由。由于靠自己的孩子来满足自己个人的心理,也就只会宠爱孩子,而忘记该为孩子施与的管教;等到事情发生后才会醒悟。

 

案例辅导:主要跟父亲会谈,了解父亲宠爱孩子的内在心理,指出做父亲的要随孩子的年岁成长而供给所需的管教,不能单单哄小孩,疼小孩;需要小孩体会除了自己以外,还得考虑别人,不能样样事情都只为自己,变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物,无法跟别人相处。换句话说,不能只透过孩子来满足大人的心理需要,而要能为孩子而施与所需的教养。提醒做父亲的,也要接受妻子的意见,缓冲一方过分的行为,获得夫妻相互协调、弥补的作用。何况做父母的,双双都有责任去关心他们的孩子。

 

除了把这个基本的问题向父母说明、澄清、交代以外,具体的辅导要包括讨论如何改变对患儿的管教方式,以逐步的方式去帮助患儿成长。如:要让龙种在家做点家事,练习自己要能负担一些责任,不能只是享受;练习跟朋友玩时,要能相让,不得满足他所要的;父母要能以一致的步伐共同管教孩子;父亲仍可继续跟儿子亲近,但是心里要时时想,如何把儿子当作是已经 6岁的少年而对待,鼓励自我负责,养成勤勉的习惯,而不要还把龙种当着是 2、3岁的幼儿而继续宠爱。

 

小结父母或祖父母喜欢自己的孩子或孙子,是很自然的现象,也是很对而应该的事;否则婴孩就无法被好好养育长大。可是问题是在有些父母或祖父母,不会随孩子年岁的增长而去调节对待及养育小孩的情况,而是继续以养育保护幼小孩子的方式去对待经历各个不同阶段发展中的小孩,继而发生孩子被“幼稚化”的心理问题。这好比对一个小孩,不管躯体长多大了,还继续给他穿小时的衣服而不合适。可是,衣服是否太小,是很具体的事,容易被大人发觉,而去做调整,但是养育或管教的方式是否配合着心理的发展,是抽象的事情,就不容易看得出,也比较易于被忽略。再加上有些养育者自己的心理潜意识地希望孩子长年幼小,不喜欢孩子长大,或者只会执行“养育”幼小孩子的功能,而不习惯(或不会)对待及管教年岁比较大的小孩,以致产生这种孩子幼稚化的问题。

 

保护或宠爱孩子的趋向,还与社会的习惯与态度有关,也跟许多客观的因素有关系。一般来说,东方社会里,比较喜爱孩子,注重孩子,也就相对的比较容易娇惯孩子。在家庭计划影响下,独生孩子也就更容易面对被娇惯的可能性。假如是由祖父母等年岁较大的养育者来带孩子的话,随着老年人的心理,也容易倾向只会过分保护而遗忘管教的情况。有时再加上,老人家跟孩子父母间有某种情绪与关系上的矛盾时,常会发生对孩子竞争宠爱的趋向,而忽略了什么是对孩子好的养育,忘掉孩子发展上所需要的是什么。

 

不管是何种因素而发生,孩子在早期被幼稚化以后,到了下个发展阶段,就会出现不配合发展要求的问题。特别是面临要离开家庭而去上幼儿园或小学时,就不容易适应群体的生活,社会化的要求及跟父母以外的权威者接触来往的课题。这时所发生的适应困难,可以从各种方式而呈现。譬如,躯体的不适,虑病倾向的出现,心情上的恐惧或忧郁,拒绝上学,或跟同辈朋友相处不好的行为问题等等。可是,不管是何种现象,都是根源于心理上的幼稚、缺乏成熟的问题,终于无法适应外在的环境。

 

案例总结:即先去处理当前所遭遇的困难;然后去改善发展幼稚的问题。对于后者,要以比较长久的时间去进行纠正的工作,不能急着改善整个发展的程序。否则就会产生拔苗助长的结果。当然要去注意是什么因素把小孩幼稚化,应去处理养育者的心理因素。

 

——————————————————————————————————————————————————————————————————————————————————————————————————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的增加,社会心理问题不断的凸显,使许多人感到困惑和迷茫,然而人们不知道如何调整心态,走出困惑,“厦门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为您提供丰富、全方面的心理健康知识,伴您和家人健康、幸福快乐的成长!

 

◇咨询范围:两性关系、婚姻辅导、情感危机、情感困惑、婚外恋、婚外情、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失眠症、强迫症、疑病症、神经衰弱、早恋、网瘾、躁狂症、学生厌学、考试焦虑、叛逆心理、亲子关系、烦躁易怒、情绪失控、自卑心理、人际关系、社交障碍、职场压力、职业规划、职业倦怠、家庭心理辅导等。

 

◇治疗技术:精神分析、认知疗法、家庭治疗、行为疗法、催眠疗法、箱庭疗法、危机干预、想象性系统脱敏、意象对话、空椅治疗等。

 

 

 

 

 

咨询热线:0592—5515516

课程电话:15305020431

官方网站:http://www.xmxljg.com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fjxlzx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xmxlys

企业微博: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厦门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尊重您的个人私密,使隐私权得到充分的保障)


☑相关文章

时间 : 2017-05-21
标签 : ,,,,,,,,,,,,,,,,,,,,,,,,,,,,,,,,
分类 : F 青少年心理
评论 : 0条

=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