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应激障碍与心理行为问题(上篇)

1

儿童对应激的反应方式

 

要讨论儿童的心理或行为问题之前,首先要认识的一个基本观念是,儿童如何表现对应激的反应,跟成人有何差异等问题。由于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其心理结构尚未成熟稳定,对应激的反应有其特点。

 

心与身的区别不分明虽然心情与躯体的反应是并行的现象,但是精神活动比较发达的成人能大致上把他们两者分别叙述。如:心里紧张与头疼;心情不好与胃口不佳;生气与心跳、发抖等等,可就两方面的表现进行叙述。可是年纪小的,就尚未有明显的划分,也不懂得如此区别说明。通常只会提到躯体的不适,如头痛,肚子疼,或不想吃饭等,顶多只能观察到脸色不好,表情不佳等间接性的症象;难于期待儿童自己向父母或医护人员描述心情忧郁、担心、紧张或嫉妒等比较复杂的情绪方面的问题。

 

缺少特别性而呈现普遍性反应成人们心情忧郁时,会呈现与忧郁有关的系统性症候,如情绪低落、胃口不好、兴趣降低、变得悲观等与忧郁有关的特殊而连带性的症候群。假如受了惊吓,就表现恐慌的心情、心跳、手脚无力、夜晚睡不好、做噩梦的连带性症候。可是对年幼的儿童来说,就没如此,常表现普遍性的、非特殊性的心身反应。除了心情感觉不好的描述以外,可能表现不想吃饭,睡不好觉的情况,但难于判断是害怕、紧张、或忧郁的状态。单就以恐惧来说,被黑色的兔子咬了一口而受到惊吓的幼儿,不但对黑 色的兔子害怕,连黑色的羊、猫或狗都害怕,甚至连黑色的 衣服都不肯穿,也怕穿黑衣服的生人等等,把恐惧的对象普 遍化,广泛化,难于追寻原来让他恐惧的对象是什么。

 

缺乏主动叙述心身不适的能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年幼的小孩,即使心身不适,也不会、也不懂得向周围人申述自己的不舒服,完全要靠父母、养护人员或医护人员的注意与发觉。特别是年纪越小的孩子,越是如此,要靠外人的观察与发觉。

 

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判断

 

在谈论常见的、一般性的、轻微的儿童心理困难或行为问题之前,我们还应该先澄清一下正常与病态儿童的心理与行为如何区别。从成人精神医学立场来说,正常与病态,可依循四种方式与准绳来做判断,即:功能上的失效,专业上的定义,统计上的偏差,社会上的见解。但对于儿童,还得加上一项很重要的准绳,即:发展上的评定。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逐项说明:发展上的评定所谓发展上的评定,就是依儿童通常心身发展的情况与准绳而做为参考和判断,看看是否有明显且严重的偏差。如逾过周岁的幼儿,大部分已经能自行走动,但是假如还不会走路,便是有异;到了四岁的儿童,九成以上已经学会自己刷牙,因此,还不会自己洗脸刷牙的孩子,不是被宠坏而幼稚,便是成熟与发展上有问题。又如两岁前已经学会控制小便的小孩,到了五岁后,又开始夜尿,乃是发展上的退化,是不正常的现的小孩,就开始迷恋异性,那是早熟的现象。对于孩子来 说,其心理与行为总要跟其年岁及发展阶段来评定,才能知 道是否适当与寻常。

 

功能上的障碍或失效假如一个小孩,看到自己的娃娃 被打破了,而哭泣一下,是普通的情绪反应;但是假如因母 亲不见了,伤心难过,哭上好几天,甚至气喘发作,不肯吃饭,即使吃了,也常拉肚子,不能好好睡觉,常惊醒大叫,显著影响其生活的功能,乃被认为是介入病态的情绪反应。由个体所呈现的反应来观察并评判是否失去生理或心理上的功能,是否影响其普通生活方式,因此可作为判断正常与病 态的准绳。

 

专业上的判断与定义有些儿童的心理或行为,从医学或心理学上的知识来判断,是属于病态的情况,也是判断违常的根据。譬如,小孩总是朝墙壁磕头,磕得头皮都肿了,甚至破了,还继续磕;或拼命去揪自己的头发,揪得快秃头了,也不停,乃可被定义为病态的行为。自己总跟自己讲话,不理四周的人,有自闭性的行为,根据专业的知识,也可判断患有精神上的毛病。

 

统计上的偏差统计上的偏差是根据一般群体的情形与资料,依统计的观念来做判断。譬如,体重跟同年龄的孩子相比,过轻或过重,可判断是营养不良或患肥胖症;其注意力维持得长久与否,动作是否过多等等,可推测是否患了多动症等毛病。智能上的高低,就是依照这个原理来推算的。

 

社会上的见解与认定有时小孩的行为,要依社会的价值观念与准绳来判断。譬如,七岁已经上小学的学童拿别人的东西,说谎,是否是严重的行为毛病,要参考当地社会的情况、习俗与态度而做判断,常可随社会的习惯与看法而判断行为的轻重差别。在教室上课时,是否能集中精神上课,是否能安静的坐着做功课,都要依靠社会习惯上的要求与判 断,什么是学生安静坐着,判断是否过分乱动。又穿着是否适当,是否干净讲究卫生等,也常要看社会的水准与要求如 何才能评判。

 

总之,儿童的心理与行为是否寻常与变异、是否有毛 病,要依上述五种方式及准绳作综合性的评判。年岁幼小时,特别要考虑成长的因素;假如是特异的行为,要靠专业 知识的判断;而社会性的举止行为,特别要受社会判断因素的影响。

 

常见的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

 

由于年幼的幼儿、儿童或少年不会申述情绪的不好,只好常依靠所表现的行为来判断是否遭遇了心情的困难。这种广义的行为上表现的障碍跟所谓狭义的行为问题,常不能清楚的划分。通常要看所表现的行为障碍是属于情绪反应的一 部分;或者是属于重复性的、影响社会公益行为的问题而做 大略的区别。一般来说,受情绪因素而发生的行为上的表现跟属于行为问题的毛病,常是一个系统的延续与变迁,是谱 带上的轻重变化,时时要考虑年岁的因素、行为发生的动机、以及行为的内容才能做出综合性的判断。

 

害怕上幼稚园、拒绝上学与逃学

 

幼儿不肯离家上育幼所、儿童不愿上幼稚园、学童不愿上学校,可统称为拒绝上学或称害怕学校等。虽然 儿童的年岁不同,所要上的公众场所或机构有所不同,但却有相似的心理因素,可合并讨论。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小孩心理不稳定,对离开自己的父母有所不安,呈现所谓的分离焦虑”。特别是小时更 换过养育者,曾受过与养育者分离的心理创伤,或者曾被养 育者娇惯,很少离开父母,缺乏社会化的习惯,不习惯与外 界人接触时,便会发生这种害怕育幼所、幼稚园、学校的心 理现象。这种情形发生时,最好逐步练习社会化,让小孩按 进度习惯于外面的环境,如先由父母陪伴一段时间,然后再 慢慢脱离,犹如断奶似的,要逐步断绝依赖关系。

 

有时,小孩不愿上育幼所、幼稚园或学校等公众机构, 是由于在此地曾受过心理上的应激,被别的小孩欺负,被养 育员或老师训骂,或不友善地对待,因此害怕而不肯去。这 时,做父母的要跟养育员或老师共同研究,想法弥补且除去 其害怕的因素,并希望赶紧与别的小孩及养育员建立好的关 系,增加上幼稚园或学校的兴趣。对于年纪较大的小孩,可 使用奖赏办法,假如每天好好上幼稚园或学校,当天回家就 给小孩所希望的嘉奖,以便鼓励继续上幼稚园或学校。

 

当小孩害怕上育幼所或幼稚园而初次离家时,作父母的 心里一定很难受。大部分的父母不知如何反应,到底是多保 护一下小心肝呢?还是把心一横,让小孩自己去经历此重要 关头呢?这的确是微妙的判断,要看小孩的反应方式,是否 哭泣得很厉害、极端害怕或只是哭哭看看,换取父母的关 心,也许父母一走,也就停止哭泣,马上跟大家玩起来等 等。因此,要跟养育员联系,通过观察反应程度再作判断。

 

不用说,从平时的养育里,就注意让小孩能跟父母逐渐 分离,跟别的小孩一起来往,养成社会化的经验与习惯是很重要的。不要等到重要关头发生困难了,再花费精力去适应与应付。

 

有时候,有些小孩拒绝上幼稚园或学校,乃是有特殊的恐惧心理,如害怕自己的父母会在家吵架、离婚,或自杀、 死亡,乃不肯上幼稚园或学校,要待在家里,防止意外发 生。这偶尔发生在常闹夫妻关系的家庭里,有背景可推测其焦虑心理的发生理由。其处理方式还得改善父母的夫妻关系,减除小孩的担忧根源。否则勉强孩子上幼稚园或学校, 只是治标而没治本。

 

有时已上学一段时期的学童,突然不上学校,离开学校 到外面,发生逃学的行为。有时是单独的行为,有时是约伴逃课。逃学与害怕上学有点不同的性质。逃学的理由,除了没做好功课,怕上学被老师骂,或者跟同学打架,怕又碰到同学,被欺负、找算帐,而不敢去学校之外,大部分的小孩是因感到上学无聊,而逃学到外面,去寻找好玩且刺激的事情去干。有时是被同学或朋友所约,到外面去一起冒险、游乐,甚至是偷拿东西等等,可说是行为问题的开始。

 

不管是害怕上学或逃学,其主要的处理方法为,尽早了解其心理因素,着手解决,并赶紧要小孩回到学校,以免因越拖久而越不敢回去的后果;或想到功课已经脱节,怕老师骂、同学笑,而越不敢回校。所以其处理的要诀,乃是尽快 处理、解决。

 

不敢说实话与说谎

 

跟成人不一样的是小孩有时候会说谎,也就是说,说些与事实不符合的话或回答与事实不符合的问题。特别是四、五岁左右的儿童,偶尔有这些现象。譬如,家里摆在抽屉里的一些零用钱不见了,问小明是不是他拿的,却回答说不是;明明是小华一人在家时,把花瓶打破了,问了他,却回答说不知道。这种说谎的情形,在儿童阶段出现的较多。其理由乃因到了这个阶段,语言的能力渐强,知道可善用语言来处理面对的应激。再者,已经懂得事情的各种后果会怎样:假如小明可以预料到,如果照实说是他拿家里零钱 去买东西吃了,是会挨父母的处罚;假如小华说是追猫游戏时,把爸爸喜爱的花瓶打破了,恐怕会惹父亲大发脾气,还不如说不知道较好。可是四、五岁的儿童,还没有强烈的善恶、是非之心(所谓“超我”之功能尚未成熟),对于不据实而说的话,不觉得有那么严重。

 

换句话说,四、五岁的儿童,在说谎时,是出于自我的防卫性质为多,并不像成人所认为的,是存心欺诈,是想占便宜,而事实上却只是想免屁股挨打、被训骂、罚站等而所采取的防御措施。因此,做父母的,或是养育人员,不要以成人的眼光来判断孩子之说谎行为,并作过分反应。反而宜检讨自己,是否对孩子管教过严,让孩子害怕大人,而需使用说谎的方式来保卫自己。除非是智能不足,或患有脑症的病人,其精神发育幼稚,没达到学童的水准否则到了六、七岁以上的一般学童,其心理状况已较成熟,对是非之理更清楚,这时已不应有常说谎的习惯。若仍有此现象,乃属于行为问题的开始,要以不同的形式处理。做父母的,要好好解释说谎是不好的习惯,并适当的给予处罚,以便停止说谎的习惯。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官方网站:心理健康 ◆ http://www.xmxljg.com

专家督导:心理辅导 ◆ http://weibo.com/fjxlzx/

企业微博:心理词典 ◆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心理课堂 ◆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权威心理督导:国家级心理治疗师/中国心理学教授郭潇赢

厦门心理咨询(尊重您的个人私密,使隐私权得到充分的保障)

文章引用图片均来自网络,若侵犯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时间 : 2016-11-26
标签 : ,,,,,,,,,,,,,,,,,,,,,,,,,,,,,,,,,,,,,,,
分类 : F 青少年心理,H 考试压力
评论 : 0条

= 13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