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儿童心理咨询:不要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不要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昨天小宝正在和一个小朋友玩的开心,那个小朋友的妈妈过来找他,说到了他上语言班的时间,所以不能玩,要准备去上课了。小朋友的嘴巴撅得高高的,各种的不情愿。可是他妈妈却强调说,当初是小朋友自己要报的名,所以必须要学完,没得商量。最后,小朋友抹着两把眼泪,被妈妈拽走了。最近还真是,小宝身边的好多同龄小朋友,都差不多报了各种的兴趣班和艺术班,在这样一个假期里,和家长匆匆奔波在不同的兴趣班。我看小朋友们的神情,虽说不上疲惫,但也称不上开心。其实估计都差不多,孩子一时的兴起,选择了某项兴趣特长班,然后家长报了名交了费,之后当兴趣点从最初的高点降到低谷之后,就是漫长的斗智斗勇过程。孩子百般抵抗,家长努力坚持。其实吧,在宝宝还小的时候,有些科目真的没有必要勉强孩子去学,该玩耍的时候痛痛快快的玩耍,只要方法得当,也是一种学习。这种学习,是课本上无法得到的。比如习惯养成、比如交往技能,比如观察能力等等……
过早学数学,实际意义不大
孩子到5岁以后才能形成抽象的数字概念。虽然有许多家长从孩子三四岁开始就教孩子算数,有些孩子也能很快说出答数,但这不是孩子真正掌握了数学知识。一般来说,3岁前的孩子对数已有笼统的感知,他们能区分明显的多和少;3—5岁的孩子在点数实物后能说出总数,并能按成人说出的数取相应数量的物体;5岁以后的幼儿才能认识到数不因实物的变化而改变,形成了数的“守恒”。心理学实验证明:只有到5岁之后,孩子才能脱离实物的支持,进行小数目的加减运算,并学会100以内的数数。一旦孩子发展到了这个阶段,孩子对数和理解与运算就会变得简单,并且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所以,想要给孩子报名学习珠心算、手脑算之类科目的家长,不妨等到孩子到了水到渠成的年龄,再做最适当的决定。而在幼儿时期,可以尝试让孩子拥有数学思维能力。
厦门儿童心理咨询:
过早学习写字,弊大于利
中国字的横平竖直,美观大方,但是过早的让孩子写字,却会影响到孩子想象力的发展,甚至会影响他的学习兴趣。3岁以前的孩子,不仅无法理解写字的意义,而且整个身体尚处于发育阶段,父母在这个阶段盲目地要求孩子学习写字,很容易给孩子的身体带来消极的影响,甚至给孩子造成畸形的发育,而这些后果确实无法更改的。学龄前,是培养孩子学习认字写字的关键时期,父母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有趣的字帖,让孩子从认字开始,逐渐培养孩子的写字兴趣,调整孩子的写字姿势。有些家长让孩子过早写字,或者在幼儿阶段不是让孩子自然而然地识字,而是通过集中学习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孩子一下子都把字记住了、认识了。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孩子虽然表面上认识了许多字,但对孩子的发展是不利的,会让孩子的认知过早符号化,会影响孩子想象力的发展,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
过早的学习知识,降低孩子的可塑性
孩子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而每一种可能性,都会因为种种原因变成现实或者流于过往。出生前,孩子大脑中神经元的数量远多于大脑实际需要的数量。出生后,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接受到的外部刺激越来越多,其神经元的联结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增长,这时孩子拥有的神经元和神经联结数量远多于成人。如果孩子过早或单纯地学习知识,孩子的可塑性就会大大降低。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德国生物学家托马斯·苏德霍夫曾说过:“不要把孩子训练成机器,年轻的孩子有很多发展方向,不要让孩子做一件事情而定性。”另外,随着孩子大脑的发展,左、右两半球的功能开始出现分化,分别控制不同的功能,并以不同的方式处理信息,所控制的身体区域也不同。大脑的左半球控制着身体的右侧,包括语言、逻辑、细节、理性等功能。大脑的右半球则控制着身体的左侧,包括空间、音乐、艺术等功能。过早与单纯的知识学习让孩子的左脑得到发展,右脑却不能很好地发展。左右脑平衡发展才能促进孩子均衡与全面的发展。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孩子小小年龄就参加很多的辅导班,兴趣班,早教班等等…..父母望子成龙的心可以理解,但所谓欲速则不达;最好还是让孩子在适合的年龄做适合的事情才好啊!
文转自:沫沫的静好岁月的博客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15305020431
厦门心理咨询-官网: http://www.xmxljg.com
机构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北路世纪海湾巴黎楼19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