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心理医生咨询:家长如何洞察孩子举止行为

121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家长如何洞察孩子举止行为

 

前段时间,我家小宝参加了幼儿园举行的一个4天3夜的郊外锻炼活动。这是他第一次离开我的怀抱,也是第一次独自离开家这么长时间;其实,与他同行的孩子们也是如此吧,孩子的具体表现无从得知,但是家长的群里充满了作为家长身不由己的各种焦虑、担忧:不知道孩子会不会及时添加衣服?不知道孩子能不能正常大小便?不知道孩子的身体受不受得了?不知道孩子的饮食是否能够像家中那般精细?不知道孩子的睡眠质量如何,会不会哭着找妈妈?……其实,对比于孩子自身的吃喝玩耍,我更为担心的是,孩子第一次参与这样的团队行动,在整个团体里,能否快速适应,能否积极融入,能否游刃有余?是的,孩子在一个陌生的团队里,身体的安全和健康,是很容易看得到,也很容易被老师照顾的到;但是孩子的心理安全感和健康,却是最为脆弱的,也是最容易被成人所忽略的。很多人以为孩子只要吃得好、睡得好、精神好就没有问题,其实,老师能够展现给家长的,大多是片刻的场景,体现出的是孩子片刻的状态。至于他在这个活动中,是否有所得,是否真正的快乐,若非是全程陪伴,就只有通过和老师的深度沟通,以及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作为家长才能真正了解一二。

 

我之所以特别担心小宝在团队里的状态,是受到了闺蜜的一个朋友所影响。现在她家的孩子正处在提及“幼儿园”三个字,就会特别的排斥,不但百般抵抗去幼儿园,还会出现一些精神紧张的状态。这位朋友很是苦恼。先从孩子身上检查,担心孩子受到了类似“体罚”之类的不公允待遇;但是孩子的身体并未受到任何异常的现象;和老师私下沟通,老师也一口否认孩子在班里出现任何异样,几位老师也从不会对孩子有任何体罚的情况,甚至连“正言厉色”都不曾有过;又联系了幼儿园,看了两天的监控,也的确没有发现老师有丝毫的不当之举……但是孩子就是不愿意去幼儿园,在家里玩的好好地,提及幼儿园,立即就会哭泣;但是问及具体,孩子却又说不出来什么,就是不要去幼儿园罢了。后来,闺蜜就组了个局,约着我们几个都带着孩子一起小聚,想着孩子们相互带动一下,是否能够对不愿意去幼儿园的孩子有所影响。但是几个孩子在一起之后,我就很明显的看出,这个孩子的“不合群”。他几乎是本能的拒绝着另外几个孩子的各种邀请,比如一起玩游戏,比如一起追逐打闹,比如一起看书阅读听故事……一旦和孩子们在一起,他就会呈现出比较紧张的状态,但是一个人的时候,就比较平静,而且自娱自乐也是自得其乐。我建议这位朋友再看一下监控,不用重点看老师对孩子怎么样,而要看孩子在班里和其他小朋友的状态怎么样。

 

这位朋友直接调出了手机上保存的视频,我们几个凑在一起看了一会儿,就发现这个孩子在班里一直都是独自一人的,没有和其他小朋友有在一起玩的任何迹象,不管是室内活动,还是户外游戏。这位朋友解释说,自家孩子打小就比较“内向”,一般都是自己玩;而且小的时候跟着爷爷奶奶,老人家身体不好,也不愿意外出,所以孩子多是在家里自己看电视、玩玩具;所以从开始上幼儿园,她就不断地和老师沟通孩子的“内向”问题。所以,孩子常常独自一个人,也不算什么大碍吧!没有人能够真正的鹤立独行,真正的喜欢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生活;因为我们都需要社会的认可感、亲人朋友的认可感,并且从这些认可感中,寻找到自身的价值。孩子更是如此啊!他在班级里没有朋友,没有人和他一起玩,他对于大家来说就是“小透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他无法融入;孩子们一起看书阅读,他无法融入;孩子们相互交流、互相帮助,他无法融入……孩子对这个班级完全没有归属感,也无法真正的融入到集体中去;那么,时间久了,他自然而然会拒绝去幼儿园,拒绝去那么没有认可度的地方。何况,他的不合群,会导致其他孩子认为这是他的奇怪之处,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这个孩子很有可能会被其他孩子们自然而然的排斥、拒绝。所谓的“冷暴力”,也不过如此吧!只不过,这种“冷暴力”,是因为孩子自身的行为举止,而引发了别人的一种行为,有苦说不出啊!同样作为家长,千万别把孩子的“内向”挂到嘴边,认为孩子的不合群就是“内向”的性格所致,并且在随时随地为孩子开脱,主动对老师提及,这样只会增加对孩子的不利成长罢了。内向的孩子,会有更为丰富的内心世界;但同样也渴望集体的生活。

 

厦门心理医生咨询:父母应该更好的引导孩子,如何和小朋友交流沟通;也应该和老师增加沟通,请老师在班级里适当的引导孩子们,让孩子们更好的包容、接纳“内向”的孩子。其实,孩子自有自己的与人交往方式;其中“笑”,是最让人无法拒绝的“武器”,不管是对成人,还是对同龄的孩子。不妨引导孩子多笑笑哦!内向的孩子,哪怕不多言,只是多对其他小朋友笑一笑;小朋友们也无需多言,再回馈一下笑容,再多一些热情相邀;家长和老师再适当的助力,孩子就会很快的融入到集体中哦!有了集体感,就有了归属感,上幼儿园,也会成为孩子的一种期盼。不是吗?

 

文转自:沫沫的静好岁月的博客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15305020431

 

厦门心理咨询-官网: http://www.xmxljg.com

 

机构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北路世纪海湾巴黎楼1901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1-11-29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8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