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对我们的重要性-厦门比较靠谱心理咨询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
最近热播的《三十而已》,剧中主要讲了三个在上海,三十岁的女人的生活。故事描述的很真实,应该很多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吧。三十岁,没有了二十岁的洒脱肆意,还未到四十岁的云淡风轻,这是一个徘徊不定的年纪。三十岁,徘徊在是否要结婚,是否要生孩子,是否要继续保持单身的不固定状态中,走进婚姻的围城是否要离婚,等等。剧中的钟晓芹就是一个在三十岁,因为婚姻无趣,婚后发现老公完全不是自己希望的样子,而下定决心离了婚的女人。她爱人陈屿喜欢养鱼,晓芹喜欢养猫。两人虽然结婚了,却过着各自的生活,各自忙各自的工作,见面说不上两句话。陈屿不喜欢猫,却买了很多招财猫。陈屿木讷,不爱说话;晓芹活泼可爱,希望两人有多点的交流。晓芹抱怨陈屿无趣,陈屿说晓芹无理取闹。陈屿曾对晓芹说:“就是生活中的那些鸡零狗碎,让生活没了意思。”从前的晓芹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走出婚姻后,她才看清了,是陈屿一直在为她扛下那些生活中的“鸡零狗碎”。曾经顾佳对钟晓芹说:“人要先独立,后爱人。”离婚后的晓芹说:“当初不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离了婚,所有的事情都要靠自己,才体会到陈屿对我的好。才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从前的陈屿也是浪漫的、贴心的,后来的陈屿却变成了一个面瘫、嘴笨、没情趣的男人。我们习惯性地责怪他为什么没有了从前的温柔,却从未问过他,到底是什么让他失去了对生活的温柔。这正如,一个妻子日日在家里打理生活琐事,被家务缠身,她一直为这个家默默地付出着。偶尔,妻子也想和老公分享一点什么,但他却不耐烦地责问妻子:“整天和我说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有意思吗?”你知道吗?你认为的,那些没意思的鸡毛蒜皮,是她每天在经历的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像陈屿与晓芹婚姻里的鸡零狗碎,都是陈屿一个人默默担着,这个媳妇,终是被他养成了闺女。
吸尘器
晓芹从来没有打开家里的吸尘器看过,她也从来没有觉得里面的脏东西可能装满了,需要清一清了。为什么吸尘器永远装不满?
遥控器
家里的各种遥控器,晓芹从来没换过电池,只要她拿在手里,必然是有电的。
工资卡
一开始,很多人吐槽晓陈屿让老婆的工资打到自己卡里,认为他控制欲太强。直到晓芹说:“你说,哪个女生每个月把工资打到老公卡里呀,其实我就是懒,我懒得管。”
牙膏
为了让晓芹方便挤牙膏,陈屿在自己用完牙膏后,总是会把底部的牙膏都集中到顶部。
猫毛
晓芹爱养猫,但收拾猫毛的却是陈屿。还有那些堆在水池边的碗、进门乱踢的鞋、找不到的钥匙……晓芹不愿管的小事,都推给了陈屿,而陈屿也默默接下了。但,谁也不知道,哪一件鸡毛蒜皮、鸡零狗碎会成为压倒陈屿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些年,晓芹把陈屿的付出漠视成理所应当,离婚后,当晓芹独自经历了那些琐琐碎碎,她才发现自己一直看不到陈屿的好,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不懂事。我们呀,都应该学会先独立,后爱人。因为,一个人仅仅有爱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得有感受爱的能力,而此前,你得先独立。正如亦舒在《我的前半生》中写道:先自沉稳,而后爱人。我常听到来访问次数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他/她到底是不是真的爱我?”我想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无论你感受到被爱或是不被爱时,其实选择权一直都在你身上。当你自身的能量越高,你感受到爱的能力就越强。反之,你能量越低,即使你周围的人都在关心你,帮助你,你可能都依然感受不到爱。同样的人给我关心,但是当我的心境不同时,感受会截然不同,和那个人或别人做的事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几乎每个人身边都有一对在相爱相杀的恋人,轰轰烈烈肝肠寸断,上一秒变成生死仇人,下一秒又和好如初,然后隔个十天半月就再来一轮。旁边的人看得都累了,但就是要这样恩怨纠葛的过下去,仿佛不这样,就不是爱情,就不够全力以赴!其实把亲密关系搞成这样,哪里是爱情,不过是小我自我怀疑和自我证明的分裂游戏而已,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渴望被无条件的爱。无论我贫穷或富有,无论我老了或丑了,健康或疾病…不因为我拥有什么,或者我的成就而只是因为我的存在本身,都有个人可以一如既往爱我。被爱是人类心底最深的渴望,但当我们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时,我们会用一些方式去换取爱。我做过的婚姻咨询个案中,有很多典型的夫妻模式,丈夫非常努力的工作赚钱,不断的给自己定更高的事业目标,每天都压力很大的工作,回到家已经累的不想动了。妻子想跟丈夫说说话,丈夫都提不起劲,妻子感受不到爱,跟丈夫抱怨,而丈夫感觉到的非常的委屈和愤怒,“我他妈的这么辛苦在外面累的跟狗一样,还装孙子,这都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你,为了咱们这个家,你竟然还觉得我不爱你,付出的不够!”而妻子更委屈,我不需要你赚那么多钱,我只想你多陪陪我。但丈夫是听不到这些的,他已经变成强迫性重复了,无法停止努力赚钱的节奏,因为在潜意识里,他会认为,那就是我可以获得爱的有效筹码,如果我停下来,不去赚钱,我就什么都不是了。
到了这种时候,出轨或离婚的发生就再正常不过了。关系里的两个人都觉得为这段关系付出很多,牺牲很多,但却只是越来越疲惫,没有感受到爱的滋养。爱不是努力换来的,一旦开始去努力取悦讨好对方而压抑牺牲自己,爱就消失了。在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司法定罪系统,无罪原则或有罪原则。解释一下,无罪原则就是当抓到犯罪嫌疑人时,先假设对方是无罪的,那么原告方需要举证证明对方有罪,没有充分合理的证据证明对方有罪,就无罪释放。那么有罪原则就是假设犯罪嫌疑人有罪,嫌疑人必须自己找出证据证明自己无罪,你找不到充分合理的证据证明自己无罪,就认定你是有罪的。在关系中你的假设前提是什么呢?是假设自己值得被爱还是不值得被爱原则?可是在关系中,原告被告都是你自己,你相信什么就会在哪里找证据。多少男人穷的时候觉得没人爱我是因为我太穷了,结果奋斗拼搏赚到了钱,终于有人爱了,心里又犯嘀咕了,她到底是爱我的人还是爱我的钱,这是一个无法相信爱,试图找到反证来自我实现的伪命题。无论在别人眼里自己看起来是什么样子一点儿都不重要,终究我们是如何看待我们自己,才决定了你可以感受到多少爱。
厦门比较靠谱心理咨询:如果感受爱的能力没有建立起来,对方给出多少意义都不大,因为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最大限度在给出爱,重要的是你相信自己被爱的能力有多强。你见过小宝宝吗?TA从不觉得自己需要变成某个样子来获取爱,TA只是做自己,全然的相信每个人都爱她,如果你把小婴儿抛到空中,他们会咯咯的笑起来,他们相信自己是被爱的。所以没有人会拒绝宝宝,每个人都喜欢小婴儿,喜欢靠近他们。成年人的世界当然更复杂,我们有机会体验的东西更多,所以成功没什么不好,学识,美丽……这些东西就和钱一样,本身没有问题,但你需要学习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让这些东西为自己服务,而不是让自己为这些东西所累。如果你始终没有学会如何感知爱相信爱,你只会更没安全感,然后会把那些筹码抓的更紧,结果本来真正的你比你的筹码要有魅力一千倍,你都没机会看到。在这些不同体验中观察自己,突破自己的边界,探索自己的天赋和局限。对自己充满好奇,让你的每一个选择,所做的一切都为自己服务而不是去迎合他人。然后你会发现,爱从来就是不需要努力争取的东西。
文转自:洛阳心理师蒋庆伟的博客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厦门心理咨询电话: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15305020431
厦门心理咨询-官网: http://www.xmxljg.com
机构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北路世纪海湾巴黎楼19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