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第一杯奶茶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秋天第一杯奶茶
这两天,很多人都被“秋天第一杯奶茶”的梗刷屏了。朋友圈里都在晒图,说什么秋天里的第一杯奶茶。不知道情况的我还以为是是发生了什么大情况。于是 2G冲浪的我赶紧去了解了一下信息。了解之后才知道,原来“秋天里的第一杯奶茶”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在冷冷的秋天,在意你的人,会主动发给你52元的奶茶钱,让你感受到秋天的第一份温暖。”
这不就是秀恩爱的吗?
不过最近也不是520,也不是521,也没有情人节,这突然间的秀恩爱是给单身狗的暴击啊。作为一个趣味性的玩梗,情侣和朋友之间可以借此互相打打趣也挺不错。毕竟,适当的仪式感有时候可以给枯燥的生活增添一些色彩。但随着网友们的跟风晒图与热搜持续不下,让着原本有些甜的梗显得有些用力过猛,以至于适得其反。
从“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看从众心理
我并不反感“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这样的话题,毕竟谁不喜欢喝奶茶呢,不管是自己买的还是被人送的,甜品会使人开心,但这种资本主义利用从众行为创造节日,引导消费,割韭菜的行为让人看着着实不舒服。
首先可能需要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从众现象?
从众现象是普遍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是社会影响的一种主要形式。所谓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从众行为的本质是个体受到某种社会影响作用之后,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行为反应。在日常生活中,参照群体、群体规范与群体压力是广泛存在的,个体在受到群体的暗示或提示时,会被引导去从事群体要求或期待的行为或对情景做出一定的反应。这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自我调节,适应社会环境的一种普遍的心理机制。
咳咳,言归正传
就像这次的秋天的奶茶的事件,原本可能是某些情侣的秀恩爱,但是在影响范围不断扩大之后,那些原本没有想过要送奶茶的,为了让自己跟随“潮流”,而做出和大多数人一样的行为反应,给女友送奶茶,或者是跟男友要奶茶。这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从众,为了顺应所谓的“潮流”。
阿希实验——从众行为的产生过程
1856年,社会心理学家,阿希做了一个关于群体压力下从众现象的经典实验。真实的反应了从众行为的产生过程。实验过程:参加实验的被试被分为7人一小组,告知他们参加一个知觉判断实验,实验的目的并没有告知被试。通过专门的分组,这7个人当中,只有编号为6的被试是真被试,其他6人都是研究者请来的的助手。小组成员坐下后,实验正式开始,实验者依次呈现50套两张一组的卡片。每一组的两张卡片中,一张上面画有一条直线,称为标准直线,另一张上面有三条直线,其中一条同标准直线一样长。实验者要求被试按照各自编号依次回答,选择出与第一张图片上标准直线一样长的那条线,并把这条线段的编号告知实验者。选择开始后,在最先开始的两组卡片的选择中,每个小组成员都按照真实的情况作答,使得作为第6号的真被试,开始觉得直觉判断很容易很快,在第三组卡片的比较开始后,实验助手们就开始故意给出错误的判断,6号真被试在这个过程中总是先听完大家的判断才能进行自我的判断,真被试听着这些判断困惑越来越大,当面选择的时候就必须抉择,是相信自己的判断,还是跟随大家一起做错误的判断的两难问题。实验结果证明:个体单独判断使正确率可以高达99%,但是跟随小组判断时,由于从众情形的影响,判断准确性大大降低。跟随大家一起做出错误判断的总比率达到全部反应的37%。75%的被试至少有过一次从众的行为,和大家一起做出错误的判断。
真从众or权宜从众?
就像这次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的,可能刚开始的时候,是真的有男朋友想真心实意的为另一半送上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来表达爱意。他们的从众是因为他们想到了,并且认同这个梗的存在。可以说是表里如一,心服口服,他们可能还会因为这个造梗的人而感谢他,让自己找到如何表达爱意的方法。这是真从众。但也存在权宜从众,内心其实并不认同这种看法,甚至还很讨厌,但是身为男朋友的求生欲很强,你看别人男朋友都给女朋友买了,你不买是不是不够格。为了让女朋友有攀比的资本。由不得自己选择。必须得送,不就是52块钱吗!这是权宜之计。不信你问你的男朋友,看他敢不敢说说自己的真心话。
从众心理与消费行为
近些年来双十一购物节,双十二购物街、618年中大促、317吃货节、722洗护节……类似这样的事情,这两年越来越多。这一方面说明,中国人的购买力的增加,但是另一方面也能看出,利用人类从众行为的心理特点,创造节日,其实很简单。我们不确定这次奶茶事件是否也是商家策划,但这件事反映出了我们的思维,很容易被消费主义影响。但是,把消费等同仪式感,用金钱等同情感质量。这才是最值得警惕的地方。中国有句古话:“枪打出头鸟”,暗喻如果偏离群体,会受到特别打击,这种现象也确实存在,但是三人成虎事多有,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从众行为,让我们有一种哪怕做了错事也法不责众的错觉,但是真正的法律是不会因为人多就不去执行的。所以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在发生从众行为之前,都应该先擦亮自己的双眼。群体做的不一定都是对的,群体都不做的事情也不一定都是错的。就像这次的“秋天里的第一杯奶茶”是事件,说到底,不是不消费,也不是少消费,而是理性消费。资本主义可以为了赚钱割韭菜,但你可以不去被割,或者被割时你是快乐的,总之不要让从众行为影响了你的自由。
文转自:洛阳心理师蒋庆伟的博客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厦门心理咨询电话: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15305020431
厦门心理咨询-官网: http://www.xmxljg.com
机构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北路世纪海湾巴黎楼19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