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塑造孩子的良好行为-厦门心理咨询

134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如何塑造孩子的良好行为?

 

曾经听到一位家长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时期,她发现自己和先生钱包里的钱总是莫名其妙地对不上数,好在没有多费力气,就发现原来是上了小学的女儿自作主张拿走花掉。质问女儿时,女儿爽快地承认是她拿的;再质问为什么“偷”父母的钱,女儿振振有词地说:“都是咱家的钱,凭什么你们能花,我不能花?”这个女孩子说的多好啊,她的道理也很明了:咱们家的钱,我也是咱们家的人,跟你们享有同等的权利。的确,在成年人看来属于“偷钱”的大是大非问题,用孩子的目光来看,就不是那个可怕的性质了。如果爸爸妈妈从此尊重孩子享受家庭资源的权利,给她发放一定数额的零花钱,并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民主地接纳孩子对财权的要求,这个女孩子肯定不会再去“偷”拿父母的钱。她的归属感得到了满足,她确认自己是这个家平等的员,可以正大光明地消费。

 

冬季的一个周末,我突然感染了重感冒,爬不起来。周末没有阿姨帮忙,丈夫自告奋勇要带着两个孩子出去玩儿,让我留在家里休息。Sam拒绝跟爸爸出去,他要留下来照顾妈妈。我躺在客厅沙发上,Sam从卧室找来一床被子盖在我身上,把客厅的窗帘都关上,用他的玩具体温计给我试了试表,又用手摸摸我的额头,然后问我,“妈妈你要我做什么?我打扫卫生吧?”我感动得眼泪差点掉下来:“好儿子,你什么也不用做。”他很有主见地转身走向餐厅:“我去把桌子擦干净。”他把餐桌上早饭的碗盘收拾到厨房里,擦干净桌子,而后给我接了一杯水,捧着杯子小心翼翼地走过来,放在我身边的茶几上。最后他找到自己想玩得玩具,安安静静地坐下来玩儿。幼儿园老师告诉我,Sam经常帮助老师做事情:他不午睡,有时就帮老师拖地板,吃饭的时候他帮助老师给小朋友分发餐具,其他的一些杂务他也乐意帮助老师,甚至还协助老师维持秩序。老师也乐于接受他的帮助,无论他做得是否到位,都予以赞扬和鼓励。

 

上述这些时刻,Sam感觉自己是家庭和幼儿园里至关重要的一名成员,很有使命感,肯定不会调皮捣蛋。我们家的大小计划和决定,都会提前通知Sam,有时还会征求他的意见。无论采纳与否,这种举动已经让他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儿童获得自信的道路往往十分坎坷,被成年人设立了众多阻碍。每每他想对家庭有所贡献的时候,成年人习惯成自然地拒绝他们:“你太小了,你的劲儿不够大,你会把东西摔破的,你不行…”成年人觉得这是好心的劝告,言下之意无非是“等你长大了、有了足够的力气,就能做这些事情了。”但是别忘了,儿童是从体验中来绘制心灵地图的,他们不能从成年人的角度来看待事物,而是从他们自身的需要出发来诠释父母的谢绝:“我不够好。我太小、太慢、太笨、太碍手碍脚。我无法靠有益的行动来获得归属感。”久而久之,他们对群体生活的兴趣发展受到阻碍,通过令父母头痛的不良行为来发泄和解脱内心深处的卑微感。我们都承认,家庭是儿童学习诸多生活技能的地方。博森博士认为有三项因素阻碍儿童的成长,让儿童感觉受挫,灰心丧气:

 

第一,父母拒绝接受孩子现有的表现水平,认为这样轻而易举地接受会妨碍孩子的进步。徐浩渊博士对此曾经发表过以下的议论:应该说,大多数传统习惯的中国父母,认为当面表扬自己的孩子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而且他们认为表扬和夸赞能使得该人变得骄傲起来,从此不思进取。这是很古怪的想法,却如此普遍地深藏在我们的家长和老师的心理。

 

第二,父母把其他表现更加出色的儿童当做典范和标准来跟自己的孩子进行比较和衡量。“你怎么就不能像某某那样…”孩子时时刻刻被提醒着:无论你做什么,都有比你做得更好的。这非但不能鼓励孩子改进自己,反而会让他得出这样的结论:“放弃把,我永远也比不上别人!”

 

第三,父母采用错误的教养手段,剥夺儿童体验自己能力的机会。比如,溺爱、娇惯、拒绝、忽视、数落、挑毛病、缺乏关爱、过度保护、体罚,等等。这些手段让孩子体会不到自己是家庭中受到尊重的重要成员。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父母们之间也展开日趋激烈的竞争,争当“超级”父母,争当“超级”宝宝。他们对孩子有求必应,要什么给什么,以为这样就能保证孩子有一个幸福的童年。这些孩子则产生一个错觉:只有当自己是全家的中心时,才能获得归属感。然而,缺乏爱心、服务热忱、奉献精神以及合作能力的人,无法在社会中生存。溺爱出来的孩子,一旦走出家门,就会感到难以适应外面的世界,他们依然期待所有的人都为自己服务、对自己让步,当现实与他们的习惯冲突时,他们感到处处受威胁,人人跟自己作对。这个时候,他们最容易转向反社会行为,包括犯罪,给自己、家人、环境和他人带来严重危害。

 

心理咨询预约: 0592—5515516

心理健康官网: http://www.xmxljg.com

3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1-03-29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12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