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关系影响孩子健康-厦门心理咨询(下)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父母关系影响孩子健康(下)
家庭内部可能存在一种关系的僵局:太太会抱怨丈夫,试图利用对孩子的治疗来教化丈夫;孩子会左右为难,不得不躲在心理障碍的“围城”中。我的策略是先不让母亲说话,不让她“制造”出太多的麻烦,鼓励孩子讲述自己的问题,并多给父亲说话的机会,让他顺一顺气,讨好他,把他的心理防御减轻一些,让家庭找到一种合力,在治疗师的引领下尝试和谐的互动与交流。
观察家庭关系
我问孩子:“谁想来看心理医生?” 孩子说:“妈妈说我心理有问题!” 我说:“爸爸怎么看?” 孩子说:“不知道!”我问先生:“太太认为孩子有什么问题?” 父亲回答:“害怕上学,有社交恐惧症。” 我问先生:“孩子恐惧的时候,你能看出来吗?” 先生说:“看不出来!”我又问先生:“你猜你的太太是否能看出来?” 先生说:“看不出来!” 太太插嘴说:“每当他不想上学的时候,我就知道他的恐惧症又犯了。”我问先生:“孩子不想上学,有没有别的解释?” 先生说:“老师说他的心思不在学习上。” 这时候,孩子满脸不屑地说:“医生诊断我是社交恐惧症,吃了半年药也没好,记忆力都给吃坏了。”父亲生气地说:“我不相信那些鬼医生,没事也会给你说出些事!”太太马上抢话说:“吃药还是有效的,至少他能睡着觉了,脾气也没有原来那么大。”
调整家庭位置
我接着问先生:“你的太太和孩子坐得很近,离你比较远,你愿意靠太太近一点吗?” 先生说:“太太照顾孩子多一些,我少一些,孩子跟太太亲。”我问孩子:“离妈妈那么近,你的感觉是什么?” 孩子说:“不舒服,想离开一点!” 我对孩子说:“你可以把你的椅子挪一挪。”我问太太:“孩子为什么想离你远一点?” 太太说:“嫌我管得太多!” 我笑着说:“这一点,你不如先生聪明。” 我看到先生脸上有了笑容,于是我让先生坐到太太的位置上去。我问孩子:“现在的感觉是什么?” 孩子回答:“紧张!” 我说:“为什么?” 孩子说:“他不喜欢我!”我问先生:“孩子说他在你面前有些紧张,你怎样做会让孩子不紧张?”先生很茫然。我说:“你和孩子都站起来。”我让孩子在前面,闭上眼,身体向后倾,开始我让父亲从后面搂着他,孩子说很害怕,感觉父亲要摔他!之后我叫父亲用两只手扶在孩子的肩上支撑着他,孩子说感觉好一些。接下来,我让孩子完全放松向后依靠父亲的双手,静静地感觉。一会儿,我问孩子:“现在的感觉是什么?”孩子突然有些哽噎地说:“从来没有这么好,很温暖!”我又问:“如果让妈妈参与进来,你希望她站在什么地方?”孩子犹豫了一下说:“她应该在父亲的后面,撑着父亲……”家庭心理治疗就在不停地换位中进行着,由于换了位,先生知道了太太的苦,太太懂得了先生的难。当他们离开诊室时,太太忽然想起来对我说:“我还没有告诉你孩子的病情呢。”一个月后,在家庭预约复诊的时间里,太太来了一个电话,说孩子已经上学了,社交恐惧症大大减轻,父子关系也渐渐地好起来,孩子不像过去那样让她操心,许多事情也能让孩子自己作决定。家庭内部的关系僵局由此化解。家庭治疗师把倾斜看成是家庭的一种存在方式,分析孩子的问题是在维持还是在破坏这种关系。
如果家庭希望孩子的问题消失,可以问家庭是否愿意先改变倾斜关系,看看在均衡的家庭关系下孩子的问题改不改变,这是一个家庭的选择。是非观念强的心理医生会无意识充当家庭的评判人,批评那个看起来很强、内心实际很苦很累的母亲,使治疗产生很大的阻抗,甚至导致家庭对治疗师的厌恶感。聪明的治疗师会与母亲结盟来寻求母亲的大力协助,把母亲看做协同者而非挡路石。但最糟糕的事莫过于治疗师试图帮助母亲“镇压”孩子,挫败孩子潜意识对关系的反抗,以为错都在孩子。其实,大多数孩子的行为紊乱最初都是指向家庭的,尤其是指向那个与之最亲密的人——母亲。需要孩子有变化,率先要有父母亲的变化,心理治疗的效果才能维持。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