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善待别人与你共情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请善待别人与你共情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体验,往往与真实的或者潜在的身体伤害有关。我们都不愿意有疼痛的经历,但其实,疼痛也是有益的。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疼痛有两个方面的功能。首先,疼痛可以激起人们的注意,以便迅速作出反应。其次,疼痛可以唤起他人的同情和亲社会的行为。因此,评估他人的疼痛强度是社会性动物的一项重要技能。许多研究表明,对他人痛苦的感知和判断与共情能力密切相关。共情能力通常被认为是推动人们做出亲社会行为和利他行为的重要因素。然而,对疼痛的共情也是有代价的。研究证明,人们不善于察觉骗子假装的痛苦,甚至对假疼痛程度的评估要高于真实疼痛。因此,这也引发了一个问题,即有人可能为了自己获得利益而假装痛苦。
幸运的是,之前的研究提示我们,有一些线索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受骗。人们可以通过物理线索(如针、刀等产生痛苦的工具)和社会线索(如面部表情)来对他人的疼痛进行判断,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借助情境中的线索避免对他人的假疼痛产生共情。一些研究者调查了社会线索如何影响儿童对他人疼痛的共情。研究发现,3岁和12岁的儿童可以察觉到他人的疼痛,并根据他人面部表情评估疼痛强度。另一项研究发现,4- 6岁的儿童会利用他人身体线索的暗示来评估他人的疼痛强度。在一项新研究中,研究者想要知道物理线索会不会影响儿童对疼痛的评估。这项研究中,有28位4-5岁的小朋友参与了实验,他们的任务是对人物的痛苦程度进行判断。儿童会进行三种类型的评估任务,第一种类型是无线索图片的评估,这种情况下,他们看到的是一张带有表情的人脸图片(如上图所示);第二种类型是有效线索图片的评估,屏幕上除了表情之外,还有一个能够引发人物痛苦的物理线索(例如,锤子砸到了手上的图片);第三种类型是无效线索图片的评估,儿童看到有表情的人脸和另外一个无法引发痛苦的物理刺激(例如,锤子形状的气球在手上的图片)。
在图片刺激出现的同时,研究人员会向儿童进行图片的解释,例如,“这个人的手被锤子砸了,因此他表现出这样的面部表情。”随后,研究者会让儿童评估图片中人物的疼痛有多剧烈,以及人物表现出来的疼痛是真的还是假的(孩子们可以进行“真实”、“虚假”和“不确定”的评价)。结果发现,孩子们对这三种类型的图片的人物疼痛程度的评估有显著的不同。儿童都认为有效线索图片中人物的痛苦程度比无线索图片和无效线索图片中的更高。在评价人物痛苦的真实程度时,物理线索也起到了一些作用。总体来说,孩子们更倾向于认为图片中人物的疼痛是真实的。在无线索类型的图片中,孩子们更认为人物的疼痛是真实的,或者不能确定真假;在有效线索图片中,孩子们更加相信人物的痛苦是真实的;而在无效线索图片中,孩子们则三种评价都有。
这个实验发现,面部表情还是儿童判断他人的疼痛时最有效的指标,因为当图片中人物表现出痛苦的表情时,儿童倾向于认为他们表现出来的痛苦是真实的。物理线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效的物理线索会提高儿童对他人疼痛强度的评价,而无效的物理线索则会降低。我们还发现,在有效线索条件下,儿童更可能将他人的痛苦视为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而在无效线索条件下则有相反的趋势。实验的结果说明,当儿童仅看到他人痛苦的表情时,还是会认为倾向于相信他的疼痛并产生共情。但是,儿童也并不一定会被欺骗,当小朋友们看到环境中并不能证明疼痛来源的线索时,就可能会怀疑对方疼痛的真实性。儿童可以同时利用物理线索和社会线索来判断他人是不是真的疼痛,所以不要为了获利而对小朋友说谎哦~
共情是我们拥有的一项高级社会能力,因为这项能力我们才得以感受到他人的快乐和悲伤。也正因这个能力,当你处于痛苦时,有人愿意来听你倾诉、给你爱的抱抱,将温暖和善意传递给你。因此,不要辜负他人的这份善意。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