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学习的问题(上)

143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女儿学习的问题(上)

 

《奇葩说》第七季又开始了,老读者们肯定不意外了,我一定会忍不住写写其中一些辩题。上周四陈铭和颜如晶的辩题是,孩子作业多,总要做到深夜,该找老师理论吗?讲真,节目里陈铭的辩论非常精彩,尤其是那段把“巴浦诺夫与狗的理论”来类比我们为什么一学习就犯困,简直太能博得所有人的共鸣了。其实这么引用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不正确的,但辩论打的就是逻辑自洽,反正当时我看的时候也是拍案而起,绝了!果不其然,第二天就热搜了,几乎每个人都觉得,陈铭帮自己发现了现在为什么一学习就困的原因了,哈哈哈。开心完后,我也认真思考了一下这个辩题,毕竟我也是个小学生母亲了,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我选择的答案是,我并不会找老师理论。今天和大家聊聊我的观点。

 

尊重选择

 

小学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孩子未来的发展道路,公立的、私立的、国际部的,甚至像北京还会分“朝阳的、海淀的”,其实本质上就决定了孩子未来学习发展路径。不管是我们的自主选择,还是被选择。只要是做出了选择,我的第一个观点就是,顺势而为,而不是逆势而行。课业压力重,作业很多,讲真,老师会不知道吗?那只不过是老师们比我们更早地看清了,我们所在环境最“合适”的决定是什么。“合适”之所以打引号,就是因为这个“合适”是作为这条发展路径考核KPI的合适,而不一定是对孩子的合适。所以,选择之前看清楚想明白再做决定。但如果已经在这个“环境”里了,而且也无法动弹,那么凭一己之力去理论企图改变“环境”,其实完全没必要。基本上这是很难改变,而且大概率,你会更加糟心。因为你去说了没有用,或者还弄了一鼻子灰,这些心情也许还会变成孩子漫长学业路上,你越想越纠结,越想越难受,甚至还会内疚自己无法给孩子创造“更好”学习环境的根源。养娃这件事,我始终觉得,父母心态好了,大事都能化了;父母心态塌了,小事都能压垮。

 

 

透过现象问“本心”

 

那肯定有朋友会说,也许不是环境就这样,就是我孩子个体这样呢?如果是这样,就更没必要找老师理论啦,我倒是建议先和自己理论一下。透过现象看“本心”,如果前六年,我们都是非常深度、认真地参与到育儿,我相信大家都会有一份觉察。对于一件事看似有相似的反应,但是“本心”却可能截然不同。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而着急?别人家孩子需要做到半夜吗?我家是不是比较“差”啊?这孩子一看就是在“磨洋工”,不盯着就不自觉。我自己一天上班都累死,回家还要陪写作业这么晚,吃不消啊。作业不做成绩不会好,做那么久身体眼睛不会好,怎么办?……上面举例的四个分别对应的是,为人父母的比较、评判、自我、纠结。词用的比较狠,但都有存在的合理性,我也都有过。受“比较”主导的你,其实没有那么在意孩子做作业到半夜,你更加在意的是结果。如果孩子接下来的成绩一直挺好的,也许你还会为此开心,觉得自己孩子自觉性很高,热爱学习。当然,如果万一成绩没那么好,那么你肯定会无比焦虑,因为你觉得“努力没回报”,是你无法接受的。受“评判”主导的你,比较缺乏共情能力,骨子里会认为现在的年纪有啥作业难到要做那么久的。所以你第一反应是觉得,肯定是自己孩子的问题。这样的心态也会经常发生在孩子向你求助或者和他人发生冲突时。受“自我”主导的你,其实是心有余力不足。如果你的上班没那么忙,你完全可以非常耐心地辅导孩子,可是现实情况不允许。受“纠结”主导的你,大概率自己小时候都是标准传统好孩子,你明白作业多是为了成绩,但也关心孩子的身体。

 

 

心理咨询预约:0592—5515516

心理健康官网:http://www.xmxljg.com

3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1-03-15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12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