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表与内心互相影响

140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外表与内心互相影响

 

有研究者曾指出,人的外表漂亮程度会影响收入,外表越漂亮的人,收入也会越高。比如两个应聘者在竞争同一个岗位时,当他们的经验和学历相当时,招聘者往往会选择那个外表更漂亮的人。并非招聘者是外貌协会成员,主要是“晕轮效应”使得人们会不自觉地以为,外表漂亮的人能力也更强,品格也会更好。但这并不是我建议你用心修饰外表的原因。作为职业心理咨询师,我常常能在十几秒内从人们的脸上和身上,看到他当下那一刻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以及他大概的性格和处世模式。如果这个人已经超过40岁,那么能看到的内容会更多。古人说:“相由心生”,是很有智慧的总结。但是现在,我要告诉你,人的外表与内心是互相影响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不只是“心”生“相”,“相”也是可以反过来生“心”的。并且,这是真的。

 

如果你留意观察,就会发现当你心情比较愉快时,会不由自主地穿着颜色鲜艳的衣服;而当你心情晦暗,选择的衣服颜色通常也显得暗淡无光。颜色也是有能量的,鲜艳亮丽的颜色会赋予你活力的感觉,让你禁不住步调轻盈,充满热情;而那些深沉朴素的颜色,也会让你不自觉地放慢脚步,显得庄重而严谨。人确实会无意识地根据自己的情绪状态,去选择服装的色彩。所以当王菲和李亚鹏离婚时,有媒体指出王菲办手续当日,穿着枣红色的大衣,所以分析指出她的心情并不是那么坏,是有几分道理的。原理很简单。人的潜意识里都渴望自我的一致性,希望能够合理解释自己的行为和经验。当自我不一致时,人们会体验到压力和矛盾,趋利避害的本能,让人们为免于压力而尽量调整自己,以保持自我的一致性。而这些都是在不自觉的时候,以让你来不及感知到的方式,迅速进行的。人是群体性的动物,你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会影响到对自己的看法和感觉。长时间不护理自己的皮肤,也很少关注自己的发型形象,会让你有一种与自己失去联系的感觉,一个不常照顾自己的人,是很难对自己有好感觉的。

 

当你任由干裂的皮屑在脸上驻扎,任由乱蓬蓬的头发在脑袋上乱走,任由不合体的衣服裹在身体上,并且以这样的形象参与社会交往时,那意味着你在告诉自己,也告诉周围的人:我不看重我自己,我对一切都无所谓,我可以被随便对待。那么人们就会听从召唤,用你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你,或者说,用你想要的方式对待你。如此循环下去,很多的人和事都在打击你的自我感,慢慢地你越来越觉得自己不重要,也开始相信自己确实不重要,那么你的身体会慢慢地向下走,你的感觉也随之向下,能量也是如此。因为,你知道的,人的潜意识渴望自我的一致性。如果反过来,当你用心地修饰自己的外表,每一次花在自己身上的时间,都是一次与自己的亲密接触,都是在向自己的潜意识传达:我很重要,我爱惜自己。穿着能够衬托你独特美丽的衣服去参与社会活动,温柔地呵护你的皮肤和头发,在有需要的时候再化上淡淡的妆容。那么,别人也能收到你对自己的看法,他们也将变得像你一样珍视你,尊重你。

 

如此一来,你将常常在人际互动中收获正面的反馈,慢慢地你会对自己有很好的感觉,这好感觉又散发出去给别人接收到,他们再继续积极回馈给你好感觉。一段时间之后,你的身体会开始向上走,感觉也会积极向上,能量自然也会大幅提升。这个原理也是一样,人的潜意识渴望自我的一致性。相,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心。当然,要让自己的内心里生出力量来,仅仅修饰外表是远远不够的,但我必须要说,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动作。如果你现在刚好有时间,建议你对着镜子端详一下你的发型。看看它是不是过于普通了,是不是能够衬托你独特的美,是不是能够承担修饰脸型的功能。根据你的答案,决定是否要做一个新发型。你知道吗?对于一个人的外表形象来说,发型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基本上你都在用发型向自己,也向他人传递你对自己的看法:人们用卷发说“我是妩媚的,女人味儿的”,用长直发说“我是温柔的,沉静的”,用短发说“我是干练的,富有活力的”,用染了颜色的头发说“我是时尚的,追求独特的”。并且发型的改变,对于一个人的外表形象是个很大的改变,一个能扬长避短的发型,将让你对自己有更好的感觉。

 

关于外表和内心成长的关系,我总结了一个这样的公式:美好的外表—好心情,好感觉 —外部环境的积极反馈—增强好感觉—自我感和存在感—促进外表的美好—好心情,好感觉……这就是所谓的“吸引力法则”,也是我之前谈到相也可以生心的原理。最后,我之所以提出成长自己可以从头开始,最根本的原因是从发型、服装等外在的部分开始动手,比较容易入手,这个动作是具体的,也是可操作性的。当你愿意尝试遵循自己的风格、气质和个性规律,去美化自己的外表,就意味着你愿意开始观察自己、了解自己和爱惜自己,只要能把这个习惯坚持下去,这些动作将帮助你更加靠近自己,增强你内在里的力量感。

 

本文来自:心理师肖雪萍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1-02-28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6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