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上)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上)
长期以来,在我们中国人心目中,“休闲”似乎只是有钱有势的人的专利,是少数人的特权,与绝大多数普通人无关。对一般人来说,似乎工作、劳动是生活的全部。其实,休闲是一种人权。当年,美国芝加哥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不就是为争取劳动者休闲权利的斗争吗!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劳动时间会渐渐缩短,休闲时间会逐步增加,休闲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如何进行科学、文明、道德的休闲,提高休闲的质量,应该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在国外,“休闲学”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新兴学科。休闲也是儿童、青少年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儿童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不容任意侵犯。休闲不仅是休息,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一种“发展的机会”。成年人,特别是家长有责任指导孩子学会安排自己的休闲活动,并引导孩子从中获益。眼下,大中小学生即将放寒假,离开学校、老师,各自回到自己的家,整个假期都要由学生自己自主、自由支配。这是家长对孩子进行休闲教育,培养孩子自主意识和能力的极好机会,要抓住这个教育契机。现将我在北京出版的《班主任》杂志2010年第三期发表的一篇关于青少年休闲教育的文章发布于此,供博友参考。记得在二十多年前,1995年我国刚刚实行双休日制度时,在一次北京社科联举办的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学术研讨会上,我郑重提出:当前,青少年、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加强休闲教育,教孩子们学会休闲。
当时,一位市教育局领导当面就对我的说法提出了质疑:“赵教授,这种提法是不是太消极了?对儿童青少年都是提学会劳动、学会自立、学会合作、学会吃苦什么的,小孩子学会休闲,不大妥当吧?” 因为我们很熟,我便直截了当地回应说,请您回去调查一下,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都是什么时候培养、发展起来的?学生课本以外的知识是在什么时候获得的?学生头脑里那些不良思想是什么时候获得的?那些违法犯罪青少年都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学坏的?其实,这些问题不用调查就可以直接得出结论:都是在休闲时间。猛然提出对孩子进行“休闲教育”,是让人感到莫名其妙。但确实是很有必要的。
一、会不会休闲关系极大
自从实行双休日制度以来,我国中小学生,每年寒暑假、双休日、节日长假的时间长达170多天,占全年的43%左右。学生课业负担减轻以后,课余休闲时间大大增加,实际上每年的休闲时间要超过全年的二分之一。在休闲时间,孩子们离开了学校,家长又上班,处于一种完全失控的状态。可孩子们活泼好动、不甘寂寞,势必要进行社会交往,从事各种休闲活动。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是从事有益的休闲活动,就是从事无益或有害的休闲活动。孩子的头脑不会是“真空”状态,不是正确的思想去占领,就是错误的思想去填充。每年这么长的时间如何度过,对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关系重大。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能否合理安排和充分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意义重大。孩子们在学校学习是“发展”,休闲时间则是另外一个“发展”空间。你看,孩子们的独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和各种兴趣、爱好、特长,不都是在休闲时间获得的吗?课外阅读不也都是在休闲时间进行的吗?而不良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也是在休闲时间形成的。社会学工作者到某市监狱对青年犯人进行调查,得出了令人吃惊的结果:87%的犯人作奸犯科是在闲暇时间;77。7%的犯人说是因为穷极无聊便惹是生非、制造事端,寻求刺激;86。6%的犯人是因为在闲暇时间结交了品质恶劣的朋友而走上歧路;96%的犯人说他们的种种坏习惯是在闲暇时间沾染的。儿童青少年独立自主的意识比较差,又缺乏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自我克制的能力,面对社会上那些“挡不住的诱惑”,很容易从事一些不良的休闲活动,接受不良的影响。因此,加强儿童青少年休闲教育和指导势在必行。
二、要明确青少年休闲的任务
什么是“休闲”?
在马克思眼中,“休闲”是指“非劳动时间”和“不被生产劳动所吸收的时间”。休闲的内容,一是指“用于娱乐和休息的余暇时间”;二是指“发展智力,在精神上掌握自由的时间”。具体地说,它包括“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发展智力的时间、履行社会职能的时间、进行社交活动的时间、自由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时间。”通俗地说,所谓“休闲”是指每个人在工作、学习和自理生活以后,可以由自己自由支配的一种状态。儿童青少年的休闲活动虽然主要是在校外,学校也不能漠不关心,不能像铁路警察那样只管学校“这一段”,必须把指导学生的休闲作为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儿童青少年进行休闲的第一场所是家庭,家长应该是孩子们休闲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教孩子学会休闲,首先要明确青少年休闲的任务:
第一,松弛身心。
人体内储存的能量是有限的,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别是未成年人,学习任务相当繁重,精神高度紧张,能量消耗很大。他们又是长身体的时期,若得不到适当的休息,能量就会枯竭,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正常发育。通过休闲,使他们劳累的身体得到休息,使紧张的精神得到松弛,这也有利于他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继续学习。
本文来自:赵忠心家庭教育博客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