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成长的故事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女儿成长的故事
CCBA这个赛季,北京首钢新外援林书豪参加了两场比赛。一场是对天津,一场是对山东。林书豪参加的两场比赛,分别得到了25分和24分。两场比赛,他在罚球线上各得到了12次罚球的机会。就是说,林书豪的得分大部分来自罚球。两场比赛,首钢虽然都赢了对手。但观众看到的,不仅是林书豪的球风、球艺,恐怕还都看到了林书豪场场都血染球场的惨烈景象。第一场对阵天津,就膝盖摔破出血;第二场对阵山东,再次“挂彩”,左臂受伤出血。当镜头拉近一看,林书豪的身上、臂上是伤痕累累,惨不忍睹。显然,林书豪身上的伤,不都是摔倒在地上负伤的,而是被手抓伤的。林书豪是世界有名的篮球运动员。人称是席卷NBA的“林疯狂”。自然是对手重点防守的对象,绝不能让林书豪真正地“疯狂”起来。因为林书豪一旦疯狂起来,后果不堪设想。若是拳击、散打、搏击这类比赛,“你打我,我打你”,都是相互打击对方的身体,出现这种情形,不足为怪。问题是,这是篮球比赛,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若“你打我,我打你”,都是违例,要被判犯规,林书豪身上怎么会出现这么多的伤痕呢?
如果换了另外一个运动员,也许早就急眼了,冲突了,相互推搡了,比赛就会中断了。然而,观众看到场上的林书豪,既不找对方运动员争执,也不找裁判员理论,更没有以同样的手段,恶意报复对方;却是一脸的平静、安详,简单处理一下伤口,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继续投入下边的比赛。在我看来,林书豪不仅球艺高超,而且具有高度的职业修养,很有“绅士风度”,值得中外球员学习。中国人过去推崇“君子风度”。现在,随着社会的开放,人们眼界开阔了,又开始推崇“绅士风度”。
何谓“绅士风度”?
说到“绅士风度”,人们一般情况是只是注重男人的外表和待人接物的行为举止,诸如穿戴打扮得体,行为举止风度翩翩,待人接物文质彬彬有礼貌,等等。具有“绅士风度”的人,特别受到女性的推崇、爱戴。因为具有“绅士风度”的男人,在任何场合都懂得女士优先,尊重妇女。其实,这是对“绅士风度”肤浅、表面的认识和理解,并没有认识到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是真正的具备“绅士风度”。要全面地深刻地理解“绅士风度”,还得从绅士教育谈起。绅士教育是具有英国特色的一种教育观。绅士风度更被视为英国民族精神的一种外化,成为以贵族精神为主,又融合各个阶层价值取向的一种民族风度。绅士教育是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资产阶级哲学家、政治思想家、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提出的。马克思称他是“一切形式的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洛克的教育代表作《教育漫话》一书,全面论述了他的绅士教育理论。洛克的绅士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身体健康、精神健全的各种社会活动家和企业家,即绅士。洛克提出绅士应当具备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四种品质。“绅士教育”的主题思想为:绅士要既有贵族的风度,能活跃于上流社会和政治舞台,又有事业家的进取精神。他要培养的绅士不是教士,不是学究,也不是朝臣,而是实业家,是发展资产阶级经济的实干人才。他提出了一种以学者型绅士为培养目标的教育理想,即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内外兼修的,不仅要拥有健康的体魄、非凡的气质、优雅的举止,还要具备渊博的学识、敏捷的思维、坚韧的耐力、高度的自信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进而形成英国人为之骄傲的绅士风度。为此,洛克认为绅士应受体育、德育和智育等方面的教育。
第一是健康教育
洛克把健康的身体看作绅士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的首要条件。他指出:“凡是身体精神都不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洛克提出关于身体健康的一些措施如:一、不娇生惯养,从小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以适应外界变化;二、把游泳、骑马、击剑等看作有益于身体健康的运动;三、加强锻炼,增进体力和健康。期望通过体育把绅士培养成强壮而又勇敢、坚定的人。四、注重营养的搭配,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
第二是道德教育
洛克认为一个绅士的各种品行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它大致上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即有远虑、富有同情心或仁爱之心,以及有良好的教养或礼仪。
第三是智育
洛克认为,教育必须使人适合于生活和周围的世界,而不只是适合于学校。在学习内容上,洛克强调绅士需要的是实业家的知识和处世经商的本领,应让学生在广泛知识的基础上,选择有兴趣的学科再深造、研究。
第四是礼仪
洛克十分重视绅士的良好教养或礼仪,称之为“绅士的第二种美德”。他认为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要让年轻的绅士养成彬彬有礼的习惯。大人们必须树立仁慈、美德的榜样和祥和的规诫,而不应使用严厉的斥责,养成如呼吸一般自然的常规。良好的教养是成为绅士的重要条件,一方面不要自傲和不谦虚,而应该信心十足;另一方面不可过分做作。有教养的人必须在面貌、声音、语言、动作、表情上显现文化气质,除了尊重别人之外,还赢得别人的尊重。洛克认为培养孩子具有绅士的各种品格,只有通过个别教育、指导和训练才能实现,而在学校里是难以做到的。洛克认为,绅士教育的基本途径就是家庭教育。并且形成了一套以资产阶级子弟为教育对象、以培养绅士为目的的家庭教育理论体系。他的家庭教育理论,主要体现在著名的《教育漫话》一书中。该书与其说是一部一般的教育论著,不如说是一部家庭教育专著。
本文来自:赵忠心家庭教育博客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