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生活的重要性(下)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节俭生活的重要性(下)
办法总比困难多。活人不能让尿给憋死。我发现我们那个院子的大门口东侧,有一个狭窄的小夹道,也就四平方米那么大吧。我问这个地方怎么没人占用?老邻居告诉我说,那原来是个厕所,已废弃多年。所以,废弃后一直也没人占用。我像是发现了“新大陆”。我想,这个地方可以修缮一下,当个厨房使用。邻居一听,就乐翻了天,厕所怎么能当厨房用?那可是两种绝然不同的味道儿啊。我倒不太在意。我这个人在生活上不怎么讲究,是相当能凑合的。能凑合是一种生存能力。我请人用油毡搭了一个房顶,掘地三尺,新陈代谢,把原来的土彻底清除出去,换上新土。就这样,我家也阔气了,竟然有了独立的厨房。这样,我一家四口的住房面积加起来,都有二十五六平方米了。够阔气的了。我心满意足。
毫无“级别意识”
有人说,那时候,你已经是学校的主要领导,是堂堂正正的大书记,怎么也够处级干部了,你怎么不申请按照你的级别给你调整住房面积呀?那个时候,我们学校的一把手老校长常年病休,我是学校整个工作的实际主持者,是学校的最高领导。按理说,应该跟我们的老校长那样,住学校最大面积的房子,这是落实干部政策呀!可那个时候,我的头脑里根本没有这个“级别意识”。我是什么级别?没想过。我该住多大面积的房子?我也没打听过。只知道我是学校的主要领导,重任在身,我的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把我分内的工作做好。协调各部门的关系,管好各项工作,把全校二百多个教职员工和一千二百多个学生的吃、喝、拉、撒、睡、教、学诸事管好。我每天早出晚归。早晨,我是第一个上班;晚上,我是最后一个下班。我都没有工夫去幼儿园接我的儿子。儿子该放学了,我还在主持会议下不了台。每天都是托付同事替我接儿子到学校,放在学校的大操场疯跑、疯玩,就是“散养”,“放养”。天黑下班后,我满操场喊我的儿子。见到儿子,浑身上下全是泥土,整个是一个小泥猴儿。这,我都毫不在意。我是属于学校的,不单单是属于我的儿子的。只要多数职工对我的工作满意,没什么大的意见,我就很满足了。儿子受点儿委屈,没什么,也是一种难得的锻炼。
捉襟见肘
至于我的待遇,我的住房面积,工资高低,真的没想过,从来没想过。更没有凭借自己的职权跟谁争抢过私利。我做学校书记时,我的住房是全校教职工中最差的,最小的。我的工资,是全校教职工中最低的。遇到涨工资,我首先要让。因为已经多年没涨工资了,僧多粥少,大家都是虎视眈眈,就得有人让。我是学校的主要领导,我不让,谁让?同事说,你亏大发了。我不觉得。我倒觉得吃亏是福。我当学校书记时,我的工资是54元,夫人是37元,两个人总共是91元。抚养两个孩子,还要赡养我在老家的老母亲,那可真是捉襟见肘,哪个月都不够花的。
有一次,实在是混不过去了,浑身上下搜了个遍,也再没有搜寻到给正在吃奶的小女儿买白糖的钱了。这世上最难开口的事就是求人。可不求人借钱又没别的办法,“人穷志短”啊!夫人在万般无奈之下,就厚着脸皮,壮着胆子,跟他们学校的一位薪水一百多元的老教师,小心翼翼地试着开口借点儿钱,就五元。没想到,钱没借到,还挨了那位老教师义正词严地一顿数落,说夫人大手大脚不会过日子。哪里敢“大手大脚”啊,平时几乎是“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哪里是夫人不会过日子,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这位老教师薪水一百多,独身一人,一个人挣钱一个人花;我们夫妇二人的薪水总共才九十元出头儿,却是四个人花,还得赡养我的老母亲。月月都有“赤字”。真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夫人无辜挨了一顿数落,回家后,只能委屈地默默地流泪。我站在夫人身旁,无言以对,爱莫能助,只能长吁短叹。
“梁园虽好非久留之地”
我是1980年调回师大的。那年我39岁。我离开师大附中的时候,宣武区领导想挽留我到区里工作,说你想到哪个局工作,给你安排一个局长或副局长的职位不成问题。我婉言谢绝了,我说我这个人不是做官的料,不会做官,在官场有点儿“水土不服”,实在是适应不了。我就想归队做学问。学校的很多同事听说我要离开附中,也都感到很惋惜,很遗憾,纷纷挽留我。有的说你你这么年轻就成为学校的最高领导,你知道有多少人嫉妒吗?你知道有多少人瞄着你的这个位子吗?万万没想到,你会主动腾出这个位子,可惜了的啊!有的说我人好,正直,廉洁,亲民,不摆架子,有人脉,从不假公济私,损公肥私,不盛气凌人,仗势欺人。有能力,有事业心,忠心耿耿,前途无量,一定会飞黄腾达的。我说,你们别抬举我了。我可没那个野心。您瞧我这个脾气,实在是适应不了官场文化。“梁园虽好”,但这不是我的“久留之地”啊。我说,人要想事业有成,对社会有所贡献,得各得其所。到该去的地方,才能各尽所能。
弃官为学从未后悔
当年,我毅然决然地弃官为学,许多人都感到不可思议。可我却一点儿也不感到后悔。三十多年来,也从未后悔过。我反而对我当年能义无反顾、计不旋踵地实现这样重大的“战略转移”,深感自豪。觉得我是深虑远谋,精彩的转身。我调到师大教科所以后,附中的木匠、司机、厨师、清洁工、老师、职员,特别是当年我经手落实政策的老师和他们的家属,经常来师大看望我,到我家喝酒,聊天,叙旧,吹牛。大家都说我“当官不像官”,难得,少见。有这样评价,就够了。我没有败坏我们家的门风,没有辛辛苦苦地给我的祖宗挣骂,没有让老婆孩子、亲戚朋友为我蒙羞受辱背黑锅,没有丝毫玷污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没给党组织“抹黑”。我问心无愧,心安理得,足矣。我很欣慰。现在,生活条件大大地改善了,与往日不可同日而语。回想起四十年前的艰苦生活,没有一点儿的委屈、遗憾的感觉,反倒觉得那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本文来自:赵忠心家庭教育博客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