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痛苦为财富呢(下)

143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

 

症状的出现也许代表整个系统生病

 

如果脸上突来一颗马上爆浆的暗疮。你要是在意,会想尽办法排除或遮掩它的存在,于是小小的暗疮开启了无意识的内耗。好难看啊!都怪我,要是不吃辣、不熬夜就好了。不挤破几天能消?挤破了会发炎吗?发炎了会不会扩大?会留印吗?带着脓浆的暗疮看着好恶心……思维的链条引发诸多内心想法,于是就在挤与不挤之间形成冲突,症状就是在冲突的土壤上发展起来的。然而多数症状远不如暗疮这般幸运,他们多是无意识的,看不见,摸不着,却消耗生命和活力于无形,更重要的是人们羞于谈症状。因为骨子里认定它不好,只能潜藏于心,于是越隐藏越羞耻、越恐惧越担心、越冲突越消耗……新的冲突和链条不断滋生。温尼科特说,没有婴儿这回事,每一个婴儿背后都是一个母亲,一个家庭。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成人不停地压抑和隐藏自己,而被压抑的部分却透过孩子呈现。因为对孩子而言,家庭是土壤,父母是天,内心由父母造就。若孩子有症状,那一定不属于他个人,属于整个家庭、甚至家族。颖一向认为父母爱她,她也爱父母。直到她浑身疼痛,各种医学检查无果休班在家,走进咨询关系。咨询的展开令颖的生活立体起来,原来父母对他的爱是有条件的,条件是颖的绝对服从,父母的爱饱含控制,颖对父母的爱是藏着愤怒的,颖的爱里有不自知的迟疑。当颖的愤怒始终无法朝向父母,颖开始浑身疼痛。颖透过自我攻击展开对父母的攻击。

 

咨询中,颖一次次的落泪,她问:父亲暴打我,妈妈是不是应该保护我?

 

爸妈偷看我日记,偷翻我聊天记录,我是不是应该告诉他们不能这样?在我们家不能提“喜欢”“搞对象”,是不是不太正常?我病了,他们不敢再象以前那样对我,经常讨好我,我很讨厌,我要不要直接说?没有界限的家庭,让一个健康的孩子失去了常理的判断,在她自认为是她全部世界的天地里,成为父母的延伸,迷失了自己。而当不断卡住的情绪躯体化,她不知道那是太多未真实表达的情感使然,还在拼命的认同父母,攻击自己,认为都是自己没用,连个身体都搞不好,工作也搞没了……症状是孩子呈现的,土壤是家庭培育的。与其说是孩子病了,不如说是家庭病了,孩子在替家庭得病、疗伤。颖是幸运的,她走进了咨询关系,看到了不能真实表达的情感,看到了强烈的自我攻击,让常理的判断回归……说不定能终结在某些方面的代际传承。上述这些案例,来自于UM心理28天《玩症状训练营》中授课老师和群友们的真实分享。也是我的学习收获。*文中的案例取自视频课程及个人经历,已获得授权。

 

28天的时间里,大家一起学习视频讲解,一起群内互动,我看到群友们认的自我觉察,在觉察日记中分享自己的感受、变化,将觉察融入生活,让改变一点点发生,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看到,努力地将现在和过去分开,将自己和父母分开……28天的时间不长,但足以让你和症状有亲密相处,足以让你将觉察融入日常生活。生而为人,大家都有症状,每一个症状,都是人格盛开的花朵,读懂症状带给我们的意义,以玩的心态和症状和谐相处。因为“玩”,会减少我们对症状的敌意,增加对他的理解。要玩到一起就要知己知彼。

 

“玩”到最后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结果。

 

一、是症状消失,因为其赖以存在的土壤里的冲突没有了,

 

二、是他还在那里,或轻或更重。但却成为了我们的朋友,不再打扰我们的快乐或效率。

 

症状是冲突的智慧,他要找智慧的人物,相信你我就是这些智慧中人群的一员。希望大家能够在28天的学习中,在与他人互动和反馈的过程中探索自己的内在和症状的发生,鉴赏不同人格,深入了解自我。开启人生新的旅程。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1-02-11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15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