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不同叛逆阶段

124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人生的不同叛逆阶段

 

李美的儿子读初二时,每天各种花式作妖,让她苦不堪言。不是今天数学老师小窗“**妈妈,孩子这一周的家庭作业都没交,请家长督促。”就是昨天班主任电话“**妈妈,请到学校来一趟,你儿子把同学的眼镜摔坏了。”短短两个月,愣是把四十不到的李美强行拽入了更年期。看到老师短信心慌气短,接到老师电话头晕目眩,晚上想东想西睡眠紊乱,白天精神萎靡心神不安。李美怎么也想不通,小学阶段懂事乖巧、学习优异的儿子,怎么到了初二,“霎时”性情大变?

 

每天睡前,她都要对自己开“批斗大会”:肯定是孩子小的时候,你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够;肯定是孩子小的时候,你曾经打过他,他来复仇了;肯定是你平时太纵容他了,他现在才为所欲为;肯定……

 

过了不知多久,一个反驳的声音响起:不对,孩子是你一手带大的,除了工作,你的时间都给了他,你已经做得够好了;你只是在气急之下,偶尔打了孩子,心理学家说,单一创伤不会对孩子造成心理阴影;你对孩子还是很有原则的,并非一个溺爱型的妈妈;你……昏昏睡去。

 

有些日子,注定是煎熬。这样的煎熬,李美熬了一年多。初三下学期,李美的儿子似乎“突然间” 长大了,开始好好学习,开始运动减肥,开始扬言“我要用实力征服喜欢的女生”,并为之付诸行动。李美终于睡了安稳觉,在睡梦中,她听见有人对她说:“早知如此,何必煎熬?”李美迷迷糊糊地答道:“若不煎熬,怎知如此?”

 

 

最近,我在工作中结识了一位外科医生。他今年四十岁,半年前辞去了外省一家三甲医院的科主任职务,换到现在的城市从头开始。为此失去的是,事业单位编制、稳定的收入与地位、省里分配的三室一厅、暂时与妻女分离、安逸舒适的朋友圈。他说,这一决定,遭到几乎所有亲人、朋友、同事的反对,他们都觉得他太冒险、太冲动、太孤注一掷了。但他说,他不后悔。他说:“我都四十岁了,总要折腾一番,为自己做一次决定。”我问他:“你的整个青少年时期,是不是都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父母眼中的‘好孩子?没有过‘叛逆期?”他惊呼:“你怎么知道?我的前半生可以说是相当顺利,大学、研究生、工作、妻子、孩子、房子、车子……一切水到渠成。在外人眼里,我意气风发,该有的都有了。但自己的内心并不幸福,总觉得缺了点什么。”缺一份为自己活的勇气。每个人的一生,总要“叛逆”一次,不为别的,只为找到真正的自己,不活在别人的期待里。感受自己的呼吸,感受自己的存在,感受活着的意义。有的人很幸运,在十四岁时,能够“叛逆”一次,拓宽对生活的认识,拓展自身的边界,在犯错中成长,在成长中为自己负责。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宝贵的认知资源。只是,这样的“叛逆”,是家庭和学校都不想要的。作为家长,我们想要的,是陪你安然度过青春年少,至于成年之后,你选择过怎样的生活,那是需要你自己负责的事情,不是吗?

 

 

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是毛姆塑造的艺术形象,是《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翁,也是世界著名画家高更的原形,年逾四十的他,开始了自己“叛逆”的另类人生。他的前半生,从世俗的标准看,是有地位、有财富、有妻儿、有优渥生活的证券经纪人,符合大众眼中“成功人士”的典型形象。但是,这是社会对他的定位,是家人对他的期待,不是他真实的也非他想要的自己。否则,他也不可能抛弃拥有的一切,只身流浪到塔希提岛,忍受经济上的窘迫与精神上的孤独双重折磨,只为了离心中的月亮近一些、再近一些。没有人能够理解他这一“疯狂”举动,也没有人愿意接受他这一“叛逆”行为,尤其是他的妻子,她始终认为他离家出走是因为有了“别的女人”。斯特里克兰德的妻子永远无法理解,吸引男人的,除了女人和尘世的功名利禄,还有“虚无缥缈”的月亮——理想。这种潜意识的引领,才是他最终的归宿。尽管在世人眼里,他是如此的“离经叛道”。当斯特里克兰德脱去身上金光闪闪的袈裟,还原为身心合一的肉身之时,毛姆这样写道:“我上次看见他时,他拾掇得干净整洁,但是看上去不大自在。现在,尽管样子既不整洁又不利落,但是他看上去完全一副居家随意的样子。”一个人越是接近自己最真实的状态,越是简单随意,越是行云流水。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端,先界定下“叛逆”的界限。健康的叛逆,是在不损害社会利益、不伤害他人与自己的基础上,遵从内心的声音,学习、尝试并修正自己。是自我意识的觉醒,是挣脱他人的期待,是忽略外界的评价,拓展与发展自我。乔布斯曾说: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你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地追逐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父母倾其所有供乔布斯进入心仪的大学,而乔布斯才读了短短的六个月就退学了。他“叛逆”吗?毫无疑问,按照大众的标准,他这一举动,肯定是叛逆且疯狂的。但是,乔布斯的人生也是成功快意且不可复制的。有的少年,所谓的叛逆,是抽烟喝酒打架斗殴,或者不学无术混迹江湖;有的青年,所谓的叛逆,是欲望迷心吸毒赌博,或者坑蒙拐骗不务正业。

 

这是“叛逆”吗?

 

不是,这是反社会行为。这样的行为持续下去,损害的不仅是自己的健康与利益,还会成为家庭与社会的沉重负担。“叛逆”的主旨,不是与家人对着干、与社会对着干,而是在“内心月亮”的照耀与引领下,成长与发展自己,最终遇见更好的自己。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1-02-09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7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