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屈的人生如何度过(下)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委屈的人生如何度过(下)
这封信所表达的,是现代人共有的心态。—— 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是善良的,并因为太善良而屡屡吃亏受骗。—— 多数人都认为,自己遭受到了不公正甚至极不公正的对待。自己本应该得到更多。—— 并且,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为了家庭、朋友、生活,付出极大代价。总之,心理学家精心写出来的这封信,就是上面的三句话,经过变形组合而构成。每个拿到信的观众,都惊呼说出了心中的隐密,只是因为这是现代人共有的情绪与心态。这个节目的真相,让参加的观众大失所望。此前,他们都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现在才发现,就连他们的想法,都和别人毫无区别。这真是太令人沮丧了。
9 chapter nine
上面说的这个节目,实际上是前些年特异功能甚嚣尘上之时,心理学家看得窝火,就从书斋里跑出来,专门制作了这么个节目,用以戮穿那些特异功能大师们的心理幻象。但这个节目,确实也揭破了现代的共同情绪:委屈!每个人,都活得倍感委屈。委屈,是认为自己太善良,却没有获得回报。委屈,是认为自己为亲友同事做出了太多的牺牲,但这些付出,却统统被无视了。委屈,是认为自己有多次伤害他人的机会,都被自己高风亮节的放弃了。而在事后,却未获得丝毫感激。许多人背负这种委屈心结,甚而至于感受到了一种神圣的庄严,每一天,都为自己悲壮的牺牲所打动。但是,心理学家通过这个实验,已经把话说明白了:你的委屈,很可能是自找的。这是一个人人皆委屈的社会,不用再去“牺牲”自己的感受,来指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和回报了。
10 chapter ten
但是为什么,现代人普遍满怀委屈?确实有些人是真的委屈。这种真实的委屈,也分大小。有的人遭遇到很严重的不公正 —— 诸如处身于一个极端不公正的社会里。又或是遭遇到令人发指的权力伤害。但大部分感到自己遭受了莫大委屈的人,委屈都是自找的:过度牺牲、付出、委屈求全、看低自己、要面子、在乎别人的评价、不好意思拒绝人、真实情感不敢且不愿意沟通、不爱自己、自卑……这样的心智与行为模式,造成了他们付出与回报之间的不对等感,然后衍生出压抑、委屈、愤怒等情绪。这种委屈其实有的选,也就是 —— 他们明明可以选择不受委屈。只是,他们不愿意看到与面对自己的问题,依然选择呆在那个让自己饱受委屈、受害者的位置。好让自己因此得到更多的道德高度、更善良的形象。面对真实的自己、面对自己的问题和创伤,实在是太难了。虽然委屈、牺牲、付出很难过,但比起改变,他们更愿意呆在安全的痛苦里。
11 chapter eleven
人和人区别不大,智商相差无几。但每个人的思维模式,却是完全不同。至少有两种思维,让人分别成为进取者,与委屈者,或抱怨者。进取者,他们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并认可现实生活的存在性。认为要达成于个人的奋斗目标,就必须从现实生活中,一步步的走过去。委屈者,他们也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但他们拒不认同现实工作或生活。他们把工作生活中的一切常态,视为对自己的迫害。在这类人的心里,迫害是全方位的,别人的存在是对他的迫害,工作生活是对他的迫害,甚至连无生命的物体,都在参与对他的迫害 —— 有些人愤怒时会踹桌子,踢椅子,摔杯子,砸碟子,打妻子,骂孩子。总之,这个世界上一切的存在,都让他超级的不爽。看什么都不顺眼。
具体来说,面对工作的问题时:进取者会很亢奋,因为这是他显露本事的时候,他就是靠了这个,和这个社会交换,获得生存资源。而对于委屈者来说,这一切都意味着对他的伤害,是别人故意难为他,陷害他。再打个比方,在追异性这方面,委屈者会问:凭什么好姑娘不让我睡,凭什么?进取者则会问:我要怎么做,才能够成为女孩子喜欢的类型?找工作时,委屈者会问:凭什么我找不到工作?凭什么?进取者会问:我要如何做,才能让老板们跑来找我?你接受现实,就会心态平和。你不接受,自然就倍感委屈。因为你已经很努力了,可现实仍然是现实,你说你能不委屈吗?
12 chapter twelve
由此,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就获得了几个或可有益于我们的观点:
1 摆脱“受害者”、“委屈者”的状态
我们有一万种方法能让自己真正好起来,但前提是 —— 让自己从一系列委曲求全的标签中走出来:牺牲、过度付出、受害者、委屈者。你心甘情愿的去做,做完为自己的行为和感受负责,不要一边做一边觉得“我都是为了谁谁谁”。没人喜欢被这样的付出感绑架,也没人需要这样的付出。不想做就不做,张开嘴,把真实的情绪表达出来。
2 不要用付出来刷自己的存在感
这世上委屈的人多的是,不多你一个。委屈并不会换来我们想要的幸福生活,只会让别人充满愧疚感和负累感,久而久之,对方就会厌倦而远离。别再为“我没办法”,“我不得不做”,作为付出的理由。问问对方,对方真的需要你这样做吗?
3 不用刻意去善良,做真实的人
当一个真实的人,比当一个“好人”要重要的多。刻意的善良就是虚伪。而虚伪的人是不会换来功德与福德的。如果你很在意别人的评价,那就去看看自己的内心 ——自己到底是有多自卑,需要靠得到别人的认可来获得价值感。
4 独处时,检测下自己的信念
找一个时间,与自己独处,检测一下自己的信念。你觉得委屈吗?为什么委屈?哪些事情让你觉得委屈?认真的想一想,把思绪整理在纸上和日记上。当你写下来的时候,你就会看见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 事实上,我们是为了自己的某些诉求,才做了这些事情,对吗?然后,当我们期待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我们就压抑了很多委屈和愤怒。不要期待任何人对我们的感受负责,能满足我们自己的,能为我们自己感受负责的,只有我们自己。你希望成为哪种类型的人,就需要获得哪种类型的思维方式。注意你的思想,它会成为你的行动。注意你的行动,它将构成你的思想。当你意识到思维需要改善,就意味着全新的机会。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