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下)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下)
从孩子的角度看待人生,保持童心
当我们教会了孩子很多规矩之后,不要忘了一点:成熟的家长不仅仅是教给孩子很多道理,培养孩子好的习惯,还要懂得和孩子们一起玩耍,用孩子的角度看待人生。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1906年,纽约形势一片黯淡,人们心灰意冷,这时童话故事《彼得•潘》被搬上了舞台。它讲述了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男孩的故事,这部剧用孩子般的纯真,让大家重温到久违的快乐。也正是这部剧,用最简洁、最优美的方式表达一种生命的力量,带领大家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人生,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而在现实中,我们总是以工作忙没时间等各种理由,而拒绝和孩子一起玩耍,或者只是旁观而不敢参与其中,觉得家长和孩子一起玩“太不务正业了”。作者鼓励家长们改变想法,唤醒自己的童真,去做一个富有童趣的父母。我们应该明白,每个孩子都喜欢玩耍,而且孩子需要和父母一起玩耍,每个孩子想让爸爸妈妈觉得,跟他们在一起时是很快乐的,而且愉快有爱的玩耍氛围,还可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而对于父母来说,玩耍可以让他们放开自己。帮助他们清理内心中的头绪,帮他们卸下生活的担子和压力;玩耍可以让他们换个角度看世界,从繁忙而紧张的生活中暂时解脱,恢复纯真的自我,更加专注生活。这就需要家长保持一颗童心,即使再忙,也一定要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捉迷藏,一起大笑,一起重温旧日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享受纯真无邪的亲子之乐。
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并善于与孩子相处
我们在与孩子共享快乐时光的时候,才会体悟到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所以父母要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首先要学会与孩子沟通。书中讲到为美国航天飞行带来巨大变革的小荷默•希坎姆的故事,他自小在矿山长大,家里人自然认为将来他也注定成为一名矿工,但荷默真正感兴趣的却是太空和宇宙,他业余时间最喜欢的就是制造和试发射火箭。父亲经常教训他,让他把兴趣放在正道上,俩人为此经常发生激烈的争吵,即使是邀请父亲去观看他试发射火箭,父亲一开始也是不同意。我们很多家长和小荷默•希坎姆的父亲一样,往往忽视与孩子的交流,即使有时候沟通,也总是以命令式或者是挑剔训斥的语气,久而久之,孩子便封闭了与家长沟通的通道。想要做一个善于交流的家长,首先要注重创造交流的机会,抽出时间和孩子进行沟通。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家长们要学会鼓励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这也是积极型父母会做到的一点。许多心理治疗师都指出过,人们大脑中经常回放一种声音,叫“磁带”,通常都是父母评价我们的语言。父母负面的评价,往往会孩子怀疑自我,而父母积极的评价,则给孩子的生命中注入了活力,会让孩子对生活更有自信。所以,作者建议,父母们应该多注意孩子的长处,孩子有成就了就为他庆祝;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参与、出力;帮助孩子,让他们小步走,一步步实现目标;孩子有成就了就要为他庆祝;和孩子交谈,共同面对他们的各种恐惧,包括孩子没能说出口的恐惧;学会跟孩子说“对不起”;经常告诉孩子“我爱你”。
其次,家长们应该认识到,孩子们的兴趣都是天生的。作为父母,我们的职责是细细研究孩子的禀赋,了解孩子的成长轨迹,摸清他们的脾气、兴趣和爱好,积极参与他们的世界。千万不要像荷默的父亲一样,抹杀孩子的爱好,强迫孩子按照他认为正确的生活轨迹走下去。当孩子长大成人,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去过自己的生活。而父母,只需要经营好自己,努力去做一个充实而自足的人,拥有自己的生活和朋友圈。
转变思维并注意修身养性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在养儿育女的过程中,担忧、害怕等情绪占据了很大部分,有时甚至会失去信心。作者说,那是因为家长们的内心深处存在一些思维误区,只有戳破这些错误,转变思维,才能成为充满希望的家长。书中提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妈妈和女儿谈话,想给女儿的生活一些建议,可是才说了几个词,女儿便发起呆来,眼睛愣愣地盯着前方。妈妈只好倒回去重头再讲,周而复始地讲了好几遍,可女儿仍旧不为所动。想必这种情形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觉得“孩子既不喜欢我、又不听我的话”。后来,当作者问这个女儿“是真的不想听妈妈的话吗?”她说:“不是的,妈妈给我的建议其实挺好的”。所以,对于自己在孩子身上有何种影响力,家长们往往并不知晓,这是因为孩子们的心思往往不会轻易表露出来,对于父母说的话,孩子其实都在倾听,而且他们会密切观察爸妈的一言一行。还有,有些家长喜欢数落自己的不是,总觉得自己这方面不行,那方面不足。对于这样的情况,家长们要相信自己拥有作为父母必需的力量和资质。改变这些错误的想法,作为家长也需要不断成长,而真正长大有两个标志:发现生活并非按照我们所预想的那般运作;发现我们并非按照自己所计划的那般生活。只有接受了,才能开始改变。子女如何成长,父母其实是控制不了的。要把孩子真的打造成自己心目中的模样,是不可能的。与其太注重结果,家长们不如自己注意修身养性。作者鼓励大家去做一个自由的家长,学会放下追求完美、望子成龙等不切实际的想法,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卸下压力,才能拥抱美好的家庭和生活。
纪伯伦在诗中写道: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于他们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作为父母,我们要明白的是: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人格。我们要用平等的眼光来看待孩子。而养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父母长大的过程、脱胎换骨的过程以及转变人生的过程。家长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逐渐成熟。家长身上所发生的变化,将会给他们的孩子带来深刻的影响。我们在与孩子一起成长时,一个重要的任务是用自己的言行向孩子展示长大成人的实质,即丰满、有血有肉的人生。有什么样的家长,便会有什么样的孩子。孩子的认知和行为处事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父母的言行。教育孩子明白事理,等待孩子长大成熟,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特别注意调整自己对孩子的期望,注意和孩子的交流方式,学会放手,但不要忘记:最高级的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