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孩子不成才的原因

107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揭秘孩子不成才的原因

 

本来一部非常好的纪录片《出路》,不知道为什么被注解成“父母越不努力,孩子越没出路”。虽然“父母的自我成长”是我一直倡导的理念和和分享的主题,但我认为用孩子是否有出路来衡量父母是否努力是不符合逻辑,也没有建设性的。每个父母其实都做了自己能做的最好,每个人的“努力”和“出路”也都是要自己来定义和完成的。

 

如果说父母越不努力,孩子越没出路,那么是不是父母这一代也可以把自己“没出路”的责任推给自己的父母。而自己的父母,又可以推给父母的父母,这么一代代推下去,责任都归咎到了自家的老祖宗,又有何意义呢?这种观点不仅不能激励年轻一代去努力,恰恰给了年轻人不努力的理由,因为我的没出路,责任不在我,而在于我父母的不努力,在于我没有父母可拼。

 

父母越不努力,孩子越没有出路吗?现实中,我们的确看到一些父母通过自身的努力,给孩子创造了更高的平台,更多的机会,改变了孩子的命运,但也同样看到很多孩子的父母并没有努力,只是因为了继承祖辈殷实的家产、或因为家族中有人身居高位,背景和关系强大,政商资源丰富,或者仅仅是因为生活在一线城市,有一套老房子,一次动迁补偿款让自己暴富,孩子的命运也被改变了。我并不认为这样就不好,只是我们必须承认,一些孩子生下来就拥有的,是另外一些孩子一生奋斗也未必能拥有的,这是现实,与父母努力与否并没关系。无论父母是否努力,作为孩子必须面对一个现实,没有能力和权力选择自己的父母,能做的只是努力过好自己的人生。

 

父母越努力,孩子越有出路吗?父母的努力,为孩子有出路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但真的不是必然。无论富贵还是贫穷,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绝大多数的成年人都是努力的,每个父母都做了自己能做的最好。这个世界努力的人实在太多,但成功、富有的人却很少,因为除了努力之外,成功和富有还需要很多其它条件,有与父母有关的背景、教育、资源,也有自身的天赋、潜能和努力,还有社会、时代、政策,甚至运气等等。所以,无论我们自身如何努力,都不代表一定成功、富有。那么,在努力之外,我们要学习的是保有一份成为普通人的平常心和豁达,一种在平凡生活中依然可以找到的简单的快乐和意义感。

 

每个父母都做了自己能做的最好。即便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在城市人眼里可能是不负责任、不够努力的,但他们何尝不是做了他们认知和能力之内的最大的努力呢?在他们眼里,自己走出农村打工,攒更多的钱留给孩子,就是自己最好的出路,也是自己能为孩子未来做的最大的努力啊。每个人对“努力”、对“出路”的定义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用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去定义别人的努力、出路和人生。社会也同样不该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比如是否有钱、是否生活在大城市、是否功成名就来定义某一个人是否努力,是否找到了出路。每个人的出路,每个人的努力,每个人的人生,都需要自己去探索、去定义、去完成。

 

阶层固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近些年全世界的研究都证明,无论是否努力,一个人都很难跨越自己的阶层。这更多的不是个人问题,不是如何做父母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阶层流动受阻的问题,要靠社会和政府,通过制度政策的完善、权利资源的分配,公平正义的保障,教育加大的投入等等,来努力去缩小贫富差距,破解阶层固化,推动社会的流动性,促进社会机会的增加和平等。每个人固然都需要努力,但穷不是原罪。指责那些贫穷落后的地区或家庭,是因为父母的不努力,对他们是不公平的,甚至是对他们和他们孩子进一步的伤害。

 

父母当然需要努力,那是对自己生命的责任,是一种人生态度。我一直就认为,父母立足做最好的自己,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但教育好孩子不是父母人生的目的,只是我们做好自己衍生的结果。除了父母这个身份之外,我们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就是自己。每一代人都负起对自己的责任,活出自己的幸福和精彩,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和教育。每一代人都立足做最好的自己,那家族系统就一代更比一代好。如果每一代都认为自己没有出路,是父母造成的,那不是一代不如一代吗?

 

导演郑琼在这部《出路》中的一句话,对我触动很大,她说“到30岁的时候,你要知道,你可能把很多在这个社会里面,在这个教育当中,给你脑子里植入的一坨一坨的屎都挖出来,你才会变成一个真的人”。而在我看来,让一代代人形成“父母越不努力,孩子越没出路”的认知,也是一种“屎”,因为它更多的是制造焦虑、压制自我、推卸责任。

 

虽然不喜欢、不认同那些给这部纪录片贴上“父母越不努力,孩子越没出路”标签的人和评论,但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这部纪录片的。谢谢导演郑琼自费拍摄的这部纪录片,借用她在记录片中最后的一段话送给每一位努力着的父母,每一个一步步走出自己出路的孩子:“唯一的出路我觉得是你去打破那些成功学,还有这个社会权力文化带给你的枷锁。每一个生命都是珍贵的时候,社会外衣脱掉的时候,我觉得它是融合的。苔花虽然小,但是也可以跟牡丹一样开花,开得很香。”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1-01-27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1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