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男孩为何跳楼(下)

103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14岁男孩为何跳楼(下)

 

打完女儿,他又把女儿拉到身边,向女儿忏悔: “爸爸打你,是因为爱你,等你长大了,你就明白了。”这哪里是爱,这分明就是打着爱的名义在PUA孩子。可偏偏,这是很多父母最喜欢最热爱也最擅长做的事情。很多父母可能觉得,我逼他喝牛奶,我逼他吃蔬菜,我逼他好好学习,我逼他好好读书……都是为了他的将来着想啊。但说到底,这其实只是满足了家长内心深处的控制欲而已。

 

父母的心中,对孩子有一个“标准的样子”,认为自己的孩子必须照着这个样子成长,才是正确的。但其实,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自己的样子。作为父母,最重要的,是去看见孩子本身的样子,并帮助孩子成为自己。可惜,很多父母,都做错了。永远不要将孩子视为“私有财产”台湾作家吴晓乐写了一本书《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里面有这样一句振聋发聩的话:“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孩子,他们陪伴你,却并不属于你。”很多家长都很喜欢在自己的朋友圈里转发这句话,而真正能做到这句话的人,却少之又少。绝大多数家长,都是这样的心态:我生了你,我养了你,你就得听我的。我让你往东你就得往东,我让你往西你就得往西,没有为什么,因为我是你妈/爸。这样的家长,可能还算是好的。有的家长,生下孩子之后,就觉得自己对孩子有了“生杀予夺”的权利。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很多家长毒打、虐待自己的孩子。但他们完全不觉得自己有错: “我是他妈,我给了他生命,凭什么我不能打他。”太可怕了。孩子确实是经由父母才能来到这个世界上,但孩子从来不是父母的私有物品。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会慢慢长大,会有自己的思想,会有自己的人生。他们不是玩偶,不是物品,不是私有财产。他们需要的是尊重,是父母对于“个体”的尊重。那些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往往能收获一段美好的亲子关系,而那些将孩子视为“私有财产”的父母,往往是孩子发生悲剧的源头。

 

永远不要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噩梦

 

知乎也好,豆瓣也好,微博也好,最热的帖子,必有一条是:“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这种帖子的下面,往往能看得人嚎啕大哭:有从小被父母动辄打骂的。有从小目睹父母家暴的。有被父母PUA的。有被父母不断打压、伤害、剥削的。……每一条,都能引起无数的共鸣。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一生,都会被自己的原生家庭所影响。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好的原生家庭,可以滋养一个人一辈子。而在原生家庭里受过伤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无法释怀。电视剧《欢乐颂》中,樊胜美说过一句最经典的台词:“一个人的家庭,就是一个人的宿命。”所以已经成为了父母的我们,虽然不一定能给孩子创造一个完美的成长环境,但最起码,我们不要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噩梦。希望我们的孩子,在成年后,不会因为在原生家庭里受过伤,而自我贬低,自我否定。电影《何以家为》中,那个小男主角把自己的父母告上了法庭,他说:“我希望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别再生了。”很多父母觉得,我带给了孩子生命,孩子应该感恩我。

 

却没意识到,他们,才是孩子真正的梦魇。联合国曾经公布过这样一个数据:“自杀已成为青少年的第二大死亡原因。”而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自杀身亡,每分钟就有2个孩子,死于自杀,8个孩子,自杀未遂。这样触目惊心的数字,不知能不能唤醒那些依旧蒙着眼睛育儿的父母。希望14岁男孩跳楼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了。真的希望孩子和父母之间,能搭起一座爱和尊重的桥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的去倾听、去了解、去看见。我知道,父母也不是天生就是父母,父母也无法做到完美。但希望我们在面对孩子的时候,都可以保持一颗谦卑之心,和孩子一同学习,一同成长。母子缘分、父子缘分,是这个世界上最难得的缘分。希望我们不要辜负了这一段缘分。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1-01-26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10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