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男生为何杀人(下)

129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高三男生为何杀人(下)

 

因为,对于小孩子来说,“我”这个概念是模糊的,是不确定的,是非常脆弱的。他需要在成长中,不断和别人碰撞,不停和别人交手,然后在反弹和疼痛中,才能确认什么是自我,什么是别人,什么是边界。加上,少年的船,本来就小,没有经历过太大的风浪,很多时候,别人的一个眼神,一句恶语,一次否定,一场背叛,就可能把他的船推翻淹没。所以,每当读书的孩子,就这类烦恼咨询我时,我都会和他们分享下面两个认知:希望得到别人认同,这没有什么错。希望被接纳,被尊重,被认同,是人类的本能和天性。因为自己不被接纳,不受欢迎,进而感到委屈和难过,这不仅没有什么丢人的,恰恰证明:你是一个正常人,有着和他人发生连接的渴望。所以,如果别人不喜欢你,让你感到受伤,请先接纳这样的自己:这是你寻找自己的路径,也是你渴望靠近别人的柔情。不被别人认同,不一定是我们的错。任何一种关系,都需要双方的流动。如果你付出了努力和诚意,但是对方依然抵触你,排斥你,打击你,否定你,你需要的,不是过度反思自己,也不是打击报复对手,而是要好好审视,这段关系值不值得。别人和你有着不一样的出身,不一样的经历,不一样的感受。所以,别人说的话、做的事、最后的选择,都是他自己历史的投射。很多时候,并不是你做错了什么,而是别人和你不一样罢了。而我们每个人,也没有必要成为人人都认同的人。因为,人际关系的真相一直是,也永远是:不管你再优秀,再正确,再完美,总有人讨厌你,反对你。那么,面对反对我们的人,或者说我们讨厌的人,我们要如何处理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呢?

 

喜欢·讨厌

 

伟大的批评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曾说过一句扎心的名言:“如果没有人对你说‘不’,你是永远也长不大的。”什么意思呢?意思有两个方面: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遇到过任何挫折,总是被无条件满足,那这本身就是一种失败。因为,他终将走向他人和社会,他人和社会不可能也不会,以他的意志为转移。一个孩子长大的标志,恰恰始于别人对他说“不”开始。当他开始理性地面对那些不同于他的人,开始正确看待那些对他说“不”的人,开始学会与“非我族类”周旋、交战和共处,他才算真的成人。因为,他不仅确认了自己,而且在“我”之外的世界里,看见了他人,接纳了众生,懂得了世界的立体,觅得了内心的丰饶。我非常喜欢托尔斯泰的这句话,因为觉得它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相:我们终其一生,是学会正确看待和我们不同的人,然后在不慌不忙中做自己。年少时,我们会遇到对我们说“不”的同学,他们会取笑我们,误解我们,不喜欢我们;成长中,我们会遇到对我们说“不”的老师,他们会批评我们,惩罚我们,不迎合我们;恋爱后,我们会遇到对我们说“不”的恋人,他们会排斥我们,否定我们,不认同我们;工作后,我们会遇到对我们说“不”的领导,他们会要求我们,苛责我们,不顺着我们;

 

如果,我们无法忍受他们对我们说“不”,那么我们将在痛苦万分中,无法生存。哪怕,很多时候,正确的是我们,付出的是我们,无辜的是我们,真心的是我们。如果我们始终活在对抗里,冲突里,战争里,那么我们会在戾气满满中,真的活成别人看不起的那种人,甚至会在报复中,杀人或自杀。我们只有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分辨出哪些人的讨厌里,有我们的问题,哪些人的讨厌里,只有他自己的偏见。然后,心平气和地始终做好我们自己,用磁场和能量,吸引属性相同的人,和我们相遇,然后把那些讨厌的人,远远地甩在身后。就像他们死了,或者从来不存在一样。这,才是对待讨厌的最好姿态。而这姿态里,藏着人生的秘籍——

 

 

关系·真相

 

写到这里,我很想和更多孩子,分享一位16岁少年的故事。有位16岁的少年,因为处理不好自己和别人的关系,长途跋涉,一路朝拜,去请教智者。“先知,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让别人愉快的人呢?”智者笑着对他说:“我的孩子,你虽然不受欢迎,但能思考这样的问题,已经赶超了大部分同龄人。所以,你值得拥有下面4句话——

 

第一句:把自己当别人。

 

每当你指责抱怨,觉得别人不理解你时,需要静下来想一想,自己是否也足够理解他人。

 

第二句,把别人当自己。

 

每当你想对别人指手画脚时,觉得别人愚蠢混账时,需要设身处地想一想,是不是他们也都拥有你的聪慧和条件。

 

第三句,把别人当别人。

 

每当你想当然地替别人做决定,越界干涉别人的自由时,需要退回一步想想,自己是否做好了自己的事情。

 

第四句,把自己当自己

 

每当别人误解你,伤害你,以不客观不善良的言辞评论你时,你需要用左手握紧自己的右手,告诉自己:我就是我,我喜欢这样的自己。”少年听后,跪下叩首,起身远行。后来,少年变成了壮年,又变成了老年,再后来,他离开人间。他离开很久很久后,人间还有很多关于他的传说。人人都说他是一位博学、智慧、善良、慈悲的人。因为,他看起来总是坦荡从容,而遇见他的每个人,也如沐春风。愿这个故事,还有这4句话,能传递到更多孩子那里,让他们足够清醒,永远温情。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1-01-24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13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