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竞争力如何培养(上)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孩子的竞争力如何培养(上)
孩子有哪些特性?家庭理念究竟要培养什么人?只有架构一个好的家庭教育理念,理解孩子,才能找准航向。其实,只有家长自己真正明白什么才是过得好,培养孩子才是有方向的。在我看来,成功的孩子要身心健康,有不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的收入,内心的愉悦感不仅仅来自于他人的评价,能欣赏自然美、艺术美,会为美而感动,有助人的能量,独处和群处时均不焦虑,有爱的能力,能与伴侣亲密相处,愿意为社会奉献。
竞争感强的孩子竞争力未必高
我们目前的家庭教育面临的是全新的问题,在教育孩子时,只有清楚地知道现在的孩子是什么,在与孩子互动时才不会犯大的错误,会在孩子出现某种情况时理解他、帮助他。如果你能跟着我一起用心理学的视角透视现在的孩子,你就会有所收获。现在的孩子具有与生俱来的孤独感。人一旦感觉到孤独,就会无端地伤感,莫名其妙地流眼泪。曾经接触过一个案例,一位母亲焦急地对我说,女儿每天临睡前一定要哭一场,这就是孤独感导致的。人一旦觉得孤独,思考力就会变得很强。现在一个4岁的孩子,会发呆、会思考,他们的痛苦已经跟上一代人幼年所感受到的痛苦完全不一样了。现在的孩子情感负担太重。大部分孩子是家里的“独苗苗”,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基本每一个孩子身边,都围绕了6个满怀期盼的长辈,这让孩子感觉到巨大的情感负担,反而会让孩子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念头:我报答不了你们的恩情,你们也不要在我身上倾注太多的期望。现在的孩子承受着空前压力。孩子会感受到很多焦虑的情绪,这种情绪可能来自老师,也可能是家长。从小学开始,老师就显得很焦虑,他们既是应试教育的执行者,也是受害者,这样的老师嘴上念叨着的永远是考试,传达给孩子的情绪永远是焦虑的。而孩子回到家,家长如果比老师还要焦虑,这样永远沉浸在别人焦虑情绪中的孩子是止步不前的。因此,作为家长,要告诉孩子,父母的幸福不是你给的,我们抚养你长大是天经地义的,并不是等价交换,幸福是自己人生的主观体验。
一个高二的孩子总是失眠,妈妈在他的书包找到一本日记本,看完后大吃一惊。原来,这个孩子在班级里数学总是考第一。到了高二,班里转来一位新同学,从小学奥数,数学特别好,抢了他的第一名宝座。半年里,这个孩子都在写日记,琢磨如何“灭”掉对方。我毫不客气地对他妈妈说,孩子这样,这是你教育出来的。你一定是这样的妈妈,孩子从幼儿园回来,你问的话肯定是,“宝宝,你今天得了几个五角星?1个。那班上小明得了几个?2个。那宝宝你明天要得3个,超过他。”
果真,我猜的全中,这就是高竞争感的教育。孩子就像一根橡皮筋,他在学校里被拉紧了,回家后,家长要懂得放,你再拉皮筋就会“断”掉。这种学业压力给孩子造成了隐性的伤害,使得孩子竞争感被培养得非常强,但竞争力未必高。孩子在一个环境里处于优势时,还问题不大,如果被人赶超,他企及不了,那这个孩子就被“瓦解”了。如今,空前的学业压力制造了很多高竞争感的孩子。
现在的孩子就像“第三只笼子里的老鼠”
现在的孩子话语权要求很高。上一代的孩子,总被教育成“大人说话孩子不要插嘴”,而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已远远不能满足了。学校还在讲“孔融让梨”的故事,现在孩子的反应却是“大梨小梨我都让出去”,因此,若还是灌输性的教育那必然会是失败的。要让孩子“说话”,实行对话式教育,才是正确的方式。现在的孩子现实感很弱。小时候自己玩玩具,长大了陷入虚拟的网络世界,现在的情况是,两个能在网络上聊很久的人,到了现实里却遭遇了“大眼瞪小眼”,无话可说的尴尬。因此,对于这一代孩子,我们应该意识到,老一套的教育方法不管用了。现在的孩子非常善良,非常具有同情心。他们对个性化要求很高。不像上一辈人习惯默默无闻地生活,现在的孩子来到这世上,就希望展现自己的不同,希望在这世界上“雁过留声”,留下属于自己的东西。现在的孩子基本感受是什么样的?总结一下,他们不愁吃、不愁穿,非常美满、美好。但他的心理感觉像“第三只笼子里的老鼠”。
有一个著名的实验,一共有三只笼子,笼子里都关着一只老鼠。第一只笼子里有个开关,踩一下就会有食物送进来,老鼠很快就掌握了能吃到食物的诀窍。第二只笼子也有个开关,但是踩一下就会被电击,老鼠肯定不踩了。而第三只笼子里的开关,踩一下会有食物,再踩一下会被电击,如此反复,笼子里的老鼠就纠结死了,不知道踩还是不踩。我们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第三只笼子里的老鼠”,活在纠结之中,不知道到底怎么做才好。所有家长都希望孩子将来是成功人士,但纵观社会上的成功人士,他们有个共同特质,那就是“输得起”。但是现在的教育,给孩子灌输的却是“不能输”,如果“不能输”,那这孩子就不具备“去赢”的特质,反而可能“眼高手低”,希望得到好的东西,却不具备争取的能力。所以,他很纠结、痛苦。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