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易受骗的原因(下)

112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老人易受骗的原因(下)

 

骗子用一些方式,满足了老年人自身“我很重要”“我有价值”的内心需要、同时他们的内心需要被看见的情景,所以老人们会用没有价值的金钱去换取这样的内心体验。所谓贪,实际上是内心匮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一个幼年因为贫穷而受到冷眼和屈辱的人,内心对于富有的愿望可以说是“穷凶极恶”的,他们会用现在的财富去弥补那时缺失的感觉。所以,金钱的价值不在于是否够用或者合理使用,金钱还有另一个功能,就是可以去弥补那时候的自卑感觉。曾经看到一个笑话,说等我有钱了,我买豆浆买两碗,喝一碗倒一碗,而倒掉的那碗,是自卑。若我们用金钱去快速抵消那种自卑的感觉,我们就得要快速不断地积累金钱,因为那种自卑的体验,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自己。当然,用外在的可见物去武装自己,也似乎可以有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这样的话,我就可以很好的享受优越感,而不用去体会自卑了。快速积累财富,违反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就如同天上掉下馅饼砸我头上,我是人群中最幸运的那个人,那种感觉很优越。所以,我们贪的不是金钱,而是内心中那种优越体验:高人一等,获得不一样的回报,甚至违背规律的那种特殊待遇;别人得不到,只有我得到的那种“我聪明,我能干”的自我认同感提升,才是我们内心中特别渴望获得的体验。

 

骗子们就用一种可以激发你这样欲望的胡萝卜,和你一起完成了你内心的“自我欺骗”。市场经济,是有需求就有市场。而骗子的市场也就是因为我们有需要。一个被骗子用“激发同情心”的方式欺骗过的一位来访者告诉我,当她看到别人那么悲惨,心里感觉骗子很可怜,所以就给了钱。当他发现对方是骗子的时候,她很愤怒。我问她:当你给钱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她说,我感觉很安心,并且有成就感。一种我可以掌控他人命运的成就体验就在一瞬间实现了。如果我不帮助他,或许他会死掉。哦,那是上帝或者阎王才可以达到的境界啊。同情心泛滥的背后,是我们渴望获得来自上帝的爱而不得的沮丧体验造成的自怜,以及渴望扮演上帝拯救“可怜自己”的投射。说到这,我感觉这又是会被人质疑和骂的节奏啊,可是,同情心泛滥本身就是“我很可怜”的一种表现形式。当发现别人没有自己想象的那般可怜之时,愤怒是因为要应对在内心中“我是上帝”的错觉被打破后的羞耻和挫败,恼羞成怒。都说富人很冷漠,其实他们不是冷漠,而是内心中认同了一个规律“我不需要别人拯救我,我也拯救不了别人”。从而,也就减少了可能因为同情心而被骗的几率。

 

《天下无贼》的结果很主流,因为满足了许多人对世界美好和公平的愿望。但是那句“他凭什么认为这个世界的人都是好人”很警示。愿望和现实本来就不是一回事,可我们有很多人却总是无法分清楚,且陷入在这样的期待中,无法自拔。就好比一个婴儿,因为有母亲的呵护,所以心想事成。当发现现实和愿望差距如此之大,甚至是相悖的时候,那种恐惧和挫折的感受,是那些人无法接受的。这会彻底颠覆那个“理想世界”,因为那个理想世界是保护他们的屏障,同时也是阻碍他们成长成熟的那窗玻璃。我不否认好运或许会降临在我们身上,但是当有特别好的事情发生之时,不妨问下自己“为什么是我”,并且去看看我们内心缺乏的东西。多去觉察一下自己,将会大大降低被骗的几率。需要提醒大家,当我们渴望用外在来证明自己的时候,可能就会被骗。从客体关系心理学的角度看,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中的那句“亲爱的,外面没有人,只有你自己”很能说明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遇见骗子。许多时候,我们被骗不是因为我们善良,而是善良背后的那部分虚弱和贪念;被骗也不是因为我们愚蠢,是愚蠢背后的那个自作聪明。但是,所有被骗的基础,都是我们一开始就已经在欺骗自己了。最近很流行的鸡汤文化中有这样一句箴言:最聪明的为人是厚道。很有意思,我想,厚道大概就是身心一致,里外一致,知行合一的结果吧。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0-12-01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