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境不好的孩子努力学习

106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家境不好的孩子努力学习

 

讲个或许会被喷很惨的观点。我觉得,亲历过非常优裕的生活,和只是通过电视电脑知乎微博远观“上层社会”,对人的刺激性是不一样的。包法利夫人在少女时代,就读过很多讲述贵妇奢侈风流生活的小说,但她也只是朦胧的向往,没什么实际行动,相反,她还嫁给了老实木讷的包法利,预备过跟左邻右舍一样的人生。但她一旦去过了伯爵家的宴会,亲身见证了上流社会的奢靡、体面、刺激后,她就再也没有办法忍受乡下小妇人的平庸日子。当然包法利夫人的做法一贯被视为不可取,这里我要说的是,看过和感受过,对人的影响力是不一样的。很多贫困家庭的小孩,一直都生长在一个“很贫但很均”的环境里,他不知道有特权是什么样子,不知道钱能摆平很多事,不知道往上走一级,人生就会容易很多。对他来讲,隔壁王二家、李三家、刘四家,过的都是这样的日子,没有什么东西去刺激他,逼他发愤。开眼界就像开荤一样,尝过之后才会有眩晕的饥饿感。这种因对比而产生的强烈欲望,和单纯的想象不同,正是因为摸到了边界,所以才会在生活的可能性里拥有更逼真的幻觉。

 

从没有开过眼界的贫穷孩子,很自然地接过了父母的衣钵,继续务农、打工、做零散生意。而那些一不小心闯进过伯爵家大厅的孩子,从此要经历很多的失衡、失落、失败,甚至失心疯,最后有一小簇人会爬到金字塔顶端,发表逆袭感言,大多数的,就要带着不甘心摔回地面,用鄙夷的目光看待自己和周围人。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阶级流动这四个字,真的实践起来,怎么可能有励志感言里讲的那么干净。

 

我先说两个故事吧

 

以前我考雅思的时候,认识一个天津妹纸,她是陕西师范大学毕业的。陕西师范大学是国家直属的师范类院校,也就是说只要读这个大学的师范类专业不仅不要学费而且国家还给生活费补助,于是就有很多农村的学生就读,尤其是家里生活困难的。那个天津妹纸家里挺有钱,从小上的都是外国语学校,衣服化妆品什么的都比较奢侈些。她和她同寝室的那些女生,格格不入。同寝室的女生嫉妒她吃穿名牌,她也看不起那些农村来的室友。她的那些室友,她们的愿望就是以后毕业了能留在西安,嫁给一个西安人,在城市里留下来当一个城里人。而她呢,以及和她初中高中的那些同学,她们的目标是留学,移民,进外企,进跨国企业。两类不同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虽然在同一个大学就读,却有着完全不一样的视野。你在努力去留学去外企,人家在努力成为一个城里人。你不能说人家没努力吧?你在国内上着某985,有人都全奖去上常春藤了,一样可以说你家境不是很好,为什么不用功读书拿全奖去常春藤呢?

 

我有一个小学女同学,她的父母一直就希望她初中读完了出门打工赶紧挣钱,因为觉得女生早晚都是要嫁人的,读那么多书没用,早点挣钱才是真的。后来考上高中,其母一直不想让她上,自己也不争取,她舅舅是读过书的人(虽然只是高中毕业),实在看不下去了,把她妈骂了一顿。然后勉强上了高中,最后高考考了一个二本。这时候他妈又出来活动了,死活不让她再上了,就想让她出来挣钱,还说自己家里没钱供你。最后还是她舅舅出来说,你没钱供,我来供她,让她上。8090后这两代农村人,有多少女生是因为 家里穷,只能供养弟弟/哥哥一个人上学而失去了上学资格? 想一想,这种家庭环境下教育出来的子女,能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和视野?她还能觉得读书有用了?是否还有人记得前几年 珠海澳门高校称愿录取江西见义勇为高中生 的新闻?最后那俩都没去,理由是:1.他们父母觉得离家太远,家里人很惦记,打电话长途电话费太贵!(卧槽,这是什么逻辑) 2.说儿子农村教育长大,外语不好,怕跟不上课,后来澳门大学愿意为他们改变学制,表示第一年可以只学外语,但然并卵。说英语基础不好,澳门大学愿意为他们改变学制,第一年只学外语;说家庭条件不好,澳门大学表示学费住宿费全免还给助学金。澳门大学都做到这份了,还是不愿意去。这个新闻暴露了农村人什么样的性格缺陷? 不自信,没脑子,眼光短,唯父母是从,在机会面前唯唯诺诺举步不前。个个致命,再怎么努力上进也无法弥补这些家庭教育成长环境带来的性格缺陷。知乎的轮子哥,初中就学编程了(父母是高学历知识分子,支持);汽车之家的李想81年的,初中家里就有电脑了,自学编程建网站(父母是高学历知识分子,支持);聚美优品陈欧的爹是德阳市委常委,16岁赴新加坡留学(这里倒不是说他拼爹,而是优越的家境能带来更好的教育和更宽的视野),高晓松更是出自名门世家。我也是搞计算机的88年,但是在大学之前就没见过电脑。这些人出身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没法比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不是人家不努力,而是你在努力的学习飞行,人家在努力的学习打洞,你却要说为什么他们不努力学习飞行。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在于成长环境所塑造的价值观,观念,思想,和眼界。 不要忽略了成长环境的重要性。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0-11-30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9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