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对方适合你(下)

129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如何知道对方适合你(下)

 

三、了解其所交往的朋友圈

 

一个人所交往的朋友,往往代表了自己的品位。喜欢花天酒地,见面就是打牌、K歌、逛街、八卦,和喜欢读书听音乐会,共同户外运动、旅行,这样的朋友圈是有很大差异的。交往什么样的朋友,也代表了这个人的生活方式,从中可以判断是否合拍。喜欢什么样的人,也就需要接纳什么样的朋友圈。一个人在开始的时候可能为了迁就对方,所以陪同对方的朋友玩耍,但如果志趣迥异,要么被同化,要么会远离。人是社会动物,结婚后通常会由几个人的交往,变成几个家庭的交往。如果一个人没有什么朋友,这有可能是因为曲高和寡,也有可能是因为性格孤僻。有些女孩子以为这样很好,正好让对方把心全放在自己身上,这个想法不能说不好,但也还是要看情况判断,因为对方如果占有欲较强,那么结婚以后,女方的正常社交也会受到影响,小家庭可能会形成一个孤岛。孤僻的女性同样值得警惕,如果再加上偏执,就更可怕。《致青春》中佟丽娅所饰演的角色就是如此。另外,交往圈的问题,也要辩证看待,有时候,一个人交往的朋友们都很优秀,却未必就代表了自己优秀。所以还要看朋友们是否尊重ta、支持ta。

 

四、了解其所在公司

 

虽然社会对于自由职业者已经比较包容,并不歧视,不过“拥有一份正当工作”还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这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社会认同,也是一种类似于学历一样的证明:当不能判断一个人能力的时候,学历、单位等往往是直接的参照。每家公司有不同的文化,比如华为的加班文化就曾经非常出名,一个人在什么样的公司,就会受怎样的影响,如果不能接受另一半加班,合适的方式并不是婚后才提出要求,让对方为难,而是在婚前就做出选择。

 

五、查看微博、微信、QQ空间、人人等社会化媒体

 

这里所说的查看,并不是窥视,而是正当地了解。通常来说,人都有多面,一个人在现实中可能彬彬有礼,而在网上却可能表现得疯狂。而且查看的时候还不能只看微博本身,如果有可能,连评论都看看为好。在王思聪微博里喊老公的人,可能在自己的微博上和生活中都表现得非常淑女。在私信里找女孩子约炮的人,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可能是上进青年、业界专家。在这里并不鼓励各种试探,比如让闺蜜加男友的QQ进行挑逗,试探爱情有可能是悲剧的开端。(no zuo no die,不要去try,很伤人的。)

 

六、查看其对陌生人的态度和在公共场合的举止

 

恋爱当中,不要看他(她)对自己如何,而是要看他(她)对其他人如何。因为双方的关系亲密,自然各种呵护、照顾,但对陌生人的态度,则很说明问题,尤其是为其提供服务的人,比如饭店侍者,颐指气使、无礼粗暴,这体现了一个人的教养。一个人是否有公德心,往往会在公共场合中体现出来。旁若无人地大声喧哗,让别人侧目,别人提醒后大发雷霆。在公共场所举止粗俗,甚至有伤风化,这样的人,可以在一起,但有可能需要很强的包容心。如果对自己的包容心没有信心,还是不要冒险为好。当然,如果两人都这样,所谓志同道合,那可能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七、一起旅行中的表现

 

我兄陆亚明说,其实试婚是最高效的考察方法。不少人在婚前其实已经同居过,不过由于生活圈窄小,没经受什么考验,所以并不能看出一个人的真面目,而且试婚和真正结婚终究有所不同,有些人的真面目,是要在真正结婚后才显露。如果可能,最好一起外出旅行一下,和前面的公共场合举止、陌生人态度一样,旅行过程中往往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旅行策划是否适当、预算是否合理、在景点的行为举止、意外发生时的反应等,都可以较好地看清楚一个人。所以,有些情侣甜甜蜜蜜地出行,归来后却分手。如开头所述,每个个体都复杂,婚姻也很复杂,这篇文章罗列出来的,其实相当浅陋,只是想帮助别人更多了解和认清伴侣是否合适,从而避免盲目地走进婚姻、酿成未来的悲剧。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祝每个人拥有美满的生活和发自内心的快乐!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0-11-08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13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