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乖巧懂事?

104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如何让孩子乖巧懂事?

 

育儿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父母是选择麻烦自己、付出智慧和劳动,还是选择麻烦孩子、简单粗暴只搞定眼前?一切尽在你的选择。这周二早上送小拍去上学,刚巧看见隔壁幼儿园一个小男孩不肯进校门,正在跟妈妈打拉锯战。不知道已经僵持多久了,小男孩哭得惨烈,妈妈也显然不耐烦了。这个时候,妈妈突然蹲下来,把手放在小男孩的肩膀上,眼睛直视着小男孩,很认真地说,“你再哭,妈妈就不爱你,你现在去上幼儿园,妈妈才会爱你。”小男孩大概是被这话震慑住了,哭声变小,强擦着眼泪说,“我不哭了,我要妈妈爱我……”然后边抽泣,边摇摇晃晃走进了幼儿园。这个妈妈也如释重负一般,也许很庆幸自己想到了这招,才解了早上这场危局。我在一旁看得心惊,这个“不爱”的恐吓真是“快速而有效”,孩子一听完就乖乖进了幼儿园。眼前的危局是解决了,但这爱的恐吓会给孩子的未来人生留下什么?常常以爱之名被要挟的孩子,可能会极度缺乏安全感,自卑、胆小、易怒,甚至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一生都在辛苦追求父母的爱与认同。

 

伪装的诱惑

 

除了“不爱”的要挟恐吓,诱惑这招看着也“非常好用”,面对孩子最能一招制胜。小拍小一点的时候,不爱吃饭。我的原则是,不花太多时间在孩子的吃喝拉撒上计较,她饿了自然就会吃,不吃就代表她能量是够的。但家里的老人显然不能接受,看她瘦瘦的,总担心她营养不良。我前几年上班,晚上回家比较晚,经常赶不到小拍吃晚饭。有一段她外婆非常自豪地告诉我,“你不在家,小拍吃饭可好了,每天晚上乖乖吃完一碗。”我觉得奇怪,有一天下班早,终于能看看小拍是怎么吃饭的了。一上桌,小拍就问外婆,“今天我吃完10口饭,你奖励我什么?是吃冰淇淋还是看两集动画片?”噢,原来外婆用的是诱惑这招,难怪小妞要缴械投降。但她是真的爱吃饭了吗?吃饭本来是一件值得享受的事情,现在变成了一个“条件”和“难关”,她隐忍着迅速地吃完,才能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不是让孩子学会享受吃饭,而是让孩子把吃饭看成一件更加难过和讨厌的事情吧。果然,那天起小拍没了诱惑后,变得更加不爱吃饭了。我能做什么?无非还是继续遵守人体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减少她的零食,加大她的运动量,把饭做得更好吃一点。这样的方法要起效,过程很漫长,对父母来说或许非常难熬。但有一天,看到孩子主动满口喷香的嚼着饭,真的懂得全身心享受美食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过程是值得等待的。

 

伤害的逃避

 

还有些时候,我们下意识地“逃避”,就能把问题快速解决,但给孩子埋下了什么,却很难预料。现在,我每周都要出去几次讨论工作上的事情,9个月的宁宁很粘我,一看我出门就会大哭,几次后,我也很无奈,每次出门心情都很糟糕。有一次,宁宁正自己玩着玩具,家里的阿姨说,你赶紧偷偷走,别让她发现,于是我悄悄出门,孩子果然没哭。但等我回到家后,阿姨说,不知道为什么,宁宁一整天都很不开心,怎么逗都不乐。之后几天,她变得更加粘我,连睡觉的时候小手都要一直抓着我,过一会还要睁开眼睛看我在不在。看着她一次次惊醒确认我的眼神,我反应过来,我的偷偷逃走给她带来了多大的煎熬。在她的认知里,看不见就等于消失了。逃避”带来了当下的顺利分离,但孩子却是感受了被妈妈抛弃的无助感。之后,我每次出门前都会认真和宁宁告别,约定好我回家的时间。她依旧会哭,我也难受,但她过一会就能缓过来,因为她能感受到妈妈还会回来。在育儿的各种问题里,最好的解决方式,对妈妈来说往往是需要付出最多的。

 

粗暴的体罚

 

想让孩子快速服从,当然还有最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体罚。想象如果你有一个可爱女儿,每天你把她打扮得干干净净,但刚一出门,她就非要一条胳膊搭到楼梯扶手上,胳膊用力脚不用力地向下滑。楼梯上积满了灰,下楼一趟,她立马就从小公主变成了灰姑娘。你各种道理都讲了,孩子不听,就是要滑楼梯杆,不然就撒泼耍赖,你要怎么办呢?不如就打孩子一顿,或者把孩子关进小黑屋,给她长长“记性”。我想这么一来,90%以上的孩子大概立刻就不敢继续了吧。这一次她的“熊行为”被成功制止了,还有下一次呢?那也只能是继续打了吧。尹建莉老师听完这件事后,她的处理方式是,带着孩子把楼梯认真擦一遍。孩子想要滑杆子的乐趣,大人想要衣服保持干净,那把杆子擦干净就好了。孩子还从劳动里明白了玩乐要承担的责任,楼道卫生也顺便改善了,一举多得。孩子玩个一两天,体会到这个乐趣后,自然就会玩腻了这个游戏。其实办法一点也不难,只是比起单纯地打孩子一顿,让他们立刻服从,对父母的考验显然大了许多。但育儿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父母是选择麻烦自己付出智慧和辛劳,还是选择麻烦孩子简单粗暴只搞定眼前?是在这些父母处理的不同细节中,划分出了孩子才能和命运的不同档次。

 

想起蒙台梭利说过:

 

“父母常常在无意中阻碍了儿童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对他们的终身畸形负责。”开公号几年来,我每天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在后台回复妈妈们的问题。当然,我自己也只是两个孩子的普通妈妈,更多时候是跟大家一起讨论育儿路上遇到的大小事。各种问题里,我最怕回复的就是类似,“小莉,我的儿子不爱上学,你有没有什么绘本或者方法可以立刻搞定他呢?”、“小莉,我的孩子脾气大,有迅速让他变乖的办法吗?”……我常想说,迅速简单的育儿办法,就像“7天作文速成班”,填鸭似地背出设计好的套路,或许能拿到暂时的好分数。但几乎所有的作家都会说,写出好文章需要的思维和功底,唯一的途径,只可能是长时间的阅读积累和不间断的练习。育儿路上真的没有捷径,很多看似能迅速解决问题的方法,都可能是孩子成长中的“大坑”。唯有真正“看见”和理解自己的孩子,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找出孩子不同问题的根源,才是真正的教育。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0-10-23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8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