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所有人深思的故事(上)

110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值得所有人深思的故事(上)

 

成大事者,需有静气。你以为做个普通人就不需要静气?国学大师梁漱溟说:人之区别于动物者,是人类有智慧。智慧,可以写万本书,读百万年。也可归结为一个字:—— 静!为说清楚这个道理, 梁先生讲了个故事:出自于汤姆生的《科学大纲》——上百年前的科学研究,不是鸡汤。科学家逮来几只猴子,让猴子排队站好。立正,稍息。然后拿出只瓶子,让猴子看清楚:呶,这是只瓶子。猴子扭头不看。切,一只空瓶子,有什么好看的?科学家拿出两粒花生。猴子的眼睛,立即转过来:花生米,要吃。但是科学家好坏,不给猴子吃。而是把花生米,放进瓶子里。再把瓶子,递给猴子。这下猴子们可急了,花生米就在眼前,在手中捣来捣去,却始终吃不到,这是怎么回事?猴子用力晃瓶子。晃着晃着,无意中瓶口向下,花生米掉落出来,猴子赶紧抢过来吃掉。猴子吃到花生,要花费10分钟。进入实验下一步。

 

下一步的流程,还是先把花生米放进瓶子里。但是,科学家会认真的向猴子示范:看好了,猴宝宝,要想吃到花生,就必须先把瓶子倒过来,让瓶口朝下。但猴子根本不看科学家的动作,猴眼死死盯着花生米。结果等瓶子到手,还是要花好长时间,才会吃到花生。——问题来辣:猴子为什么不乖,不肯学习科学家的动作呢?——因为猴眼死死盯着花生,根本无暇顾及别的事儿。那就把花生米拿出来,再教导猴子。更没效果,一只空瓶子,猴子看都懒得看。

 

——这就是猴子,和人类的区别!如果瓶子是空的,猴子就拒绝学习动作,因为它们不学没用的,不做无用功。可如果瓶子里有了花生,猴子的注意力,又会被花生死死的吸引,对科学家的动作无暇顾及。……这说的是猴子吗?有些人,岂不也是这样?没有机会时,不努力不学习,说学了也没用。等到机会来临,又两眼瓷迷的死盯着别人的所获,还是不肯静下心来,学点实践智慧。

 

清朝时,有个叫翁同龢的人,曾出任过两届皇帝的老师。两代帝师。他在教导皇帝时,全部课程可以归为一句话:每临大事有静气!他认为,自古以来有成就者,越是遇到大事,越是心静如水,处乱不惊。泰山轰隆隆的在你眼前塌了。塌了就塌了,有什么了不起?有本事你再重塌一次看看。漂亮的小鹿,在你跟前又蹦又跳。你跳你的,眼皮都不带眨一下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一个人沉静到这种程度,才会静如处子,动如兔子,反应神速而敏捷。

 

咱们都是普通人,生平遇不到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按梁漱溟的说法,即使是普通人,也会因心静的程度,分成几个层级。第一种:日子平安,但心乱如麻。至于心里为什么乱,没有理由,乱就乱了。这类人的心里空茫无际,每时每刻都在电闪雷鸣,活得紧张又局促,老是摊上不正常的怪事。有个导游带团旅游,走在一条马路上。导游大声吼:大家静一静,静一静,不要走到马路上去,现在车流密度较大,要注意安全……哎哟妈,有位老兄,梦游一般瓷迷着两只牛眼,径直走到马路上了。哐!嗷!撞飞辣。大家也甭旅游了,赶紧送这货上医院吧。到医院抢救过来,导游抱怨说:我都喊破嗓子了,再三提醒别走到马路上去,你怎么就不听呢?猜猜那货怎么回答?他说:我心里空落落的,总感觉应该干点什么。——不是这货心里空,而是他内心迷乱。明明无事却纷乱如麻,直到弄出事来,这才歇心。这个叫无事乱,环境平和但他的心不静。第二种情况,是小事乱心。网上有个乡村记事。在一个村子里,村民张三夜晚出门,掉枯井里了。井不深,摔得重,张三爬不上来。李四看见了,但装没看见。结果张三憋在枯井里几天没上来,渴饿伤重,就这样死掉了。同是一乡人,同饮一乡水。李四何以那么心狠,见死不救呢?因为十年前,张三带着一群人,把李四家砸了。为什么好端端的,张三要砸李四家呢?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0-10-05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6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