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辩背后的心理特征(下)

135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雄辩背后的心理特征(下)

 

我们就要问他:「你是怎么判断没有效果的?」也许他吃过药,发现还是很难过,毫无起色,不想做事。但那仍然不能算是完全的事实。我们还需要了解:那个难过的感觉是怎样的?在多长的一个时间范围内?你吃了多大剂量的药?何时意识到它没有效果?最后问出来的事实是:他连着吃了两个星期的药,感觉脑袋昏昏沉沉,记不住东西,他担心这是副作用,就停药了。停药之后他的整体状态也没有恶化。反而靠着「自我调节」慢慢变好(这其实也是催眠)。于是,「吃药没什么效果」。我们同时也了解到,这个同学是在上学期间服的药,停药的同时他申请了缓考,然后提前回家过年。一踏上回家的火车,他就感觉心情变得有点开朗了。如果再问得多一点,还会了解到,这个来访者的母亲对抗抑郁药有一些特别的担心,担心副作用,担心终生依赖,担心医生水平不够好。来访者的父亲根本都不信抑郁症是一种病,他相信困难最后就只能靠意志力克服,药物都是安慰剂……这些,是「吃药没什么效果」这句话背后的真实经验。这些经验,有色彩有温度,可以被读懂,也可以被传递,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最起码两个人可以就这样聊下去,真实的感觉会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流动。而「吃药没什么效果」这句话砸出来,就是硬梆梆的一个结论,谁都拿它没办法。有没有可能,吃药其实是有一点效果的呢?我写的东西也没那么差?开头留言的那个读者,她跟父母之间也有转圜的余地?或许有可能。不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还想不想聊下去?聊什么?如前所述,一个结论是很难开启一段交流的,除非把它转化为真实可触的经验。可是大部分人面对结论,尤其是负面的结论,注意力立刻飞去「怎么可能有这么糟」上,会拼命证明它的错误。这一来重心就转移了,多半还引起对方的自我防护。这种意图就像混凝土,被它浇上,柔软的东西也会变得刚硬如铁,无懈可击。可是在那一层坚硬的外壳之下,也会有点孤独。好像不自觉地制造了这么一个壳,把内心封闭在这个壳里,同时还要竭尽全力去维护这个壳的完整和强硬。心里某个角落也许在招呼:「过来啊,我想要你跟我一起!」但是召唤过来的人,都情不自禁地对着那个壳一通敲打。这样一来,不得不变成攻防的战役。对方一次次顽强地冲上来:「你没有那么差!」己方一次次地将他打退:「我就有那么差!」直到对方垂头丧气地放弃了,自己才蓦然惊觉:「等等,这样就结束了?」所以这种攻防的游戏到底有何好处?站在自我贬抑的立场上,击败那些有可能帮助自己的人,而反复加固着一层并不会让自己开心的硬壳。然后,就一个人守着这个壳么?

 

一个人对自己有负面的结论,会越发放大那些负面的东西,使这个壳越发牢固。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是懂又能怎么样?无论往哪个方向用力气,都会让自己越陷越深。所以这种时候,一个擅于聊天的人会有点用处,比如心理咨询师。他们用不着具体给什么样的指导(反正支持和反对都没有用),只要绕过这个壳,陪他聊聊具体发生了什么,往往就可以给人莫大的安慰。如果一个人在咨询室里对我抱怨:「我试过跑,试过大哭,试过找邻居求救,试过找心理医生,试过躺那儿乖乖挨揍……」我多半会从第一句话开始跟她聊:「你试过跑,后来呢?后来发生了什么?」她可能会说:「我跑,但她还是打我。」我会说:「太糟了。你当时怎么跑的?跑到哪里?她在后面追着打吗?」我接受她的结论,同时也想认真看背后的东西,直到看清那个画面:孩子在前面跑,妈妈在后面追,孩子跑得没有妈妈快,被妈妈一把抓住,揍得更厉害……或者孩子根本跑不出去?被妈妈堵在门口,来了个瓮中捉鳖?或者另一个故事:孩子跑了,妈妈大哭着悔悟:你回来吧,我错了,再也不打你了!母子俩洒泪团聚。可是这件事过去没有几天,妈妈又故态复萌……我在讲课的时候,有的学生会捉弄我。他们说:李老师,万一这句话背后没有你说的那些东西呢?那些结论有可能是千真万确的,没有变化的余地。她可能会说,她父母就是被设定好程式的机器人,每天都会固定地打她,她尝试过这种办法,那种办法,但是挨打的强度、频率,完全都没有变化……这种状况下你该怎么办?我说:那这就是她的经验,我也接受。学生问:接受之后又能怎么办呢?我想了一下,说:我会把我的感受告诉她。我觉得这种状况很诡异,这样的父母实在太罕见了。我无法理解他们。我也无法想象一个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会造成多大的伤害。我还会感谢她告诉我这些事情,说出来真的要很大的勇气.这就是「经验」和「结论」的差别。我能说出这些话,是因为我在设身处地理解她的经验。借着语言的描述,她在邀请我分享和参与她的生活。尽管描述的内容很极端,但仍然打开了一个口子,而不是砰的一声:「我都试过了,不够吗?」有的学生就理解这两种说法的差别在哪了。有的学生还是想不通,他们笑嘻嘻地问:可这样又有什么区别?到头来结论不是一样吗,你不还是帮不了她吗?他们还是太想要证明什么了。其实我什么都不能够证明,或者说,我认为「证明」什么根本也不重要。如果我关心一个人,我不会像一个挑战者一样去质疑她的立场。我在想,那个结论是她的东西,可能对她有特别的价值。如果非要证明别的东西——姑且不论能不能做到——都可能是对她的一种冒犯。最好不要把这种冒犯的态度,当做对人的帮助。

 

挑战一个人的问题,并不是关心她的唯一方式。有一次我干脆问一个学生:你朋友生病住院了,你会去医院看他吗?他说:当然去啊。我学他的逻辑:可那有什么用呢?你也治不好他的病啊。如果把「生病」当成一个结论的话,我们就算不能改变它,也不会因此而停止对病人的关心。我们想知道他现在好不好,痛不痛,心情怎么样,需不需要人照顾。同样的态度,可能也适用于那些给自己负面结论的人。像是「我不好,我没用,没有办法」这一类的话,不留余地,本来不必说出口,既然说了,多少代表着一点求助的愿望,同时又拒绝得斩钉截铁。仿佛在说:你看看我的伤口,你拿它没办法!——我们往往被这个动作迷惑了,努力地试图证明自己「有办法」。但我们怎么可能找到办法呢?只是在攻防的过程中,把对这个人的关心一点点地流失殆尽。他们总在雄辩地证明,别人都帮不了自己,可真正的无助在于,他们也会渴望别人的关心。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0-09-29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1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