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婚姻配有安全感(下)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怎样的婚姻配有安全感(下)
共享三观才是长期稳定婚恋的关键
社会学博士钱岳在 《一席》 演讲 “我们为什么结婚”里,分享了 “关系心理学” 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共享现实(shared reality)。“共享现实” 解释了一个持续了 14 年的美国婚恋研究 —— “为什么有些伴侣能更长久地携手走下去” 。研究发现,两个人能多花时间坦诚地聊聊,让双方在感情上,和在对未来的发展上,形成比较一致的判断和体验,这种 “共享现实” 的方式是经营一段长期稳定婚恋关系的关键。所谓共享现实,就是共享三观,双方共享自己对于事物的观点和看法。三观又分为 “一般三观”,与 “核心三观” 。灵活的、多变的、相对不重要的观点,组成一般三观。稳固的、长期的、相对重要的观点,组成核心三观。想象自己的三观是一颗鸡蛋,蛋白是你的一般三观,蛋黄是核心三观。当你们开始谈心,仿佛打破蛋壳的两只鸡蛋,去掉隔阂而相遇,蛋白代表的一般三观,很容易就互相渗透。但是蛋黄代表的核心三观,需要有足够的外力刺激,需要双方共同努力,蛋黄才能最终交融在一起。这种交融,不是说三观要和对方 100% 同步、变得和对方相同,而是彼此能接纳、理解、尊重对方,在此基础上,共同寻找三观想通的地方,一起制定双方可以接受的行为。就像上面闺蜜 A 和她老公。争吵后, 也许 A 还抱持着 “我要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她老公还坚持着 “我要守护孩子童年的玩耍时光” ,但双方都能清晰地知道对方的观点,并且理解对方为什么会有这种核心观点。然后他们在孩子身上达成了三观一致: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意愿,而不要用我们自己的三观去限制孩子。
三观要怎么共享,怎么聊?
聊三观,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姿势,和平时聊天其实是一样的。只要双方养成了 “非暴力沟通” 的聊天方式。非暴力沟通(Nonviolent Communation),又称为爱的语言、长颈鹿语言,由马歇尔·卢森堡 博士提出。使用它来谈话和倾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
非暴力沟通很简单,只有四部分:
观察:我看到了什么……(陈述事实,不要泛化)感受:我的感受如何……需要: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感受……请求:为了改善,我希望你可以……用闺蜜A和她丈夫的冲突为例。A 说自己一直在要求丈夫,一旦他不按要求去做,她会感到委屈,然后指责他的观念不合理。却忘了去看看,他内心对这件事真正的感受,他为什么会这么反对这件事。于是她打破了冷战,心平气和地去了解他的感受。可以设想一下,如何使用非暴力沟通达到同样的效果。(小提示:希望了解对方的感受,可以先自我暴露,坦诚分享自己的感受)
A:你知道,我在培养女儿兴趣爱好上面,花费了很多精力和时间。不为别的,只是想让她多接触和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陈述事实,表达需要)
丈夫:可是感受美好为什么要限制在兴趣班上面呢?她平日的功课压力已经够大了,周末就不能让她自由玩耍吗?
A:美好当然不必局限在兴趣班,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陈述事实)
A:其实,当我和她一起体验过芭蕾、书法、油画等等兴趣班,她最后选择了古筝,我感觉到由衷的喜悦。不是针对古筝,她选择其他我也一样这么开心。(事实 + 感受)
A:因为我觉得,如果女儿能从小培养一门兴趣,可以让她开阔视野,丰富人生的体验,学习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世界。(需要)
丈夫:可是,这只是你觉得会对她好而已。你有问过女儿的真实感受吗?她真的喜欢周末还去上课?也许她更喜欢和我们去公园玩。
A:你说得对,这也许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但女儿对兴趣班是怎么看的,她是否真的喜欢去上古筝课,我俩之后可以一起去问问她。(请求)
A:但是现在,我更希望知道你对 “女儿上兴趣班” 这件事的真实想法(请求)。
丈夫:我的真实想法?就是兴趣班没用,浪费时间和金钱。
A:你平时也非常关心孩子的成长,为什么唯独对于 “兴趣班” ,你会觉得没用呢?从之前的几次争吵,我发现只要聊天涉及兴趣班,你就会变得不耐烦和容易生气。(事实)
A:你愿意和我说说你的感受吗?这对我很重要。(请求)
丈夫:emmm…是吗?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对这个话题特别容易生气…也许是因为小时候被父母逼着上各种兴趣班(事实),我很生气却无力反抗(感受)。那时我就想:以后有了孩子,绝不逼她去学这学那的。写到这里,笔者对于非暴力沟通的设想就完成了。闺蜜 A 和老公后来发生的事,相信看过上文的你们还记得,但这肯定不是故事的结局。我相信和其他所有的恋人一样,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依旧会产生许多矛盾和争吵,但不断地使用非暴力沟通,能让他们最大程度共享三观,让婚姻的幸福感持续下去。
我们连话都很少聊,更甭说聊三观,怎么办?
今年 4 月,WeLens 公号在电影《后来的我们》公映前采访了刘若英,问她 “对于爱情的经营,你有什么经验” ?
刘若英说:两个人能够长时间的相处、包容和给对方空间是很重要的,要让对方还是完整的。他喜欢做的事情不一定我喜欢,但是我不会阻止的,我喜欢的事情不会让他一定要跟我一起去做。两个一起去做我们都喜欢的事情,就够了。我在爱情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爱要表达,需求也要表达……我会把自己的需求很明确地跟对方说。很多恋人在一段长期关系中,或是在结婚后,会发现聊天内容从之前的浪漫感性,变得越来越逻辑理性。从经常交流核心三观,到交流一般三观,或是避免争吵,连一般三观都不能探讨。只能聊聊工作、今晚吃什么,或是聊家务、孩子学费怎么办……理性谈话是生活必须的,但如果谈话内容理性部分越来越多,情感连接就会越来越少。如果聊天缺乏三观的交流,没有 “对于这件事,我的感受是……” “你是怎么想的呢?” “为什么你会这样想呢” “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我们身上,你希望我怎么做呢”…… 这种三观式的对话,就很难在感情上,和在对未来的发展上,形成比较一致的判断。如果你感觉和恋人的内心距离正在变远,三观的差距正在变个大,请考虑用下面 10 个问题,20 分钟不被打扰的时间,重启关于 “三观” 对话,能够让你们看清对方的内心。(笔者亲测有效,这可是某次不小心惹女友生气后,让感情更进一步的大招)你童年最好和最糟的记忆是什么?你最希望我做的 3 件事是什么?在你的朋友和家人中间,你认为哪对夫妻关系最好?为什么?你觉得和我在一起,最大的好处是什么?我有哪些行为让你很不爽,你希望我停止去做的?或者希望我改善哪些行为?有没有什么事情让你担忧、焦虑,甚至到了失眠得程度,但你却没告诉过我?有什么事你一直想做,但一直没做成?是什么阻止了你做这些事情?你爱我什么呢?什么时候你觉得自己最爱我?你认为我做什么事情会让你无法原谅,为什么?你觉得我们的性生活还能变得更好吗?你想我们在哪些地方改善呢?请尝试在平时养成使用非暴力沟通的习惯,这是一门熟能生巧的技艺,而且适用一切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平时养成聊一般三观的习惯,关键时刻就能聊核心三观,这相当于拥有了婚恋关系的一枚免死金牌。
最后
为了尽快拿到免死金牌,我最近拉着女友不断地刷爱情类电影,然后一起讨论剧情。对李安导演的《喜宴》中的一个桥段印象非常深刻。郎雄扮演的父亲,在婚礼上嘱咐男女主角。他说的这段话,超越了老一辈“门当户对”的时代局限,更接近如今的“三观一致”。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字:同理心(empathy)。希望大家通过非暴力沟通,不断增进同理心,多多沟通,共享三观。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