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何难以管教?

124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孩子为何难以管教?

 

想要孩子好好刷牙?自己去享受刷牙的美妙过程。想要孩子专心吃饭?自己去享受食物的万千滋味。想盯着孩子写作业?自己去拿起本书享受阅读。想要孩子热爱运动?自己下楼去跑两圈。想要孩子爱整洁?自己没有怨气地做家务,有美感的布置家。想要孩子懂礼貌?自己先学会优雅自尊,真诚待人。然后你就会发现,孩子啥问题都没有,甚至是你学习的榜样。而自己身上问题一堆,比如无法专注,看书就脑袋疼,人际关系界限混乱,跑步气喘吁吁,布置家缺乏美感,吃食物吃不出食物的滋味。微博网友@小王子的星球与玫瑰:想要老公特别爱你?自己先特别爱自己。想要别人尊重你?自己先尊重自己。想要大家都喜欢和你相处?自己先能开开心心和自己相处。想要赚钱轻松痛快?自己先痛痛快快满足自己。然后你就会发现,人生苦短,天天都元气满满

 

人生越不如意越想管教孩子

 

如果有个人跑过来跟你说“我人生过得很不如意,我不快乐,我也不会爱自己,但是我懂得爱你,我知道什么对你是最好,你只要听我的,你就能幸福成功。”如果有人这么说,你肯定觉得对方疯了。但这就是大多数中国家庭的真相:自己的人生越是过得不幸的父母,越觉得自己有能力去教育孩子,越去孜孜不倦地管教孩子。而那孜孜不倦的教育,正是对孩子智力的摧毁。有一些童年极度匮乏爱、内心非常痛苦的人,他们白手起家,成就惊人,能够创造性地解决事业上的困难。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父母太痛苦了,以至于沉浸在自己的痛苦里,无暇教育孩子。所以父母没有去教育他们应该“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做事”,这些孩子就获得了自由喘息的空间,他们的能力可以自由发展。我也是这样,我从小就被人夸聪明,其实我的智力跟大部分人是一样的。我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大家会觉得很惊叹,但事实上,它只是在遵照事物本身的逻辑。因为我妈妈也是太痛苦了,她除了发泄怨气的时候,基本上都不理我。而那些孜孜不倦教育孩子的家长,他们的孩子都教育傻了,我就成了天才。并不是说父母自己必须很成功很幸福,才能给孩子带来快乐的人生。父母只要尊重界限,在孩子面前保持谦卑,告诉孩子:我不知道如何过得成功幸福,但是我相信你可以聆听你内在的声音,尊重你的感觉,成为你自己。观察周围的家庭,你会发现,父母经常强调“我”为孩子付出了多少,孩子你应该感恩“我”。这样的家庭,他都是冷漠的、压抑的、沉重的。这个家庭的收入也通常越来越差,整个家族是走向衰败的感觉。而反过来,那种能够感恩孩子,觉得孩子给自己的爱和宽容比自己给孩子的要多得多,感恩孩子带领自己成长,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是快乐的,家里是温暖的,而且财富也会越来越好,整个家族呈现一个欣欣向荣的状态。

 

父母的不幸福孩子不必传承

 

了解到童年对人一生的重大影响,有的父母担心说:我自己过得并不快乐,并不成功,那么我的孩子是不是也注定不会幸福成功?其实不是的,父母自己不够幸福、成功一样也能养出快乐、成功的孩子。父母需要做到以下三条:婴幼儿时期要尽量给予亲密的回应,打好人格基础。孩子自己的事情你可以不理解,但是不要去干涉评判。要诚实地对待孩子。你可以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但是别把冷漠、控制和评判说成是为了孩子好,说成这是爱。这样,孩子就可以有界限和自由的空间去自由发展自己的心智。很多父母会担心:我自己有一些坏习惯,孩子会跟我一样呀?嗯,每个孩子都渴望在情感上去认同父母,如果情感上不能认同,可能就会在行为上认同。比如,妈妈教育儿子说:“你爸爸是个酗酒的混蛋,你绝对不能像他。”那么这个儿子可能小时候很乖,长大后却酗酒,甚至学爸爸一样酗酒后打老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孩子他渴望情感上认同父亲,哪怕父亲是一个有各种坏毛病的父亲。但是妈妈阻止孩子去认同父亲,所以这个孩子就会在行为上越来越像父亲。所以,父母有什么坏习惯不要紧,只需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有自己的坏习惯,这是我们的事儿,我们自己为此负责。孩子的优秀品质其实无法通过训练教导而来,孩子的品质是通过内化与抚育者的关系而来。如果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得到足够满足,他自然能够怀着对这个世界的信任,独立地去探索世界,发展出创造力和探索欲。比如,当婴儿的攻击性得到父母的宽容抱持,而不是当婴儿表现攻击性的时候去惩罚他、打他。那么这个孩子长大之后就会自然地成长为友善、宽容、充满生命力的绅士和淑女。

 

有一些父母,自己非常成功,而且能力很强,但是他们养出的孩子却很懦弱无能,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很强的父母,自己不敢面对内心无能恐惧的一面,于是特别爱进行“挫折教育”,时不时的制造些挫折,让孩子感觉自己很差劲,做啥啥不成。而“高明”的父母总是“对”的,如此就成功地将无能感转嫁给孩子。然后父母继续自我感觉“哎唷,我又正确又良好”。这就是一些成功的人,却在为人父母时,喜欢给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背后真正的潜意识动力。而那些无论内在还是外在都是真正强大的父母,他们不会给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他们会在孩子遭遇挫折的时候,坚定地站在孩子背后,给孩子支持。

 

那些正确的信念真有那么正确吗?

 

再说一个刷牙的例子,呼应一下开头。有个妈妈问我:孩子自己已经学会刷牙了,但是她现在却经常等着我给她刷牙,这会不会养成他懒惰依赖的习惯?我问这个妈妈:你给女儿刷牙的过程中你开心吗?这个妈妈说:开心啊,这种母女互动的感觉很温暖我又问她:那你感觉孩子是因为懒,所以让你给她刷吗?这个妈妈感受了一下说:不是,孩子是在享受妈妈的爱♥

 

我说:那还有什么问题呢

 

人的头脑是个很奇怪的东西:分明有些事情让大人孩子都怄气受苦,却说这是“正确”的好习惯,要坚持;可是,分明有些事情是让彼此温暖快乐、情感亲密,我们却因为头脑编造出来的一大堆的担心恐惧而压制这份快乐。所以我们要问问自己,我们干嘛要没事儿找事儿给自己较劲受苦呢?再比如,孩子自己选了兴趣班,而中途却要退出,父母在想,是不是应该要求他必须坚持下去,不然会担心孩子成了一个意志薄弱轻言放弃的人。做投资的都知道,投资最大的忌讳就是不懂得及时止损,没有放弃的智慧。放弃,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智慧,做人和做事业都是一样。可是很多人让自己深陷在一个低质量的糟糕关系中,却不懂得及时止损。为什么呢,因为脑子被一个信念控制住了——“我选择的,我认定的,我就一定要坚持下去,这才是负责任的表现。”——这真是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

 

作者:李雪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0-08-22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11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