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敦煌前要做的事(上)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去敦煌前要做的事(上)
日本人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英国人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英国;法国人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法国。中国人说……敦煌研究院王院长的一句话:“如果中国年轻人自己都不再能读懂我们祖先有过如此灿烂的文明,我们就算留住了有形的石窟,也失去了文化的根基。”莫高窟,文化如此灿烂深邃,怎样才能读懂呢? 打开解读敦煌文化的钥匙在哪里?有没有进入敦煌语境的入门读物呢?
我精选了 14 本书,囊括古今中外,请收藏!1600多年前,乐僔和尚没有看到日月同现于天,却在三危山邂逅了佛光。他发愿开凿出第一座洞窟,自此,莫高窟经过千年营造,从寸草不生的土地中生长出来,成为万佛之国。70多年前,常书鸿离开巴黎,发愿到敦煌寻找艺术的新路。在这座古老的丝路重镇、被遗忘的西北边城,他决定留下,主持敦煌艺术研究所,第一代“敦煌人”就此云集,辗转一生…….
敦煌的召唤
一切都源于 一场相遇,你何时与敦煌相遇,从今天开始
1、《敦煌》
《敦煌》是日本文坛巨匠、芥川龙之介奖得主——井上靖(1907-1991)代表作之一,1960年荣获每日艺术大奖,令无数人拿着这本书从世界各地奔赴敦煌。井上靖笔下的《敦煌》,是一个关于藏经洞由来的传奇故事。宋国举人赵行德进京赶考,因瞌睡错过殿试,失魂落魄中救下一视生命如无物的刚烈西夏女子,得到一块绣有看不懂的西夏文的布片,因好奇震撼决意前往黄沙漫天、刀兵四起的沙州(敦煌)。自此,赵行德的人生与敦煌的历史变迁交织在一起。九百多年后,围绕着那片土地的生死传奇、腥风血雨、爱恨情仇都已湮灭在时间中,惟有 敦煌的石窟和黄沙一直默默地矗立着,见证世事变迁。而井上靖的《敦煌》一书,让再次我们看到敦煌的波澜壮阔的前世今生,也让我们明了敦煌何以成为敦煌。1988年,《敦煌》一书被中日联合拍摄成电影,并荣获1988年第12届日本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奖(西田敏行)。
2、《敦煌百年—— 一个民族的心灵历程》
2000年是敦煌藏经洞发现100周年纪念。一个世纪以来,这一震惊世界的重大发现始终牵动着世人的目光。围绕着藏经洞藏经的发现、流散和回归,几乎在世界范围内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悲喜剧,由此透**了百年历史的恢弘和中华民族的荣辱沧桑。敦煌莫高窟这是一本普及性的历史读物,作者刘诗平、孟宪实用讲述故事的手法,回顾了一个世纪以来敦煌文物流散的历史,以及几代学人呕心沥血,追寻国宝,研究国宝,最终使“敦煌学”回归故土的心路历程。不过这本书现在不太好找,只能去旧书市淘淘了。
3、《敦煌鉴赏精选50窟》
樊锦诗先生是敦煌文物研究院的院长,由她来写的书自然是比较权威的。相比上一本书着重介绍敦煌历史,这本书就是介绍洞窟了。彩图,文字精炼,解说详尽,比如大家困惑的为什么有些壁画人物皮肤黑色的问题,原来原色土红色氧化等等,作为普及型读物,值得推荐。1998年,60岁的樊锦诗接任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1963年从北大考古系毕业后,她在敦煌工作了半个世纪,撰写考古报告、保护石窟壁画、构建数字敦煌……季羡林用“功德无量”评价她的贡献。 “如果我死时让我留一句话,我就留这句:我为敦煌尽力了。”
4、《敦煌:众人受到召唤》
一千五百年前,南朝梁诗人刘孝先写下:“敦煌定若远,一信动经年。”而这本书将呈现的是一场冥冥之中的相遇——一座洞窟与一个(群)人的相遇,千年佛国与数十载人生的相遇。2010年和2013年,《生活》杂志的采编团队几次前往敦煌、兰州等地,对几代“敦煌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采访。从常书鸿到樊锦诗,一代代的“敦煌人”在这片大漠中静静的守望。他们的守护延长了莫高窟的生命,而在敦煌,他们也找到自我,找到艺术、文化乃至人生的新路。这或许就是一场命中注定的相遇。读完此书,当你望见这片神奇的杰作的时候,会不会也 感受到神的召唤,去往敦煌?敦煌朝圣必备之书,首次全景呈现敦煌人的内心世界,极具珍藏价值。
5、《这盛世如飞天所愿》
敦煌石窟——千年艺术瑰宝,可曾想过 做一本书,给敦煌石窟上色?!《这盛世如飞天所愿》正是这样一本书,敦煌研究院 通过复杂的电脑绘图技术提取壁画上的线条做成涂色本。于是,千年之后,我们和敦煌的画工一样,为敦煌上色,时空交错。一千六百五十年前,画师们用朱砂铅黄,画一笔飞天独舞。用心细细勾注,可修得来世福。为《金刚经》上色一千六百五十年后我们用彩笔拓纸,涂半纸璎珞千柱。为何千佛有形易画,情之一字难书?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