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何拖延症严重(中)

16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孩子为何拖延症严重(中)

 

什么是毛毛虫?就是孩子能大不能小。咱们中国有句俗话:能大能小是条龙,能大不能小是条虫。这个十五岁的少年,只能大不能小。成绩高了很开心,成绩差一点,就陷入万丈深渊。要是同学都跟他玩儿,同学围着他转,老师表扬他,他就很开心。要是同学不围着他转,老师今天没有表扬他,他情绪就非常的低落。他的人际交往都表现得很正常,比如说,他与我们咨询室的助理及其他咨客互动时,他表现的都很正常,并没有出现自闭呀,或者说不会与人说话呀,自卑呀,这些都没有。但是,他就是特别特别的敏感。而且,在我们一起出去游玩的过程里,我发现这孩子非常的自私,自私到什么程度呢?他总是吃别人的东西,让别人帮他做这做那,他从来不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也从不帮别人做一点点事情。比如说,我告诉孩子,来你帮老师拎一下包好不好?他躲不过去,嘴上说好,但实际上它拎了几下,就总想给我扔掉,和我说把包放在路边,回来的时候再拎上。孩子的父亲跟我讲,他们一直在教孩子尊重长辈、和睦同学,做一个有礼貌有修养的社会人。而且小时候孩子表现得确实很好,到哪个地方都是被人夸奖的,现在怎么这样的脆弱,这样的自私,一点儿担当都没有了呢,作为父母他们也奇怪的不得了,也不知道成因在哪儿。我告诉父母,孩子是被你们六个成年人集中关注的一个结果,从小在他的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从小他一直都受到关注,受着你们一家六口成年人无微不至的关注。可以这样说,只要他睁开眼睛,身边就有至少一双眼睛在关注着他。等他年龄大一些了,他自我敏感度增加了,对社会对世界的认识,开始稳定下来的时候,从出生到这个时候,他的经验里边沉积下来的都是以他自己为中心,没有别人,只有他自己。加上,初中以后学业增加,自我意识更加强烈一些,那么这个时候他会更多的要求以他为中心,稍有不顺,没有围着他的想法去做事情,他就不开心,就是你们围着他的想法去做事情,没有达到他的理想状态,他依然不开心。一家六口成年人,常年围着一个孩子转,我们过度地关注孩子的情绪,孩子情绪很不好,或者不好,有一点儿不开心,那就是家里天大的事情。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可以把自己的身体健康,放在第二位,绝对要把这个孙子的情绪状态放在第一位,我们的孙子一定要开心,要开心快乐幸福的成长。这是你们家里的四位老人对这个孩子的期望,对这个孩子无微不至照顾所要达到的目标,而且他们以前也确实完全按照这样的一种期望,这样的一种生活目标,去围着这个孩子转,围着这个孩子去做事去生活。

 

爸爸妈妈很认可我这种说法,表示我们这么好的生活,让他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概念,这是必然的。但是,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啊,他在医院里被诊断为严重的焦虑症、抑郁症。甚至在另外一家医院被诊断为双向情感障碍,这是怎么回事儿呢?难道以自我为中心就要出现这样的情况吗?我跟爸爸妈妈讲,因为你们太关注孩子的情绪了,你们以孩子的情绪成为你们生活的导向,孩子一点点的不开心就会让你们家庭里如临大敌,你们一定要防范孩子的不开心,一定要和孩子的不开心作斗争,一定要想办法哄孩子开心。而相反,你们越这样做,孩子反倒越不开心,甚至在家里和你们发脾气,就像你们描述的那样,在家里摔东西,发脾气,大吵大闹,甚至有时候以死相威胁。这其实都是你们过度关注他导致的结果。爸爸妈妈说我们虽说关注他,但是他学什么做什么,我们都给了他足够的自由啊,我们从来不强迫他做任何事情,我们从来不强迫孩子做他不喜欢的事情。

 

“是”,我说。从你们刚过来做咨询时候的描述,包括你们写的预约表里边我都看得很清楚,你们给了孩子足够的爱和自由,但是你们给孩子的爱是无度的,你们给孩子的自由没有自律为前提,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是在你们的呵护下、照顾下才去做的。而且是孩子做得好了,你们表扬,不好了,你们去担当,而不会让孩子自己去担当。这样,才导致孩子在外面可能会表现得比较礼貌,即使他在外面有些不开心也会忍一忍,但回到家里就执意任为,顺着自己的情绪发泄自己的情绪。而当下,不少心理咨询师在运用精神病学的那一套诊断理论,医生更是完全承袭了精神病学那一套诊断理论。社会上很多人士,只要是对自己的心理健康关注的,他们关注的也往往是以情绪的晴雨表为标准,进行自我诊断,自己的情绪不好了,我就是什么样的病,有抑郁情绪了是抑郁症,焦虑了是焦虑症。实际上,有些时候,不过就是孩子闹情绪罢了,而你们把孩子的情绪当成如临大敌。他高兴了,你们就觉得这是好的情绪,你们就觉得孩子过得开心幸福。孩子要是焦虑了、抑郁了、伤感了,你们就觉得这天要塌下来了。所以孩子在你们这里从小就不能有那一点点不好的情绪,有点不好的情绪你们赶紧把它消除掉。其实有情绪是非常正常的一种现象,比如说,你们夫妻,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难道在生活中就没有不良情绪了吗?难道在生活中一有什么不良情绪,我们就如临大敌,把不良情绪当成什么样的疾病吗?为什么我们要把孩子的情绪当成疾病呢?为什么我们要听信精神科医生那些鬼话连篇的东西呢?谁没有不良情绪呢?有情绪就有病,闹个情绪就闹出精神病来了,这本身是精神病学界目前的一种悖论,谬论。一种很可笑的,却是残害人的一种疾病诊断方式。精神病学的发展不是往健康的方向发展,而是滥用无度,弄得人心惶惶,不高兴时就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精神疾病,更加的不健康。精神类疾病的诊断,一直都在用模糊、可能、大概这类的词语。虽然在精神类疾病的成因上也很清晰的写出来1234条原因。比如心理原因,比如生理原因,比如药物成瘾,比如社会现实刺激,这些成因写的比较清晰。可是,当医生在进行诊断的时候,他们不去分析具体成因是什么,他们只会说按他的精神状态给他进行归类说你什么情绪,什么病。你要是一会儿焦虑一会儿抑郁,这时候情绪低落,过一会又情绪高涨,那么你就是双向情感。这多可笑的一种诊断呢。

 

如果是生理原因,那就归到医院去治疗他生理的疾病,如果没有生理原因呢,明确的知道这是社会心理因素引发的,那么我们就给孩子进行心理上的疏导,怎么能够轻易的随随便便的就给他盖上一个精神类疾病的帽子呢?这样的诊断既不科学又不负责,孩子闹情绪被当成精神类疾病,这本身我认为就是滑天下之大稽。更重要的是,我们所处的时代和我们现在的国情。我们的经济发展,导致我们和独生子女之间有着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一种情形。我们的经济在近三四十年里面是突飞猛进。我们年龄稍大的人呢,都经历过从吃不上饭、穿不上衣到现在剩饭倒的哪里都是,衣服家里都没地方搁的巨变。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0-08-08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10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