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要强迫孩子做事

111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父母不要强迫孩子做事

 

闺蜜家有两个女儿,老大在读幼儿园大班,小宝刚满一周岁。有一次,闺蜜将小女儿哄睡后,就去洗澡了,孩子爸爸在房间照看着。中途,爸爸因为接手机怕吵醒小宝,就让大女儿临时照看一下,他去客厅接电话,谁知,就这么一会儿的时间,意外就发生了,小宝从床上摔下来,哭得撕心裂肺。头上摔了个大包,夫妻俩赶到房间时,大女儿正吃力地抱着妹妹哄,看到她们明显有些紧张。孩子爸爸看到小宝头上摔了个大包,心疼之下,没控制好情绪,对着大女儿就好一通责骂。大女儿的眼泪瞬间就流了下来,委屈地说:“我就玩了一会玩具,妹妹就掉下来了。”爸爸生气地说:“让你好好看妹妹,你玩什么玩具?你是姐姐了,能不能懂点事?”闺蜜说有了老二后,夫妻俩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老二身上,有时累了就会忍不住吼老大。二胎家庭总有这样的情况,老二的出生,逼着老大的成长,我们总是要求老大多体谅我们,却忘了她其实也还小,也需要我们的关爱。我们渴望老大能懂事一点,不要烦我们,最好能帮我们分担一点。可是让一个本来拥有父母全部爱的孩子,一夜之间分出了一半的爱,还要快速的懂事体谅大人,这对孩子来说该有多难?

 

懂事,是深深的自卑

 

从小被家长催着懂事的孩子,内心一定是自卑的。我小的时候是跟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在他们身边的时候我也是调皮任性的小孩。可是大一点后被父母接到了身边,作为长女,父母总是要求我要有长姐的风范,要懂事听话。我羡慕着弟弟的顽皮任性,可是为了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我却不得不伪装成父母希望的样子。记得父母与朋友带着我们去游乐场玩,弟弟看到想玩的就吵着要玩,看到想要的就哭着要买。而我哪怕再渴望,也只是悄悄的在心中想象一下,艳羡地看着别人玩,看着弟弟的得逞。阿姨叔叔都夸我懂事乖巧,可是谁知道我心中有多羡慕弟弟。我曾经也向父母撒过娇,可是总被教训:“你都这么大了还跟个孩子一样耍小脾气,丢不丢人?”其实我也才10岁多点,我被逼着懂事,变得像个小大人一样,可是内心却越来越自卑。因为我害怕父母不爱我,我害怕父母眼底对我的失望,我只能小心翼翼地戴上面具,伪装成父母喜欢的模样。渐渐父母看我的眼神也不再那么疏离,在外人夸赞我的时候,也会流露出自豪的神情。都说懂事的孩子是来报恩的,要求孩子懂事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如果不是孩子发自内心的懂事,其实未必是一件好事。当孩子像我们撒娇、哭闹,其实是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向我们求助,很多时候只要我们理解认同他们的感受,他们就满足了。而每次孩子的需求和情绪都得不到相应的满足和理解,经历一次次镇压后,孩子就可能将自己的本我压抑。感受得不到理解,也就没有倾诉的意愿了,久而久之,孩子与父母的关系越来越远,交流越来越少。懂事是一道鸿沟,横在亲子之间,彼此再难靠近。

 

懂事,是孩子的伪装

 

还记得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吗?曾经的天之骄子,做出了弑母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跌破了所有人的眼镜。认识他的人都无法相信这个事实,因为他从小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他是高考状元、平时成绩优异,体育也出色,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完人”,这样一个人怎么也无法让人与弑母罪犯联系到一起。他的同学甚至说:“我宁愿相信我自己会弑母,也不相信吴谢宇会。”吴谢宇的一位高中老师评论他说:如果非说他有什么缺点,那就是他完全没有缺点。

 

可是一个人怎么可能没有缺点呢?

 

人无完人,如果有,那一定是他带了面具,进行了伪装。吴谢宇的妈妈从小就对他很严格,可以说吴谢宇各个方面都要符合规范,他的妈妈才会满意。也许正因为这样,吴谢宇不得不伪装自己,为了不让妈妈失望,他将自己伪装成为妈妈期望的样子,讨好并迎合着妈妈。亲友们都说吴谢宇特别懂事,从小就是个“小大人”,明白事理,善解人意,人也聪明很多认识吴谢宇的家长都经常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向吴谢宇学习。可是这些表面的“完美”都是他的伪装,他的真实情感被压抑,长此以往,慢慢积累形成了严重的心理问题。需求被长期压制,情绪得不到有效释放,久而久之不是在沉默中爆发,便是在沉默中死亡。正如心理咨询专家贝勒所说:“当一个人产生了负面情绪,如果不将其向外释放的话,这种负面能量就会转过来攻击自己。没有第三个途径。”

 

懂事,是最残忍的教育

 

什么是爱?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爱是深深地理解和接受。”真正的爱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接受孩子的不懂事,接受孩子的小脾气,接受孩子的小错误。如果逼着孩子像成人一样,会压抑他原本就恐惧不安或渴望不可求的内心需求,变得无助而自卑,就像无家可归的流浪儿。逼着孩子懂事的父母,背后其实是父母自己的不懂事,因为自己的不懂事,所以才会对孩子的举动缺乏耐心和担当。因为孩子的不懂事行为会让他们觉得丢脸或者麻烦。假如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能理解他的小情绪,接受他的不完美,允许孩子慢慢成长,这样反而能收获更多的幸福。还记得《呼叫1988》中那个善解人意的德善吗?因为德善的懂事,父母的眼中关注更多的永远是姐姐和弟弟,而她成了那个总会被人忽视的存在。家里吃炸鸡,妈妈会把鸡腿分给姐姐和弟弟,懂事的德善永远没份。德善成了那个最不需要被人关爱的,她的需求被自己深深地压抑着,被他人彻底地忽视着,她是最缺爱的人。她的委曲求全,刻意迎合,反而令她失去更多的关注,成了那个负重最多的可怜人。剧中有一句台词说:“懂事的孩子只是不会无理取闹而已,只是适应了应该表现得成熟的环境,习惯了他人充满误解的视线罢了。 ”逼孩子过早懂事,让本该天真烂漫的孩童,变得像个大人般行事,其实是最残忍的教育!

 

心理学家武志红也说:“懂事”是一种很深的绝望。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可是我们往往总是过于焦虑,总希望孩子能一夜长大,能体谅父母的辛苦。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懂事,理解我们,可是谁来理解体谅孩子呢?懂事的孩子背后,往往是不懂事的父母。父母爱孩子,应该允许孩子释放天性,而不是催孩子懂事。试着正视我们自己的不懂事,耐心倾听孩子的内心。让孩子都可以成为自己,而不是成为父母的“自己”。

 

作者:默芸(爸妈精读主创)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0-07-10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6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