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孩子成就最好的自己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如何帮孩子成就最好的自己
关系大于教育,因为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和老师是被动的,无论我们想不想当这个老师或榜样,孩子在生命的早期会天然地以父母为老师和榜样去学习、模仿。但作为父母的我们一定要明白,自己首先是父母,不是老师。不要总抱着教育孩子的想法指指点点。孩子的一生之中,父母之外的老师很多,但能让孩子始终如一感受到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能被无条件接纳和爱着的,只有父母。我想大家都听过《孟子》里“易子而教”,讲的是公孙丑问孟子:“为什么君子不肯亲自教自己孩子,而要‘易子而教’呢?”孟子说:“因为父亲用道理去教育儿女,儿女就会反驳说:‘爸爸,你自己都做不到,还好意思教育我’?父亲就会因此动怒。一动怒,就会求全责备,伤害父子感情,反而造成父子关系疏远。而关系疏远,是最大的不幸。” 古人尚且都明白这个道理,难道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反而不明白吗?
在亲子关系中,父母一定是占主导地位、负主要责任的,因为孩子成长的逻辑是“我爱”,因为我“被爱”;我“尊重”,因为我“被尊重”;我“相信”,因为我被“信任”。一个没被父母真正爱过、尊重过、信任过的孩子,很难建立起自爱、自尊、自信,更难发展出爱他人、尊重他人、信任他人的能力。为什么要让孩子从小感受过父母无条件的接纳和爱,体验过发自肺腑的快乐,就是为了在孩子心中埋下希望、光明和美好的种子,这样当孩子遭遇挫折和困境,即便是跌落到人生低谷,那颗被爱和美滋养过的心灵,依然会有一种免于崩溃的力量,对自己有信心,对生活有眷恋,对生命有敬畏,对未来有期待,确信人间值得、众生可爱,又怎么会去伤害自己、伤害他人、伤害这个世界呢?父母的威信来自于自律,而不是对孩子的严厉。要赢得孩子的尊重和信赖,不是靠父母这个身份,而要靠父母的自我成就和对孩子的人文关怀。诚如李安导演所说:“我做了父亲,做了人家的先生,并不代表说,我就很自然的可以得到他们的尊敬。你每天还是要来赚他们的尊敬,因为这个是让我不懈怠的一个原因。”父母常常会以“为你好”之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个人知道怎么才是对另一个人好吗?每个人的“好”都要自己去感受、去定义。爱一个人并没有给我们占有和控制对方的权利。即便客观上真的好,强加于人,也阻碍了孩子自我负责、自我成长的机会。对一个人,自由选择的权利比选择什么本身更有意义。
父母的使命是帮助孩子“成就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成为父母心中的期待。我们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权力去规划孩子的未来,定义孩子的人生。没有能力,因为时代在发展,孩子比我们离时代更近。十年、二十年后的社会,我们自己该如何去面对都不清楚,又怎么有能力去规划一个有着无限可能性的孩子?没有权利,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他的人生是他自己的,需要他自己做出选择,并对自己负责。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指向分离的,真爱就是发展出孩子照顾自己人生,接管自己生活的权力。而增加孩子的选择,就是增强孩子的力量。减少孩子的选择,则意味着削弱他的力量。控制孩子的人生,只给孩子一种选择,不是爱,是伤害。真爱是如他所是,而非我所想。那么,父母为什么会有意无意地去控制孩子呢?我想主要因为匮乏和恐惧。匮乏源于我们从小到大未被满足的需求,和一直掩藏在内心深处的伤害,于是,我们需要借助控制孩子,消耗孩子的生命力,来刷自己的存在感、力量感和价值感,确认我们今天的存在和价值。恐惧则来自我们对自己、对人性、对世界的极端不信任,和对未来未知的忧虑。我们总是担心失控,担心孩子一不管就学坏,不相信每个生命都有内在自我成长的动力、能力和秩序,不相信“相信”的力量。所以爱孩子首要的课题其实和孩子无关,而是为人父母的我们如何完成自我觉察、自我疗愈和自我成长,以获得内心的安静、丰盈和自信。唯有先照顾好自己的人生,负起对自己生命的责任,活出自己的精彩和幸福,才有能力放下对孩子的控制,用爱和自由去滋养我们的孩子。很多父母对育儿“术”的过度重视和执著,反而限制了自己的格局和思维,给自己和孩子都制造了更多的问题。其实“道”想通了,很多“术”层面的东西自会迎刃而解。比如我们真正理解了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指向分离的,就不会视听话为好孩子的必备品质,而更看重独立思考。也不会苛责孩子不犯错误,因为拒绝孩子犯错,就是拒绝孩子成长。有这里的理念和思维方式,就不会再为孩子不听话而苦恼,也不会把孩子的积极尝试、探索、冒险视为问题,而会看成是孩子成长的阶梯。那么,还需要我们再去各种育儿秘籍或专家那里去寻找“如何让孩子听话”、“如何让孩子少犯错误”的育儿“术”吗?那些曾经困扰我们的问题,是不是自然就消失了?别人的失败不是我们开心的理由,我们的信心应该建立在不断的自我超越、自我认同之上。检讨我们今天的教育,过于强调成才、成功,而不关心孩子是否“成人”,是否幸福。在过度竞争、你死我活、成王败寇式的教育下长大的孩子,无论成绩多好,内心都极度匮乏和恐惧,看不了别人的好,自己又输不起,害怕失败和挫折。对于对手的尊重,本质上是对自己的尊重。孩子们不仅仅要敢于去争取赢,更要理解输赢的意义,不怕输。
说明:本博客中转载的所有的《三言两语的摘抄》是本人多年来读书的摘抄,来自于书籍、杂志、报纸、网络……内容真真是三言两语、林林总总,曾经试图分类终因懒惰而作罢;另外,为了语句的通顺,个别摘抄做了一点点修改;这些摘抄中不免会有重复的内容,还望见谅。
郑重声明:本博客中转载的所有的《三言两语的摘抄》中的内容具体出处都没能记录,首先要向原作者致以诚挚的抱歉!另外,还要强调,本博客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