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抗挫能力(中)

139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如何培养孩子抗挫能力(中)

 

如果我们每一次都给孩子一个如此具体的过程,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个面对挫折的正面心态。他不会轻易陷入绝望,不会遇到点什么事情就一蹶不振觉得活着没意义。因为有人陪他,有人为他留着退路。这样一个引导、安慰和陪伴的过程,其实也是在让孩子明白:人不是孤独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不管遇到什么问题,一旦凭一己之力消化不了、解决不了的时候,要学会并敢于求助真正能给你带去帮助的人。很多父母总是习惯性地告诉孩子“你应该怎么样”、“你不应该怎么样”,但是偏偏忘了告诉孩子在必要时及时求助的重要。比如我们可能看到过一些新闻说孩子因为几万块钱自己走了绝路,父母都不知情。这就是挫折教育的缺乏。父母没有以实际行动教会孩子求助。教会孩子求助,也是挫折教育的重要一环。往大了说,它很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刻救孩子一命。我们总说不给自己留退路也不依靠任何人才是进步或成功的方式。当然,确实可能有效,但这个“有效”的代价是很大的。如果我们有机会了解那些绝望到不想再看到第二天的太阳的人,会发现大多数都是没有退路、内心孤独的人。人生没有退路,没人帮助,是一件特别可怕的事情。作为父母,不要这样去赌,因为我们赌不起。我相信正在看回答的父母都是赌不起的父母。如果有父母说“我赌得起,这点儿小事儿都能想了绝路,那就随他去我无所谓,大不了再生一个”,那他可能根本就不会关注这样的问题,因为他对孩子没有本能的爱和柔软。

 

任何事情都不要以“非黑即白”的极端模式去思考。比如学会求助并不是完全靠别人活着。独立,和懂得在必要的时候求助,是完全不冲突的两个概念,可以并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多年前初为人师的时候,我也有过许多刻板的教育观:孩子不能这样、不能那样,他一旦这样或者那样了家长就要怎样怎样……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以及在教学一线上近距离接触的孩子和家庭越来越多,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所有你以为要狠下心才能成功的教育方式,其“成功”的代价,都是更大的。那可能是一个孩子内心的孤独、无助、脆弱、冷漠、不会也不敢爱、不自信也难以信任他人等等。好的家庭教育,是让孩子心有所依。作为父母,我们给予孩子内心的爱与信任,温暖和希望,才是他面对这个世界最重要且珍贵的底气和力量。这种底气和力量,能最大程度地陪伴和支撑他熬过人生的每一场风雨,让他即使身处困境,也依然时时刻刻相信并期待阳光。

 

挫折教育,当然可以提高抗挫折能力,关键是,如何教育。当下,生活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很多家长会跟我抱怨一件事:我那孩子,吃不了一点苦,学习碰到一点困难就拖延,同学交往碰到一点不如意就抓狂这就是抗挫能力不够,但如何给到孩子抗挫能力,挫折教育如何做,很多人以为只要小时候,经常让孩子面对挫折就好了,那就不叫教育如何让孩子越挫越勇,这就需要教育什么是抗挫力,挫折可以抵抗吗?挫折在人生之路上,时刻都会存在,任何人无法避免挫折或抵抗挫折,而是要面对挫折,解决问题,调适心理,这才是抗挫力。有一次,带孩子去小区玩,正好有两个小朋友在玩滑滑梯,我们家儿子也想去玩,就走过去准备爬梯子上去,另外一个小朋友也过来了,两个人在楼梯口挤着了,我正好想看看他们如何处理。另外一个小朋友的妈妈过来了,“你们是不是都想玩滑滑梯啊?”两个人大眼瞪小眼看着这位妈妈,“那就轮流玩,先到的先上,可以吗?爬楼梯的时候,一定要等前面的小朋友爬上去,另外一个人才可以爬,要不就会踢到的,好吗?”于是,两个小朋友规规矩矩地玩滑滑梯。可是,我想看到孩子自己如何处理问题,却被这位妈妈的“教育”破坏了过度教育,不肯放手,担心这,担心那,替孩子做出一生的规划和安排,却忽略了给他应对这些规划和安排一定会碰到意外、挫折的应对能力。为什么说能力,因为谁也无法预测是什么意外或挫折,只能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无法提前安排。童年是个训练场,经历是难忘的让孩子面对一些困难、苦恼、失败,将会是他们人生的老师。关键在于,家长要允许发生,而不是指责、批评甚至打骂。当孩子解决了问题或困难时,要及时给予反馈,鼓励他,可以利用“我看到你……(过程),你要为你……(上升到哲理)而骄傲”这样的句型。培养孩子的抗挫力,父母的示范非常重要,尤其是父亲的角色,让孩子看到父母亲遇到的挫折,了解到人生有各种可能,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看到父母面对挫折时候的心态和解决挫折的行动,看到跌倒之后微笑前行的样子。父母还需要注意的是,把自己的失败经历当成真理,把自己的失败记忆传递给孩子。我自己在玩孩子玩的那个跳跳蛙,滑轮车,怎么都玩不好,可看到孩子,拿上就能玩,啥意思,怕摔呗,可孩子却没有,如果父母这个时候制止孩子,大呼小叫“小心啊,会摔跤”,就把自己的失败记忆试图传递给孩子。可以去看看《终身成长》这本书,保护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抗挫的背后,是一个人强大的心理,也就是自信心,挫折教育,就是让孩子面对风险,面对困难,面对他人,可以说:“我很好,我可以选择解决这个问题,我有能力解决它。”当然,也可以说:“我就是我,这对我来说,不是问题”。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0-06-26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7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