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环境

106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语言的环境

 

显然,语言是有环境的,离开了环境的供给,我们的语言就失去了生命力。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语言的环境之于语言的影响,我们就缺乏对于语言的觉察,我们讲话就会口无遮拦,给我们带来麻烦。比如,”O.K.”的手势,这是一个肢体语言。在美国,北美人经常并热情地炫示这个手势:拇指和食指构成环形,其他三指伸直。在法国这个手势表示”零”或”毫无价值”。在日本,它的意思是”钱”,好像是在构成一枚硬币的样子。在巴西、苏联和德国,这象征人体上非常隐蔽的孔。因此,在那些国家里,决不要打这个表示”O.K.”的美国手势。所以,我们看,我们的语言的背后都有它的环境属性,要想让我们的语言发挥效力,我们就要注意语言的环境,也就是语境。语言的威力除了语言本身以外,还在于其前因后果。什么是前因呢?也就是平时我们的语言模式是怎样的。

 

比如教育孩子时,如果平时我们都是严厉的,苛刻的,我们有时候对他温柔一点,他很可能无法从你的温柔中感受到爱和关怀,反而会忐忑不安,因为他不知道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变化,他不知道这样的变化对他来说,是好的还是不好的,这种来自对未知的焦虑,就是一种恐惧。如果平时我们对待他很宽容和理解,当我们对他温柔时,他会坦然接受,并自动转化为内在的力量。如何来做呢?开诚布公的跟孩子说明我们变化的初衷和来由,让他清楚原因,继续保持这样的改变,直到这种语言模式让孩子形成新的适应,孩子才会真正从我们的语言变化中受益。说了“前因”,现在谈“后果”。我们的语言具有预设性,也就是对于孩子未来的行为有一定的暗示和引导作用,心理学称为语言的催眠。比如孩子某一件事做得很棒,我们说,孩子我相信你会成为一个负责的人,孩子在未来就会越来越负责。比如孩子犯了个错误,我们说,我相信你会从这个错误中学习到一些东西,我相信你会改正。孩子就会做得越来越好,直到改正过来。正因为语言受之前模式的影响,也对之后的模式起到一定的预设作用,所以语言的影响范围是很大的,我们必须跳出语言本身来看待语言,我们才会更加灵活的应用语言,让语言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如果我们忽略了语言的环境,就只能抓住语言的粗枝大叶,忽略了细枝末叶,就会造成一知半解,断章取义。

 

作者:张光辉岁月如歌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0fbe6cbe3314

来源:简书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0-06-18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10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