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少女患有重度抑郁症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少女患有重度抑郁症
案例:琪琪,女孩,高一,由于长期的情绪问题及亲子关系问题导致严重抑郁,多次尝试自杀未遂,无法正常上学。2019年10月份,焦虑的家长带着琪琪来到了心理诊所进行治疗。
主要症状表现
身体症状: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低下(常伴有噩梦且易惊醒)
行为症状:易哭、易走神、对一切事物提不起兴趣、不与人交流、不想出门,多次尝试自杀。
医生诊断
诊断结果:重度抑郁、焦虑、亲子关系不良
治疗建议:建议药物治疗结合每周一次的心理治疗
治疗经过:首次为评估诊断,医生分别与家长和琪琪本人沟通,了解了孩子的大致情况和需求,尝试跟孩子建立治疗关系。期间根据家长和琪琪本人的反馈,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和药量,对其进行长期的持续跟踪治疗。
[第一次治疗]
关键词:情绪低落、兴趣低下、愧疚感、内心冲突剧烈、无力感
A. 孩子状态:琪琪情绪低落,注意力涣散,一开始不愿与医生多沟通,只表示自己近期情绪比较崩溃,什么事都不想做。后来在医生的引导下,琪琪还说自己也尝试着集中注意力听讲,却怎么也做不到;只想一个人呆在房间里,但又觉得自己这样愧对父母、有内疚感。琪琪并非不想好好学习,以积极的心态生活,只是内心理性与感性的冲突使她非常矛盾,想要解决问题但又觉得无力改变。
B. 老吕建议:建议琪琪回去后思考自己这种矛盾的来源以及为什么觉得无法改变现状,并约定了下周治疗时一起寻找解决方案。
[第二次治疗]
关键词:父母管教苛刻、不信任、吼叫孩子、班主任体罚
A. 孩子状态:第二次治疗一开始,琪琪就主动向医生吐露出了更多的内心想法。她表示,从小父母对她非常严格,经常为了一点小事苛责她、冲她大吼。在学校,班主任经常体罚琪琪,回家后跟父母说,父母却不相信她,认为她是为了不去学校在撒谎。久而久之,琪琪就真的不想去学校了,并且愈发不想与父母沟通。琪琪还说,每当她生病,妈妈就会变得非常温柔,而当病一好,妈妈便立马判若两人,导致她经常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妈妈这种飘忽不定的情绪。琪琪也跟父母说过自己情绪上的问题,而父亲不仅不安慰她,还责怪她太矫情。老吕也跟家长进行了沟通,了解到琪琪的父母年纪比较大才有的琪琪,所以对她期望极高。父母给琪琪的压力使琪琪感到自己只是为了父母而活着,自己一旦做不好就会辜负父母期望。
B. 老吕建议:建议家长改变跟孩子的沟通方式,不要急于否定孩子,而是多给予些信任和关怀。并且孩子的心理健康一定要重视,不要认为是在无病呻吟。医生还建议,等琪琪的情绪有所好转后,可以进行家庭治疗,大家共同努力改变现状。
[第三次至第五次治疗]
关键词:父母经常发火、成绩不好、童年阴影、自伤及自杀行为
A. 孩子状态:老吕问琪琪上一次回去后是否尝试与父母沟通,琪琪表示她跟父母表达了自己想要努力学习却又做不到的困境,父母表面上表示理解,却还是经常忍不住冲她无端发火。老吕问琪琪是否认真思考了自己无法学习的原因,琪琪犹豫了一会儿,还是说出了原因:小学三年级时,老师也经常因为成绩不好而打骂她,给她留下了心理阴影。直到现在,每当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还会很崩溃,并且忍不住想往桌子底下钻,不想让任何人找到她。老吕还察觉了琪琪似乎有自残行为,琪琪也承认自己从初一就开始有自残、自杀的行为,近两年尤其频繁。老吕跟家长讲述了琪琪小学时的经历对她造成的严重影响,以及孩子持续性的自伤行为。父母表示琪琪小学时是有一段时间坚决不去上学,但当时以为是孩子懒、贪玩,没太在意,对于琪琪的自伤行为也认为是青春期叛逆导致的。
B. 老吕建议:老吕再次跟父母强调了沟通方法的重要性和过往不幸经历对孩子的影响。好在经过几次的治疗琪琪的情绪稍见稳定,但依旧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以免自伤行为再次发生。
[第六次治疗]
关键词:情绪崩溃、安眠药、自杀
A. 孩子状态:本次治疗的前两天,琪琪再一次尝试自杀。那天琪琪独自在家,情绪突然崩溃,服用了大量安眠药。父母回家后及时发现并送往医院洗胃,琪琪才得救。老吕问琪琪重返人间有什么感想,琪琪表示,以前认为自己的痛苦都是父母造成的,现在只希望父母都能平安健康,希望自己能赚很多钱,给他们最好的照顾。
B. 老吕建议:老吕告诉琪琪的家长,琪琪是个非常善良且孝顺的孩子,一定要多给予她关心和鼓励,杜绝谩骂和苛责,尤其是在这段敏感时期,这对孩子能否被治愈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家长也终于意识到了自己过去的问题,表示为了孩子一定会努力配合。
[第七次至第八次治疗]
关键词:噩梦、欺凌、无助、社交恐惧
A. 孩子状态
在第七次治疗结束后,琪琪重新回到学校上学。琪琪表示晚上还是会做噩梦,经常梦到被人欺负、指责的画面,感到孤立无援;在学校也总担心别人不喜欢自己,所以只能以讨好的态度与同学交往,感到很累,不想与人接触。不过最近没有自杀的想法了。
B. 老吕建议
老吕针对琪琪做噩梦的内容和人际交往上的焦虑,列出了恐惧等级表,并指导琪琪和家长如何递进式地克服这些恐惧。
[第九次治疗至目前]
关键词:情绪好转、主动交朋友、父母态度好转、看到希望
A. 孩子状态:琪琪这次来访时的情绪较好,表示没有自伤的想法了。琪琪主动跟医生提到,她在学校交到了一个好朋友,两人性格相投 ,最近总一起做作业、放学一同回家。在家里,父母最近对她的态度也有所好转,这些让她看到了生活中的美好。 但琪琪担心对方发现自己过去的不堪和内心的恐惧,会因此嫌弃她、抛弃她。
B. 老吕建议:肯定了琪琪愿意主动交朋友的行为,并鼓励琪琪她做得很棒,要有自信。家长也欣喜地跟医生说最近一段时间琪琪会主动跟他们说起学校里的事情了,不再像之前那样独自待在房间里不出来。琪琪的家长也在医生的建议下,决定采取家庭治疗,共同创建一个适合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
案例总结:近年来青少年抑郁频发,由此导致青少年辍学、自伤甚至自杀的行为也越来越多。在此呼吁老师和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态,及时向专业医疗机构求助,进行治疗。本案例为心理诊所门诊实际案例总结而成(出于保护孩子隐私的目的,不违背治疗过程原貌的前提下,信息做了保密性处理),希望更多的家长和老师,发现孩子有问题时,及时联系我们寻求专业化治疗,少走弯路,早日帮助孩子恢复心理健康,避免损失。——《本文转自心理医生老吕lsz的博客》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